统筹强化科技、教育、人才相互贯通协同研究

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日期:2023-05-12  点击量: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科技、教育、人才是全面建设强国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以上论述充分体现出科技、教育、人才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中的极端重要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基于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考量,全面推动落实“创新驱动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推进科技、教育、人才事业取得显著发展成效。首先,从科技方面看,2012年全社会研发投入为1.03万亿元、2022年为3.09万亿元,增长近2倍;其次从教育方面看,截至2022年末,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59.6%、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91.6%、义务教育阶段巩固率达到为95.5%、学前教育毛入学率为89.7%;最后,从人才方面看,截至2022年末,我国高技能人才在6000万人以上、技能人才总量超过2亿人,技能人才在就业人员总量中的占比约为26%。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统筹强化科技、教育、人才相互贯通协同,为全面落实“创新驱动、科教兴国、人才强国”三大战略的创新举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01三位一体

 

科技、教育、人才三者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体现为“三位一体”关系,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首先,从本质内涵方面来看科技、教育、人才三者间的“三位一体”关系。

 

掌握本质内涵,也就是对科技、教育“活动”特性以及人才“事物”特性的还原。从“科技作为生产知识的社会活动”“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社会活动”“人才作为创造力集聚的社会群体”角度出发,在理论层面深刻认清科技、教育、人才三者间的“三位一体”关系,即“教育是前提、科技是核心、人才是根本”。与社会实践深度融合,将“创新驱动、科教兴国、人才强国”三大战略作为具体参照,在实践层面深刻认清科技、教育、人才三者共同构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性和基础性支撑的本质内涵。

 

其次,从顶层设计方面来看科技、教育、人才三者间的“三位一体”关系。

 

从国家顶层设计来看,科技工作的统筹部署由国家科技领导小组负责、教育工作的统筹部署由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人才工作的统筹部署由中央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然而三者都设有对应的秘书处,秘书处所在单位人员互为其他小组的成员,且均整合于对应领导小组的运行体系内。此种运行体系与工作部署,不仅是科技、教育、人才“三位一体”关系在具体实践环节的直接体现,而且还是三者理论关系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扩展和深化。

 

最后,从内部联系方面来看科技、教育、人才三者间的“三位一体”关系。

 

从国家层面的科技创新创造、教育事业发展、人才工作统筹来看,科技、教育、人才唯有形成无缝衔接的“整体功能”输出、全面互动的“循环互促”逻辑、三角协调的“三位一体”关系,才能够为国家建设提供强力支撑。

 

02运作规律

从科技、教育、人才的相互贯通协同来看,知识是关键媒介、中国式现代化是最大公约数、社会经济实情是主要变量。

 

(1)知识是科技、教育、人才相互贯通协同的关键媒介

 

所谓“知识”,主要指的是人类对于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探索结果的总和。科技的全称是科学技术,其中科学主要用于解决知识创造及理论创新的问题,技术主要用于解决知识与现实应用的问题;教育是以知识作为主要工具教学他人如何进行思考;人才则是掌握某种专业技能或专业知识、开展创造性劳动且为社会发展作贡献的人。从内涵方面看,知识是科技、教育、人才的共有属性,科技是生产和应用知识的过程,教育是知识传播的过程,人才是创造、积累、应用及传播知识的主体,因此可以说,知识是科技、教育、人才相互贯通协同的关键媒介。

 

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以上海市为例,2017年上海获批在全国率先建设中国(浦东)知识产权保护中心、2021年获准筹建中国(上海)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北京冬奥会期间,上海在全市集中展开关于冬奥会的知识产权保护行动,出动执法人员多达3095人次,结案查处2件侵犯奥林匹克标志知识产权案件、立案查处40件侵犯奥林匹克标志知识产权案件。

 

(2)中国式现代化是科技、教育、人才相互贯通协同的最大公约数

 

所谓“战略”,也就是从全局角度出发谋划实现全局目标的规划。科技发展战略在结合国家及地方发展实情和战略目标的前提下,明确人才培养、科技攻关、基础应用以及开发研究等各种目标;教育发展战略是面向全球、面向未来、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于教育事业发展的系统规划,主要包含教育设施、结构、规模以及师资等方面的目标;人才战略是国家为实现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将人才视作第一资源,对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进行全局、宏观的安排和构想。科技、教育、人才共同构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性和基础性支撑资源。从科技、教育、人才的战略目标来看,中国式现代化实际上是三者发展战略的共同目标,同样还是三者相互贯通协同的最大公约数。

 

创新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主要抓手,目前我国已步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原始创新与基础研究能力不断提高,一些“卡脖子”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比如: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祝融号”火星车成功在乌托邦平原着陆;中科院国家天文台李菂、李柯伽团队通过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发现了全球首个持续活跃的快速射电暴——“FRB20190520B”;上海交通大学贾金峰、郑浩团队通过与麻省理工学院傅亮团队的合作,成功设计且制备了拓扑绝缘体/超导体异质结体系,通过扫描隧道谱仪观察到由库柏对动量造成的“分段费米面”,实现对50多年前理论预言的成功验证。

 

(3)社会经济实情是科技、教育、人才相互贯通协同的主要变量

 

所谓“发展路径”主要指的是发展过程的道路轨迹。科技发展路径应根据科技发展水平来选择应用研究、基础研究、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方向,同时针对目标实现路线图进行设计和规划;教育发展路径应根据社会经济实情针对教育研究变革、教育队伍构建、教育结构改善等目标的实现过程进行设计和规划;人才发展路径应根据社会经济实情针对人才培养、引进等目标的实现过程进行设计和规划。从科技、教育、人才的发展路径来看,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一致性是实现三者相互贯通协同的前提。然而,因为科技、教育、人才的发展基础和协同水平不同,以及受教育活动的时滞性、科技创新的迭代性、人才发展的动态性等因素造成的影响,社会经济实情对科技、教育、人才相互贯通协同的方向、时间、成效等决定性作用,是三者相互贯通协同的主要变量。

 

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积极推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取得耀眼成绩。从国家层面来看,国民经济总量从2012年的53.9万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121.02万亿元,11年中相继跨越7个10万亿元级“台阶”,即2014、2016、2017、2018、2020、2021、2022年,GDP接连突破60、70、80、90、100、110、120万亿元大关。从地方政府层面来看,今年3月底发布的《北京高质量发展报告(2023)》显示,北京高质量发展指数排在全国首位,且呈不断上升的态势;北京高质量发展指数从2012年的0.612升高到2021年的0.960,年均增速高达5.12%。

 

03政策建议

 

以上我们分析了科技、教育、人才三者间的“三位一体”关系及其运作规律,那么科技、教育、人才如何才能够实现相互贯通协同,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呢?以下主要提出三点建议:

 

(1)强化制度供给,塑造科技、教育、人才相互贯通协同的强力保障

 

要想实现科技、教育、人才三者间的相互贯通协同,则需不断强化制度供给,为其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第一,建立健全基本科研业务费制度。现阶段,公益性科研机构与中央高校都设有“基本科研业务费”。未来,应积极推动各类院校都设立“基本科研业务费”,始终以科技创新、教育发展、人才培养为中心,开辟全新赛道,强化制度供给。

 

第二,建立健全揭榜挂帅制度。“揭榜挂帅”也可称作“科技悬赏”,是通过科研成果来兑现的科研经费投入机制,通常是为了破除社会特定领域的技术困境,由政府组织面向全社会开放的、专门征集科技创新成果的非周期性科研资助安排。当前,揭榜挂帅制度备受各方追捧,已经成为各行业各部门组织项目的典型模式。此制度的本质是“赛马”,赛的是人才和结果。相似的制度,比如招聘重点实验室主任立“军令状”,同样是“赛马”、以结果为导向。

 

第三,建立健全负面清单制度。负面清单是关于国民待遇及市场准入问题的限制,此种形式当前已被很多国家采用,在推动市场开放的同时,重视对敏感产业的保护。在统筹强化科技、教育、人才相互贯通协同的过程中,也可以学习参考此种做法。特别是在科研领域,负面清单不但能够划定科研活动的具体界限,而且还能够通过制度设计的方式来约束科研经费的应用。人才在科技创新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相信人才、尊重人才,负面清单制度是为人才减负的重要渠道,可有效激发人才的创造力。

 

(2)紧紧围绕基础研究,激活科技、教育、人才相互贯通协同的新动能

 

基础研究,是推动科技、教育、人才一体化发展的关键着力点;紧紧围绕基础研究,可有效激活三者相互贯通协同的新动能。

 

首先,从科技角度来看,需进一步加大对基础研究活动的支持力度,重视基础研究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建立经费投入长效机制。一方面,各级政府机构应结合当下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保障基础研究活动的经费投入,完善项目设置,推动国家战略、地方规划与基础研究的深度融合。另一方面,强化社会力量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加快推动基础研究成果产业化进程;此外,龙头骨干企业应结合自身发展需求不断加大对基础研究的资金投入力度,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支持形式。

 

其次,从教育角度来看,需进一步提高基础研究人才储备的“量”与“质”,建立基础研究人才库。教育是前提,基础研究人才的教育和培养主要包含两个阶段。其一,注重提高青少年群体的基础能力和科技兴趣,做好基础研究“接班人”培养工作;其二,不断加强高等教育阶段在基础研究人才培养方面的成效。

 

最后,从人才角度来看,需进一步完善科研生态与科研环境,创建有益于释放基础研究人才潜能的“软环境”。优良的科研生态与科研环境,是提高基础研究人才积极性的根本前提。参考发达国家缩减过程评价、延长资助周期等做法,加速构建以“创新贡献、能力、价值”为关键导向的人才评价机制,协调好科研机构对基础研究人才评价和政府对科研机构评价的导向,注重突出人的主体作用,构建有助于科技人才钻心研究的评价机制,全面激活基础研究人才的创新动能。

 

(3)构建新型产教融合平台,搭建科技、教育、人才相互贯通协同的“桥梁”

 

产教融合作为促进科技、教育、人才相互贯通协同的重要途径,在新时代科技、教育、人才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中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构建新型产教融合平台,应当坚持团队共建、平台共筑、难题共克的基本原则,搭建科技、教育、人才相互贯通协同“桥梁”。

 

第一,坚持团队共建原则,主动对接国家战略。校企团队建设是实现产教融合的关键所在,而其核心便是确定共同的目标。在校企团队共建过程中,应当始终坚持“四个面向”的目标,紧盯学科前沿领域、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服务国家重大项目,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及自主创新能力,塑造创新驱动发展的新优势、新动能,为实现更安全、更高质量的发展目标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第二,坚持平台共筑原则,打造全链条式平台。平台建设是实现产教融合的根本前提,而其重点在于实现校企双方的优势互补。校企共建平台,即全面发挥出自身的优势,打造集人才培养、科研创新、成果转化等于一体的全链条式创新平台,进一步加强科技成果产业化水平,培养造就更多青年科技人才和卓越工程师。

 

第三,坚持难题共克原则,加快科研成果转化。校企双方优势的发挥是实现产教融合的重要渠道,联手攻关科学难题以及工程实践难题。双方联手攻关的重点在于力量整合与需求对接。在联合解决难题的同时,不仅能够对人才进行培养与锻炼,尤其是加强高校学生与青年教师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能够促进科研成果有效落地,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04结语

 

综上所述,科技是核心、教育是前提、人才是根本;科技、教育、人才是常抓不懈的“三大”事业。党的二十大报告将“科技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确立为2035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提出需不断强化党对科技、教育、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面对如此历史重担,应统筹强化科技、教育、人才相互贯通协同,“三位一体”统筹部署、积聚力量、共同前进。从科技、教育、人才三者间的运作规律来看,知识是关键媒介、中国式现代化是最大公约数、社会经济实情是主要变量。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应通过强化制度供给、紧紧围绕基础研究、构建新型产教融合平台等途径,加快推动科技、教育、人才协同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作者:唐坚 张嘉漪)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