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镇“产城人文”融合在区域旅游建设中的困境与路径研究
来源: 发布日期:2022-08-16 点击量:
唐 坚/文
摘要:本文围绕“产业、城市、人居、文化”融合角度,就特色小镇视野下区域旅游建设过程中与“产城人文”四个维度的辩证关系、融合方式和具体问题进行研究,从而对特色小镇“产城人文”融合在区域旅游建设中的发展路径进行系统的探索,以期同步推动特色小镇与区域旅游产业的协同发展。
开展特色小镇建设是我国为建设新型城镇化而提出的重大指导战略。从全国各地特色小镇实施的整体特点来看,是在小空间内实施能够促进产业、生活、生态等有机结合的大战略部署,在区域经济上是加快区域发展与实现新经济增长点的具体实践。继住建部于2016年10月公布的首批特色小镇名单以来,全国进入特色小镇建设热潮,截止目前国家住建部、国家体育总局、各省政府评选出的特色小镇已达1505个,这些特色小镇在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基础上,集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等融合功能于一体。毋庸置疑的是特色小镇建设的开展与实施,与我国区域旅游产业的发展与创新是融合互促的,无论政府部门,还是相关专家,亦或企业资深人士,都在特色小镇相关文件、研究和报道中着重指出过旅游产业在特色小镇建设中的特殊地位以及重要性。而在全国特色小镇建设的具体实践中,“产城人文”四位一体发展措施,“‘产业+文化+旅游’模式的深度落地,既突出了高端引领,又能处处彰显产业、生态和人文特色。”[1]与正在我国旅游产业中践行的“全域旅游”发展理念不谋而合。目前,在全国各地特色小镇的申报与评审过程中,根据专家评审意见,多数小镇在功能融合方面尚存在一定问题,其中主要是“产城人文”融合问题;而在“全域旅游”理念下的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的关键点同样来源于旅游区域与文化场域,社区建设与人文素养等区域资源禀赋的融合创造。因此,在特色小镇建设视域下,分析“产城人文”融合如何在区域旅游建设中发挥打造文化地标、文旅品牌、文化旅游示范区等完善旅游产业链的作用,以及区域旅游产业的发展创新如何促进特色小镇“产城人文”进一步融合反作用,既是推进特色小镇建设学理研究的一部分,也是助力区域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的必要环节。
“产城人文”四位一体是我国特色小镇发展中的必然追求,同时区域旅游产业是特色小镇集聚的重要服务产业,因此厘清“产城人文”四位一体与区域旅游产业的关系将是区域旅游产业挖掘自身特色,继而得到科学规划与创新发展的重要前提。
(一)“产城人文”的立体式泛旅游产业聚集结构
我国大部分特色小镇仍处于初级探索阶段,跳出“旧体制”,打造“新载体”是其成败的关键。既不能把特色小镇理解为普通意义上的建制镇,也不同于已经形成的一些在地域上衔接城市和乡村建设的产业园区和行政区单元,成熟的特色小镇应是按照“创新、协同、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融合自身特质、产业特色、人文底蕴和生态禀赋而形成的“产城人文”四位一体的重要功能平台。相较于既有的“产城融合”模式,“产城人文”这个四维的融合平台进一步协同地域文化内涵、旅游特征以及一定的社区功能,是新型城镇化发展区、文化旅游景区和消费产业聚集区三区合一的创新共享模式。无论是本就以旅游产业为基础打造的历史文化型小镇、城郊休闲型小镇、资源禀赋型小镇等,还是借“产城融合”浪潮建立的特色产业型小镇、高端制造型小镇、时尚创意型小镇等,在“产城人文”融合下都是关乎产业发展、城镇建设、以人为本和文化发展方面内容的全局性与综合性工作,这一过程中形成的特色产业模式和人文精神等,都在给当地旅游产业提供更为多元的新型资源禀赋,同时它们相互联系形成的一体化建设体系,也为旅游产业的纵向发展提供平台。因此,特色小镇“产城人文”四位一体功能平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视为以旅游为引擎驱动的立体式泛旅游产业聚集结构。
所谓泛旅游产业,是针对于当今旅游产业发展中出现的无法完全满足游客消费需求的单一特性的旅游内容而提出的,产业链连接文化娱乐业、餐饮业、交通业、农业、交通业等众多产业,为旅游者提供观光、研学、娱乐等消费体验的更为系统化和一体化的集群产业结构。虽然泛旅游产业的各产业之间存在着较强的融合趋势,而融合度高的产业结构将带来可观的附加值与溢出效应。不可否认的是,当前泛旅游产业所涉及的大部分产业比如餐饮业、酒店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属于横向连接,对于旅游产业自身本质上创新升级的推动力仍有不足。而在特色小镇“产城人文”融合发展中,当前旅游消费活动的“食住行游购娱”等的实现只是产业集聚方面的一个分支。“产城人文”融合带给区域旅游产业的是产业、城镇、人文相融合的立体式产业结构,同时更新了泛旅游产业的产业融合观与动态资源观。在整体上进一步打破泛旅游产业的界限,充分发挥旅游产业的带动作用,在横向延长产业链的基础上,与纵向文化、社区建设、生态等深度融合。首先,融入旅游城市化理念,以区域内各项经济、文化活动和区域旅游服务配套发展,实现区域旅游功能和城镇功能的同步优化;其次,研究旅游产业与区域文化的相互作用与相关机理,创造多元运营模式打造切实具有传统文化底蕴的旅游目的地;第三,以旅游产业为核心,打破与其他相关产业原有的各自为营的衔接方式,构建一个更具价值、更富效率的特色产业集群。可以说通过特色小镇“产城人文”四位一体的功能平台,在区域旅游建设中可以专注于建设新型城镇,打造文化地标,构建产业区,把“产业+文化+旅游”的产业链进一步完善,重构和升级区域发展空间。
(二)“产城人文”四位一体为区域旅游提供新型发展空间
不仅是在产业链的延伸与丰富上对区域旅游的深化发展起到一定作用,特色小镇“产城人文”四位一体功能平台的构建,也在顶层设计上为区域旅游提供了新型的发展空间。值得注意的是,“产城人文”作为区域旅游的一个特定发展空间,其实有其明确的发展边界,既不是城市的扩张式建设领域,也不是乡镇城市化的临时落脚点。而是打造一个宜居宜产宜游的特色空间,形成一个城乡一体化、产业集群、公共社区和文化内涵并重的重要融合平台。
首先,集聚要素,吸引人才。特色小镇“产城人文”四位一体功能平台实际上集聚了区域旅游产业发展所需的各种要素。我国很多特色小镇内机制灵活、环境优美;许多小镇的建设集文创空间、产业研究、人才公寓等为一体,给小镇带来浓厚的人文气息;而且特色小镇对企业与人才的吸引力相当强劲,据国家发改委2018年对全国225个特色小镇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这些小镇吸纳的企业达3万家,创造就业岗位130万个,完成特色产业投资约2000亿元。可以说,发展相对成熟的特色小镇中的生产、生活与生态也是相互融合的。在这样的前提下,其“产城人文”四位一体功能平台同样也是在功能相叠加、各要素相融合的趋势下,为区域旅游提供“产城人文”一体的新型发展空间。
其次,活用资源,突出特色。由于国家对特色小镇设立所提出的“小而特”“特而精”要求,在其中所形成的“产城人文”一体的新型发展空间中,强调的是集聚要素与固有资源禀赋的独特价值,而且它们理论上应具有不可替代性。我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各地拥有不同的生产要素与文化形态等,特色小镇资聚集要素与资源禀赋的独特性,即来源于这种地域之间的差异性。无论是以历史传承为基础的传统产业,还是以科技创新为基础的新型产业,在与旅游产业的融合中,依然需要配合区域资源“特色”为重点,同时切实立足于所在地实际发展情况。结合这些产业自身特点与资源优势,是旅游产业在特色小镇视域下创新发展的物质前提。
“产城人文”融合在区域旅游建设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在特色小镇视域下的区域旅游建设,虽然凭借“产城人文”四位一体功能平台所聚集的优势条件与所创造的特定发展空间在产业的立体化连接等方面已经得到一定的突破,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部分特色小镇在“产城人文”的功能融合深度尚存在明显不足,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其在区域旅游建设实践中的一系列具体问题。
(一)传统旅游经济意识对“产城人文”融合的消极影响
传统旅游经济的一大弊端在于过分重视经济效益,而忽视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在特色小镇尚未全面发展成熟的情况下,传统旅游经济意识仍存在一定的消极影响。有些小镇在建立之初缺乏区域环境承载力方面的考虑与设计,重“量”不重“质”,对游客数量没有任何限制,因此以“小而精”著称的特色小镇一但在旅游“黄金周”等时段出现游客数量暴增的现象,会给小镇入驻企业和居民的生产、生活、生态造成不利影响。如果遇到一些素质不高的游客,同时当地旅游产业对游客行为的管理不到位,将会带来小镇原有秩序的混乱,比如过多游客的涌入占用当地社区居民的休闲娱乐设施,以及入驻产业从业人员的正常工作与生活;又或者游客在以生态为主的小镇乱丢垃圾、破坏花草等;在以历史文化为特色的小镇乱写乱画等。既破坏特色小镇的生态,也给当地社区生活带来不便,同时间接影响当地的风俗习惯与传统文化的传播。长此以往,特色小镇的产业、文化、社区等秩序被持续打乱,只注重经济效益的弊端将被放大,“产城人文”无法进一步融合,特色小镇也将沦为观光谋利的景区。
(二)忽视自身资源禀赋,拼凑“特色”
“特色小镇建设要聚焦区位、资源优势,尊重山水环境和历史传承,明确发展方向和定位,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避免半途而废。”[2]这是针对一些地区的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对“产城人文”融合认识不清,忽视自身资源禀赋,生搬硬套的拼凑小镇“特色”,从而造成特色小镇缺乏凝聚力,而其中的旅游产业也因定位模糊问题失去竞争力与吸引力。在具体的表现上,一些特色小镇的开发完全忽视了“产城人文”融合理念,直接沿用传统旅游目的地开发的老路子,在目的地建设上并没有因地制宜地融合当地的文化内涵,只是盲目地投资修建一些模仿风格的建筑;也没有因时制宜地融入吸纳产业、人才等小镇开发的支柱力量,而是以政府为主体,国家投资的形式开发;同时不具备城镇一体化建设意识,基础设施的完善完全针对于游客,给社区文化的建立带来一定阻碍。
(三)旅游产业与四大功能融合不足
目前来看,我国部分特色小镇在“产城人文”四大功能与旅游产业开发的融合性仍在全局性与系统性的规划开发上有所欠缺。有些产业聚集区、新型城市化、文化区、社区等功能区仍是被简单地拼凑在一起,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的关系仍是独立和分散的,呈现出融合不足的弱和散的态势。
第一,部分产业类特色小镇认为特色产业是带动特色小镇建设的主要动力,产业集群“一枝独秀”,对旅游功能的融合不够重视,尤其是一些依赖传统制造业的小镇,产业停留在简单加工层面,产值有限、规模较小,无法形成优势产业链。即使有当地政府的支持,依然不足以使其向高端制造转变,吸引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企业入驻的吸引力不大。在旅游目的地建设、城镇化建设、社区建设、众创空间建设方面更是无暇顾及,即使一些小镇已经尝试建立企业研究院等融合功能平台,但由于缺乏科学的管理理念与高端企业的支撑与引领,这些平台的融合功能只能是杯水车薪。
第二,社区功能的薄弱影响区域旅游建设在“人”的方面难以为继。特色小镇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但是,部分小镇在宜居建设上比较薄弱,以人为本的社区功能并不突出。有些小镇即使汇聚了一定数量的企业与人才,但在社区架构、管理和服务等基本功能的整合上没有具体的措施。许多当地居民对小镇的认可度和归属感偏低,无法形成具有文化底蕴的人文建设和精神引领的功能,致使特色小镇混淆于传统的产业园区,只是部分创业者的临时落脚点,最终导致旅游产业人才流失与旅游目的地认可度偏低的问题。
第三,还有部分特色小镇在建设过程中对文化挖掘与文化培育的重视不够,导致特色小镇与旅游产业在互促发展的过程中失去了应有的中华文化的支撑。如果说产业群是特色小镇的骨架,新型城市化建设是其动力,以人为本是其血液,那么文化功能应是其灵魂。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文化对于我国各行各业发展的重要性,文化功能在本质上是一种对企业与人的精神引领和凝聚力量,它时刻在无形中维系着一时一地的地域认同感和归属感。因而,与文化功能的融合不足将影响特色小镇旅游产业发展的前景。
除此之外,“产城人文”融合在区域旅游建设实践中还存在一些具体问题,一是“顶层设计”不够完善。一些特色小镇并没有设置专门检查、分析、规划“产城人文”融合的组织机构,目前特色小镇的建设中,大部分工作仍然由国家发改委和省市级经济科承担,有些地方组织和干部由于既有的传统旅游经济观念,又缺乏具体的实践经验,对于特色小镇建设的规范性、指导性文件认识不足,对相关理念的理解模糊不清,在对相关知识知之甚少的情况下开展特色小镇的“产城人文”融合工作,自然无法有效推动旅游产业与四大功能深入融合;二是特色产业集群建设的吸引力不足。区域内产业发展水平比较低,工商业基础薄弱、高端产业匮乏、农业大而不优等问题,使其无法胜任带动特色小镇产业集群发展的角色,在这种产业基础上单靠旅游产业的集群效应使得特色小镇的开发层次偏低,在社区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前进吸引力更显不足。三是基础设施环节薄弱。部分小镇虽然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资源禀赋也极具特色,与大中城市和知名城镇相比,这些地区有的交通不便,甚至有些地区既没有高速公路、也没有铁路,有的由于常年贫困,旅游产业一直没有得到相应的开发,因此建设难度相对较大,目前更无从谈其功能融合的问题。四是宣传意识不强。多数地方政府将重点放在招商与建设上,相对的忽略了对小镇的宣传,尤其缺乏规模化、系统性的策划推广,品牌效应不明显。另外,决策咨询机构、融资平台和融资方式等辅助资源有限,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旅游产业与四大功能的融合。
三、推动“产城人文”在区域旅游建设中进一步融合的路径
当前特色小镇的建设核心是推动“产城人文”的进一步融合,这在一定程度上符合现代旅游发展的泛旅游产业架构。相比一些追求快速“变现”的产业园区开发模式等,“产城人文”四位一体发展理念的贯彻并不急于一时一刻,而是重在培育、发展与创新,形成长远的区域供给格局,对特色小镇,以及其视域下的区域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笔者在前文提到过如今的“产城人文”在融合发展上仍存在一定问题。因此,探索“产城人文”在区域旅游建设中进一步融合的具体路径,是充分发挥“产城人文”的融合作用,完善特色小镇功能,推进区域旅游建设的有力保障。
(一)规划先行,完善顶层设计
首先,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发展观,完善法律法规建设,提出完善环境保护方面的相关规定,设立具体赏罚制度。当前我国特色小镇虽然种类繁多,但是仍有许多小镇以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为基本特色,因此,在促进“产城人文”融合发展的过程中,让生态先行是其基本保障。一方面配合特色小镇“小而精”理念,以原生态为基本,适度进行资源开发,同时利用技术手段监测区域生态环境,比如森林的火灾隐患等。还要充分考虑到小镇及其服务所辐射城镇的环境承载力,在合理的制度调配下,控制游客数量,降低大量游客同时涌入带来的环境破坏风险。另一方面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构建和谐、优质社区的基本要素,从这一层面来说,宜居的生活环境也是吸引人才落户特色小镇的必要手段。
其次,由政府牵头宣传特色小镇,畅通融资渠道,吸引高端企业入驻和资金投入,通过引进的资金反哺小镇建设,完善基础设施,一方面加强既有线的整修工作,在方便居民与游客出行的基础上,美化小镇、提高社区宜居指数;另一方面,帮扶相对贫困的小镇。由于工业化的发展,人们对拥有新鲜空气、原生态景观的追求逐渐变得强烈,相对贫困的小镇在工业化的覆盖上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如果在区位与资源劣势上推行一些改善措施,则可能让其转变为旅游者的休闲度假胜地。具体措施主要有,大力引资为其修路、增加公共基础设施,以小镇建设盘活区域旅游产业,再围绕旅游品牌的打造带动小镇“产城人文”融合进一步发展。
第三,建立人才引进机制,除了以高新产业为主的特色小镇,当前我国多数特色小镇在建立之初所招徕的服务人员与产业人员主要是由当地居民转化而来的。由于所掌握的技术水平有限,企业在新产业与新产品的开发上比较滞后。泛旅游行业缺少专业的管理、服务人员。政府制订相关人才引进政策,帮助既有的企业调整人才结构,为产业发展提供长远的智力支持,组织管理、服务人员的岗位培训,以人才拉动企业价值的增长,社区成员的丰富,以及城市文化底蕴的铺设。
(二)协同发展,优化产业整体布局
特色产业集群是特色小镇建设的重要板块,同时也是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的助推器,为“产城人文”融合创造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同时优质的产业布局也是“产城人文”融合的必要条件。而泛旅游产业则以联动式、拉动式、反哺式的作用机制集聚和整合特色小镇的产业群。当然,要改良特色小镇的产业布局,建立一个具有行业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集群,不能单靠区域旅游产业的连接与拉动。“影响一个国家某一个行业竞争优势主要由生产要素、需求状况、相关支持产业和企业战略四个基本要素和机会、政府两个附加条件组成。”[3] “产城人文”在特色小镇区域旅游中的融合创新,需要联合这四大基础要素,科学地优化产业的整体布局,从而发挥“产城人文”在区域旅游建设中的联动效应。
特色小镇在其发展过程中,需要及时引进与区域旅游配套的相应产业并保证其顺利融入当地原有产业,在调整原有产业结构、扩大原有生产规模的同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将特色小镇的“点”与区域旅游的“面”有机结合,形成辐射状的旅游产业。在企业战略方面,特色小镇要注意制定整体化、全面化的发展战略,明确自身定位、发扬创新特色,与周边的旅游资源形成良性联动,避免功能重复造成的资源浪费及恶性竞争。
从生产要素方面来看,首先应充分开发区域的自然资源、完善小镇的公共基础设施、改进小镇的交通规划;其次在合理利用小镇初级生产要素的基础上,挖掘小镇的优势资源、技术与潜力,基于以上两点对旅游产业进行特色化的开发,生产出小镇独特的旅游服务与旅游产品。从需求状况来看,在游客的差异化需求日益增多的时代,能够提供更有层次性、有针对性的产品,是区域旅游产业打造特色品牌的重要内容。为了满足游客对于产业、文化、城市、社区等各方面的要求,在区域旅游产业特色品牌具体内容将自然而然的探索连接这些需求所属的领域,因此,有助于“产城人文”的进一步融合发展。旅游服务或是产品最终都需要面对游客们的检验,因此,先对游客们的需求进行调研,再根据调研结果进行创意开发,可以促使特色旅游产业与“产城人文”的融合更为精准。
在优化产业结构的进程中要注意从实际情况出发,制定与现有战略结构相融合的发展模式,即始终维持在小镇的“特色”范围内,同时又在“产城人文”的一体空间内尽量优化既有结构。小镇旅游的服务与产品升级过程要循序渐进,保持稳定的推陈出新速度,既能满足游客求“新”的消费需要,又可以减少政府与投资者的压力。服务产品的逐步升级在吸引新游客的同时,也能保证老游客的再次回访,从而提高特色小镇在区域旅游中的竞争优势。特色小镇在“产城人文”融合的基础上,与各产业相融相交;所有相关产业围绕特色小镇的竞争优势提升自身生产能力、改造自身生产技术。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提高了特色小镇的核心生产力。
(三)特色保障,提升产品服务质量
特色小镇“产城人文”建设模式还应选择提升产品服务质量的发展路径,如何提升旅游产品的服务质量,一是要加强小镇旅游的规范化管理,完善小镇的酒店、餐厅等泛旅游服务场所的建设。各场所的服务类人员定期接受从业培训,从基础设施上提高旅游的服务质量;二是要丰富小镇的旅游产品种类,推出企业团建、夏令营、度假疗养、历史文化体验等主题的多种旅游产品。以此满足游客的多样性需求,使不同的游客同样获得满意的旅游体验;三是要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加强当地的公共社区服务建设,才能使当地居民的生活作为“产城人文”其中一个要素共同展示在游客之前。
提高旅游产品质量也不能忽视对于周边区域基础设施的开发。例如周边地区的交通网使游客无法直接前往小镇,或是通往小镇核心区域的公路设施、交通工具较为落后,这些情况会导致整个区域中的特色小镇成为一个个孤立的“点”,无法连点成面,成为互相支撑的旅游区域。而周边区域娱乐、休闲、食宿场所的滞后也会影响“产城人文”的旅游产业模式,进而阻碍特色小镇与区域旅游融合的进程。
提升旅游产品质量除了前文所提的具体措施如结合传统文化资源打造区域特色文化、面向消费者提供针对性服务之外,其根本措施在于坚持企业为主、市场化运作的机制,以此达成国家战略与改革的双驱动。应正确处理政府、市场与企业三者之间的关系:政府应大力引进具有建设特色小镇的企业,将作为建设特色小镇的主力军,使其带头打造“产城人文”的特色小镇;政府既对其进行引导与监督,同时应为企业提供政策支持,“引导企业有效投资、对标一流、扩大高端供给,激发企业家的创造力”[4];对于市场需求,政府可以适当地给予政策提高当地居民的参与率,例如通过使居民享受红利来鼓励民间资本的投入等。政府、企业、市场三者之间的关系应根据特色小镇在区域旅游中的不同发展阶段而随之进行动态调整。
在特色小镇融入区域旅游的发展进程中,秉持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也是提高旅游产品质量的重要事项,保证生态先行,保证利润的同时控制游客数量,避免当地自然环境的污染。政府组织应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甚至是法律法规,明确企业生产管理者以及游客双方的责任与义务,进一步保护小镇当地的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只有小镇保持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才能持续为游客提供质量高、体验好的旅游产品。
(四)丰富内涵,激活文化特性
“产城人文”在特色小镇区域旅游建设中的第四条融合路径是激活其文化特性,以此助力区域旅游产业生态良性发展。“有没有文化特色、文化精神与文化自信,直接影响到一个特色小镇有没有灵魂、魅力、真实感和长久吸引力,影响到‘特色’是不是‘伪特色’。”[5]。激活特色小镇的文化资源与文化特色,并将其塑造为文化传承与传播的窗口来源,挖掘其能够引起游客文化心理认同的、吸引游客前来体验的文化因素,在有限的区域内打造出一个极具发展潜力的文化空间。
首先要重视文化传承,整合优势资源。区域旅游产业的发展要建立在小镇当地的文化内涵与文化环境基础上,以当地的特色文化作为特色小镇“产城人文”融合的精神内动力。发掘特色小镇当地历史悠久的建筑与文物,对其进行修缮与保护,借助当地的神话传说为其赋予民俗文化特征,为特色旅游产业打造独有的“气质”。同时特色小镇作为“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一环,与当地产业相融合是其发展的必经之路。具体措施在于放眼全球,借鉴其他地区的成功案例。利用当地的优势资源,开发稀缺文化资源项目,发掘当地的名胜、特产,将产业园区、田园综合体纳入特色小镇的发展内涵。发展拥有独特文化特色的创新小镇,进一步挖掘特色小镇旅游产业应具有的真正文化价值。
其次要推广文化传播,发挥互联网媒介优势。“特色小镇的发展要注重文化传播,借助个客户媒体对小镇进行传播推广。”[6]这是因为特色小镇的概念不仅仅是行政区划上的“城镇”,而是指“产城人文”相融合的综合性文化平台。因此特色小镇的发展要避免“孤军奋战”,要采用系统化的思维方式,发挥互联网媒介的联动效应对其进行文化传播,打造特色小镇的文化IP。利用互联网媒介向投资者、旅游者“讲述”特色小镇的独特故事,针对不同类型的游客市场进行精准的营销,进而提升自身的竞争能力。
要以人为本,满足游客沉浸式体验。这里提到的以人为本,是指在尊重游客体验的同时,也要兼顾到当地居民的认可程度。在项目的选择上要参考当地居民的认可程度,划分各功能区域与服务场所,使当地居民切身参与到特色小镇的建设工作中,成为特色小镇旅游的“活”名片。当地居民的参与使游客进入一种全方位沉浸式的旅游体验之中,为游客提供相应的反馈与回应。通过参加沉浸式的文化旅游活动,游客对于小镇而言不仅仅是观光者,从被动的观光转化为主动的互动,进而成为小镇文化元素中的一部分,这样才能真正地满足游客进行文化体验的旅游需求,使其在旅游过程中获得极大的文化认同感。
参考文献
[1]莫玖玖.如何寻找特色小镇不可复制的创新点[J].中华建设.2017.08,28.
[2]张军红、张天浩.特色小镇:以人为本,文旅产城融合[J].经济.2017.05,88
[3]邱继贤、王贺港.以文兴业:文旅融合时代下旅游特色小镇建设路径研究[J].商业经济.2019.06,86.
[4]张亚明、何旭、杜翠翠.全域旅游视域下特色小镇发展研究[J].燕山大学学报.2019.01,86.
[5]张军红、张天浩.特色小镇:以人为本,文旅产城融合[J].经济.2017.05,87
[6]许灵然.浙江省特色小镇品牌影响力评价及其传播优化策略[D].杭州:浙江传媒学院,2017.
- 上一篇:新时代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构建路径研究
- 下一篇:乡村振兴需内外协同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