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跨学科教育模式,助力培养创新人才
来源:澎湃号 发布日期:2022-11-06 点击量:
(构建跨学科教育模式,助力培养创新人才)
2021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关键,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创新是在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的核心所在,人才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资源,而跨学科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渠道。跨学科教育,既可深化学生对科学理论的理解,又可加强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高校作为培养创新人才的前沿阵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应科学构建跨学科教育模式,助力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一、当前构建跨学科教育模式的积极探索
1.设置交叉学科专业
2019年4月2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明确提出“建设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示范性本科专业,引领带动高校优化专业结构、促进专业建设质量提升。”而跨学科正是“四新”专业的重要特征,由此高校需要调整现有专业和学科布局。比如,天津医科大学和天津大学积极探索联合培养方式,设立了国内首个智能方向的医学类本科专业,并且筹备设立若干医学类新专业和新学科,开启医工结合的“天大路线”。
2.实行辅修制
近年来,国内高校对辅修制进行积极探索,成效显著。比如,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开设了“工程教育高级班”“创新与创业管理强化班”“公共管理强化班”等复合型特色的辅修班,从校内选择优秀学生予以独立编班。再如,复旦大学的“学程教育计划”“2+X本科教学培养方案”,为学生创造更广阔的选择空间:大一、大二主要学习通识教育与专业基础课程,而后学生可根据自身的爱好和未来规划,根据应用型、学术型、交叉复合型人才的差异化培养目标,在跨学科发展、创新创业、专业进阶等发展方向中加以选择。
3.实施书院制管理
书院制管理模式的实施,有助于第二课堂的开展,推动跨学科教育。比如,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在建设住宿制书院的基础上,构建书院学习共同体。上海交通大学致远学院呈现出自由探索创新、师生共住同研、多元多维发展的特征,其创新研究中心更是前沿交叉学科的创新高地。宁波大学阳明创新班实行书院制管理,且基于“成长伴同、学生自治”理念打造“S2S伴同中心”,塑造学生自我成长的育人氛围。
二、新征程上构建跨学科教育模式的价值意蕴
1.构建跨学科教育模式是提高创新能力的关键渠道
“钱学森之问”令人深思,创新人才匮乏逐渐引起社会各界对专业教育的反思。专业教育窄化了人们的思维与能力,造成人才发展后劲不足,在问题刚出现时部分学者寄希望于通识教育,然而单纯的通识教育在实践应用中却成为“水课”,理论化、浅显化的讲授无法实现相应的目标。跨学科教育模式的形成,是二者相互碰撞、深度融合后深层次进化的成果。跨学科教育模式有利于受教育者适应多元化的应用情景、有利于满足不同个体多样化的发展需求,是提高创新能力的关键渠道。
2.构建跨学科教育模式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本质需求
学科体系划分主要取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外部需求,而跨学科教育模式的构建同样源自于外部力量的推动。目前,人工智能、文明冲突、生命科学、环境资源等领域的繁杂问题已无法通过某个学科来解释、解决。整体性是客观世界的本质特征,任何事物间都存在一定的关联性,未来科技发展将会使得此些关联变得更加紧密、复杂。比如,埃德加·莫兰在提出“复杂思维范式”时就曾指明,传统学科使得思维模式更加简化,必须正确看待现实的复杂性,构建起融通各种知识的思维模式,此种思想与跨学科教育模式的价值高度契合。整体而言,跨学科教育模式是面向未来发展需求的教育,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本质需求。
三、科学构建跨学科教育模式,助力培养创新人才
1.强化政策协同,完善跨学科组织管理机制
从政府方面看,首先应加大对高校构建跨学科教育模式的支持力度,修订高校跨学科教育体系建设的指导性意见,强化对跨学科教育的管理,如跨学科课程的目标、理念、规划、实施以及教育资源配置等,明确基本要求和指导原则。比如,2021年1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交叉学科设置与管理办法(试行)》,旨在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加快变革知识生产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其次,面向国家创新战略需求,系统审视高等教育综合布局,鼓励高校依法依规自主设置更多专业,支持其开设跨学科专业;制定跨学科教育专项研究方案,鼓励研究者借助学理研究和实践升华,着重解决教育思想、机制困境、发展战略等实际问题。
从学校方面看,第一,学院建制应当以学科群为基础,重视关联学科间的相互交叉,为不同学院间、学院内部进行跨学科教育创造空间,从而有利于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如此,师生通过参考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成果,既能够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应用各学科的方法和知识,又能够加强学生对各学科知识的应用能力。第二,成立具有管理和学术双重特性的跨学科教育专门机构,对跨学科教育的专业设置、资源共享、课程规划、教师流动、平台构建等进行系统设计,推动校内不同院系和专业在跨学科教育议题上的互动甚至创新。
2.优化课程体系,健全主辅修管理体系
深化对跨学科教育内涵的理解及掌握,持续优化课程体系,建立健全主辅修管理体系。“跨学科”并非代表着对传统学科的取代,而是为了促进不同学科的互相交叉和整合、不同思维模式的互相渗透和交融。跨学科教育课程体系并非是纯粹的课程堆积,而是“做课程间的乘法、做知识和能力体系的除法”,重构以学科为主导的知识体系,构建以问题为导向的知识地图、思维能力导图。在优化课程体系的同时,教学方法、教学团队等都应有所变革。除此以外,当前国内高校普遍实施的“学生自主选择、校院毕业审核”主辅修管理体系同样需不断优化。参考国外高校的成功经验,主辅修管理体系的建立应服务于跨学科人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而不应局限于“多张证书更好找工作”。学校与各院系应像对待主修专业那样,合理制定辅修培养方案,明确界定主修和辅修间的学科联系、不同课程体系间如何互相支撑等等。例如,北京大学制定的《北京大学本科生修读双学位专业管理办法》《北京大学本科生修读辅修专业管理办法》,旨在建立更合理的辅修培养体系。
3.构筑交流平台,打通跨学科互动渠道
第一,以项目为基础,构建虚实结合的平台体制。跨学科研究项目的特征直接决定着研究人员、研究基金、研究周期等各类资源的投入比例,应根据其特征,构建相对应的平台体制。比如,旨在解决重大前沿科学问题的中长期跨学科研究项目,其研究周期长,需要大量研究资源,应构建更加“系统、全面、稳定”的跨学科实体型平台;旨在破除专利技术困境的中短期跨学科研究项目,其研究周期短,需要的研究资源较少,应构建更加“灵活、高效、经济”的跨学科虚拟型平台。
第二,利用互联网,搭建横纵贯通的矩阵平台。伴随虚拟现实、元宇宙、人机交互等技术的日益创新发展,本就便捷、高效的互联网将会变得更加立体、更加真实,而这也将成为跨学科交流、互动的关键渠道。充分发挥互联网的超时空性和实时反馈作用,联通不同国家、不同学校以及不同院系的跨学科科研人员,举办科研会议、讲座论坛、学术沙龙等,实现信息交流的横向互通;全面挖掘丰富的互联网学术资源,实现信息采集的纵向畅通。比如,2022年7月,华东政法大学中国法治战略研究中心、发展规划处与上海市大数据社会应用研究会在线联合主办“法治与战略·思想汇”第一期暨新兴交叉学科学术沙龙。
4.健全激励机制,推进多学科交叉融合 一方面,提高跨学科教育认可度,构建内生激励机制。第一,构建契合学术共同体价值取向的跨学科研究成果归属体制,注重跨学科教育中的个人价值,全员共享跨学科成果。加强成员归属感,提高其参与跨学科教育的积极性。第二,牢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深化相关人员对跨学科教育的创新性认识,营造“兼容并包、和而不同”的氛围,培养“合作交流、平等互利”的合作意识。
另一方面,加大资源投入力度,构建外部激励机制。第一,强化政策供给,比如出台相关的指导意见或实施方案(专门政策、列明学科建设名单、将跨学科教育纳入高校考核范畴等),鼓励、指导各主体积极投身于跨学科教育工作。第二,设立跨学科专项科研项目,对前瞻性综合交叉领域研究提供优先支持。第三,加大跨学科教育经费支持力度,不但需加强学术资源投入,而且还需加强在跨学科人才培养、制度革新、组织变革等方面的投入。为不同学科间的教师合作、交叉创新、资源共享等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作者:唐坚院士
- 上一篇:推进工业元宇宙 构建引领区产业发展新赛道
- 下一篇:《中国基层领导干部制度实务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