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教文化为底层驱动力,推动生态涵养的良性发展

来源:  发布日期:2022-11-10  点击量:

摘要: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导致了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水资源严重匮乏以及生态系统失衡等问题。随着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的不断加速以及经济高质量发展时代的来临,对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时代背景下,要想实现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则应当始终坚持以生态涵养为主的战略部署,推进生态保护与经济可持续发展两大战略的有机融合。以科教文化为底层驱动力,破除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面对的困境,持续改善生态经济的资源分配,以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来推动生态涵养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科教;驱动力;生态涵养

1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关乎人类未来。国际社会应该携手同行,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坚持走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之路。”创建以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为主的生态经济体制,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内容,为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近几年内,党和国家将生态经济作为推动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抓手,并且采取了政府引导、要素市场化配置、示范引领以及激励约束等有效举措,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随着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的来临,“生态、绿色”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基调。生态涵养,旨在实现经济增长模式的“三大转变”,即:从数量扩张向提质增效转变、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在“十四五”时期及未来较长时间内,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将更加好地助力生态文明建设、赋能高质量发展,早日实现伟大“中国梦”。

2  生态涵养——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出“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江西时强调“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水平提高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以上论述深层次揭露出了生态和经济间是互相作用、互相影响的辩证关系。生态文明建设倒逼经济增长模式的变革、创新,生成经济发展新活力和新动能;经济增长模式创新又可实现生态优化升级,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新时代,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内涵主要包含以下三方面的内容:第一,政治担当。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们不能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倡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等仅仅作为经济问题。这里面有很大的政治。”该论述,明确了绿色发展不但是经济层面的问题,更加是政治层面的问题,旗帜鲜明地体现出新时代的共产党人在解决好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这个全球性难题上的政治担当。应该将生态保护、绿色发展当作重大的政治任务,始终坚持“两山”的辩证统一,建设若干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先行区”,强化政治担当。第二,绿色惠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根据以上论述可知,走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道路,其根本性质就是要求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唯有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两条腿走路”,广大民众才会有美好的生存环境,民生幸福才会有所保障。以绿色惠民为根本导向,在全面小康建设的道路上尽可能实现“生态美”和“百姓富”的高度统一,积极培育绿色新动能、全力发展绿色生产力,以使得广大民众在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中取得更加多的“红利、福祉”。第三,特色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色生态是最大的财富、最大的优势、最大的品牌”。该论述明确了应立足生态优势,始终将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当作核心战略,着重将生态优势转换成经济优势,推动绿色资源转变成产业转型的主要“动力源”,坚持走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相结合的道路。

3  科教文化对生态涵养的作用机理

科教文化对生态涵养的作用机理为: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促进绿色创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本质是逐渐实现产业结构的科学化与高度化,所谓“科学化”,主要指的是产业不断升级的目标在于寻找最优点,在该点上可以实现产业资源的最有效配置、取得最大化的经济效益;所谓“高度化”,主要指的是通过知识资本、科技创新和机制体制对产业结构“赋能”,使得产业链的资源反映出稀缺性、价值性、无法模仿性、无法代替性,确保产业链可以持续形成高附加值。

科教文化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扮演着“催化剂”的角色,作用途径主要反映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经由知识资本的裂变和嫁接、技术创新的积累,保持规模报酬的持续增长,利用颠覆性和创新性的技术抢占更多的市场,以获得“超额利润”,产业内的企业资源体现出VRIN(即:Valuable——有价值、Rare——稀缺、Imperfectly Imitable——无法仿制、Non —substitutable——难以替代)的特征,增强产业结构应对环境突变的能力以及综合竞争力;另一方面,经由非技术创新的经验累积及试错匹配,提高产业对资源的宏观掌控能力,在价值可持续增长的观念引导下,资源分配的效率及效益大幅度提高。所以,在科教文化的助力下,产业结构快速的转型升级,且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绿色创新,主要是指通过对生产工艺、制造技术、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等技术工艺或生产流程的变革创新以降低或者避免对生态的破坏。绿色创新主要反映在产品与工艺两个方面:一方面,绿色创新的产品兼具功能特征与绿色特征,寻求以生态保护来提高发展质量;另一方面,绿色创新重视对已有的技术工艺进行绿色化改造,不断提升能耗效率。绿色创新:在企业发展质量提高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第一,绿色创新是大部分行业制定标准时的主要依据,企业可通过促进行业标准的升级,抢占市场发展的先机,刺激绿色消费,推进绿色经济的发展;第二,绿色创新有利于企业建立起“隔离体系”,形成特殊的市场竞争力,抢占细分市场,维护企业的“边际利润”。比如:海尔空调的“高效能生态”,2020年1月,海尔空调在空气生态平台的支持下,领先于国标的实行,先行采用了“空调新能效标准”,并且提出了空调领域高能效生态场景的处理方案,实现了从“单一产品高能效”向“场景方案高能效”的转变。“空调新能效标准”大幅度提升能耗效率,实现变频和定频评价方式的高度统一,仅根据季节能效来确定等级,绿色环保。

4  长江流域以科教支撑实现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

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提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长江经济带,不仅是有着世界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而且还是国内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示范区”。近几年内,长江经济带始终秉持“不搞大开发、共抓大保护”的发展理念,以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为根本导向,在促进长江流域高质量发展方面获得了喜人的成绩。


(1)重庆:重庆科研院借助自身科技优势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赋能”

近些年来,重庆科研院充分利用自身的科技优势,助力当地的绿色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助力污染企业的转型升级。重庆科研院根据“生态、绿色、循环、低碳”的根本需求,结合重庆当前正在进行的水环境处理和“山地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在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在节约资源与降耗减排上的巨大作用。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中心,积极开发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技术,为“河长制”的长效运行提供技术保障。第二,助力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共建。近年来,重庆科研院主动与38个区县工业园区联系,按照发展需求及区域特征,充分整合中心、院所等方面的资源,在江津、武隆以及巫山等地区建设3-5个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在低碳发展、高效利用资源、降耗节能和生态工业链建构等诸多领域起到着重要的示范作用,积极参加塑造重庆生态工业园区发展的“新名片”。第三,助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的研究。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目标的实现,必须有强有力的战略研究作为保障。重庆科研院通过保护规划、产业规划、绿色发展规划等途径,着重突出自身在大数据和软科学方面的优势,为市内大中型企业提供1200多次以智能制造、大数据为引领的科技服务,全力服务于两江大数据双创孵化基地的创建。第四,助力垃圾污水的处理。根据国家新增39个污水处理厂与农村聚居点的要求,开发3-5个“高效、简便”的工业企业净水和农村污水处理设备,在水源自动监测等方面积极与市场对接。第五,助力重大项目的包装策划。以长江经济带“创新驱动、绿色转型、开放发展、协调发展、包容性发展”等战略为中心,对50项“战略性强、示范效应好、影响力大”的国家和市级各类科研项目进行包装和策划,全面发挥自身的引领作用。


(2)江西九江:鄱阳湖生态科技城

 鄱阳湖生态科技城紧紧围绕基础设施建设,以智慧科技与生态保护为建设主题,日益体现绿色发展的生态“底色”,致力于将科技城建设成科技创新引领区、绿色生态示范区、数字经济集聚区、体制机制创新区以及九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从概念规划方面来看,鄱阳湖生态科技城的规划面积约为159平方公里、核心区面积约为38平方公里,其相较于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开发区有着本质上的差异;鄱阳湖生态科技城,既是产业特征显著、功能配套完善、魅力活力彰显、制度体系成熟的“新生态城”,又是九江未来一段时间内摸索改革发展道路、改善产业空间布局和建设创新驱动引擎的核心阵地。从产业定位方面来看,鄱阳湖生态科技城的建设全面对接《中国制造2025》,积极培育新动能、大力发展新经济,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计划”全面落地,从发展全局和战略角度着手,科学判断未来技术发展及需求变化趋势,培育发展可支持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先导性及支柱性产业。从绿色发展方面来看,全力建设江西绿色发展“样板区”。根据“和谐、效率、持续”的目标要求,不断变革创新经济发展模式,健全创新机制,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培育新动能;紧紧围绕生态宜居建设,不断加大保护湿地、修复生态等的工作力度,打造海绵城市、低碳城市和森林城市。

5  黄河流域以科技支撑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双赢”

2019年9月18日,在河南郑州召开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明确提出:“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的经济地带,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区域,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同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一样,是重大国家战略。”在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要想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双赢”,则必须借助科技的力量。

以河南省用科技支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例。2019年12月26日,河南省副省长霍金花提出:“要找准科技创新支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结合点、着力点,在坚守黄河安澜这一底线中体现科技担当,在扭住保护治理这一核心中彰显科技力量,在抓好高质量发展这一根本中厚植科技优势,在传承黄河文化这一根脉中注入科技元素。”针对该要求,河南省农科院、河南省科技厅和自然资源厅应充分发挥自身的科技力量。

河南省农科院采取的措施主要有:第一,积极开发和利用高效节水农艺技术及节水农作物新品种、科学设计不同需水量农作物的分布格局等,大幅度减少农业用水的总量,降低农业灌溉用水对黄河流域水资源造成的负担。第二,不断加大对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设施农业化肥农药减量施用技术等新型技术的研发力度,减轻沿黄区域农业生产活动对黄河流域生态导致的环境压力。第三,在沿黄区域的8个省辖市建设若干高标准的示范基地,推广应用农业节水、减肥和减药技术,打造高效生态农业“先行区”,指引沿黄区域的农业走生态发展的道路。

河南省科技厅采取的措施主要有:第一,以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为中心,统筹谋划若干重大平台、重大项目等。比如:着重筹划“黄河实验室”的建设,搭建全国领先的且唯一的多学科、多领域相结合的综合型实验研究平台,为黄河的长治久安以及河南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保障。第二,坚持以政策为导向,制定和落实极具竞争力的科技创新激励政策,充分释放政策“红利”,全面激发以科技创新支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积极性,展现科技担当。

河南省自然资源厅采取的措施主要有:第一,生成支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科技合力;第二,进一步增大对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科技创新的扶持力度,从政策、资金以及项目等多个方面提供支持;第三,在《“十四五”全省科技发展规划》中纳入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关的自然资源领域科技创新内容,在黄河流域地球系统科研工作、水资源调查评估、科技创新社会化、生态保护及修复科技创新等多个领域下足“功夫”。

6  以科教文化为底层驱动力,推动生态涵养的良性发展态势

6.1 不断改善科技创新生态

2020年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我国拥有数量众多的科技工作者、规模庞大的研发投入,初步具备了在一些领域同国际先进水平同台竞技的条件,关键是要改善科技创新生态,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给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让科技创新成果源源不断涌现出来。”新时代背景下,科技创新生态的不断改善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为创新人才发展创建最优越的环境。“创新之道,唯在得人”。我国有着数量十分庞大的科技工作者,唯有全面激发他们的积极性,才可以将人才数量优势转变成科技创新质量优势。一是高度关注对基础创新人才的培育和引入,我国现存的许多“卡脖子”技术问题,主要是因为基础理论研究未能及时跟上,所以需不断加大物理、数学、生物和化学等基础学科的建设力度,吸引更多的优异人才投身于基础研究事业中。二是高度重视创新领军人才队伍的打造,赋予创新领军人才以更大的经费利用权与技术路线决策权,充分利用好领军人才在科研团队带领、科学难题攻克、学术榜样树立、创新人才培养等领域的重要作用。三是面向全球各国聚集高端科技人才,积极引进国外人才,为国外科技人才在华工作提供更具吸引力与竞争力的环境。

第二,为创新成果转化建立最高效的体系。创新的目标既在于实现从“0”到“1”的质变,更加在于实现从“1”到“N”的应用转化。从科技创新成果的市场需求角度来看,企业通常有着最为灵敏的“触角”,所以应该让企业挑起科技创新的“大梁”,促使更加多的科技成果从理论变成现实。政府部门应积极转变自身的科技管理职能,利用好组织协调的作用,出台优惠政策、做好服务工作,为科技成果创建高效的转化体系。

第三,为创新活力激发建构最完善的机制。一是构建成熟的科学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打破“唯职称、唯论文、唯奖项、唯学历”的束缚,激励广大科研工作者解放思想、勇于创新。二是整合各类科技资源,加强科技创新资源的分配效率,促进科技创新要素集中在企业周围,推动“产、学、研”深度结合。三是充分发挥中国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不断改善优势资源的配置,加大对主要领域核心技术的攻关力度。四是深化全球科技合作,积极主动地融入到世界科技创新网络中,在开放合作的过程中增强本身的科技创新能力。

6.2 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上提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带动了数字技术强势崛起,促进了产业深度融合,引领了服务经济蓬勃发展”。未来,科技服务业的发展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一方面,积极转变传统理念,构建全新的科技服务生态系统。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从要素驱动转向于创新驱动的历史“拐点”,彻底改变依赖于大规模投资建设加工产业园区的传统理念,应通过构建全新的科技服务生态系统,推动新业态、新模式和新产业的自由萌芽。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的态势,不仅要积极布局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5G、物联网等“新基建”领域,同时还需紧紧围绕科技服务不断加大软性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除此以外,还应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立深度融合的“产、学、研”模式,推动产业链和创新链的无缝衔接,破除关键技术领域基础研究面临的困境,有效填补关键技术不足的缺陷,将关键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畅通科学技术产业化的全过程和全链条。充分利用好现有科技服务体系的平台作用,推动大力发展“新基建”各主体间的知识分享和协作创新,健全自主知识产权硬件、软件产品,构建新一轮科技革命下的“抱团”生态系统。

另一方面,建立系统化的科技服务体系,发展全新的创新组织形式。建立系统化的科技服务体系,着重发展技术转移服务、研发服务、科技金融服务和创业孵化服务等,产生支持“双创”的有机土壤。深化研发服务对科技创新的引导作用,大力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到科研领域,激励全社会开展研发投入。参照美国大学成立“概念验证中心”及英国政府创建“弹射中心”的成功经验,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概念验证中心”与“弹射中心”,发展全新的创新组织形式,在科学评价技术成熟度的前提下,积极引进社会力量,加速研究开发与技术熟化进程。创建若干“中试熟化基地”,推动技术中试与普及应用,加速推动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

6.3 建立健全科技人才培养生态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世上一切事物中人是最可宝贵的,一切创新成果都是人做出来的。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力。全部科技史都证明,谁拥有了一流创新人才、拥有了一流科学家,谁就能在科技创新中占据优势。”未来,对于科技人才培养生态体系的建立健全,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首先,不断优化科技人才培养的学科体制。根据国家做出的顶层设计可知,全新的办学思想和观念是高等院校不断优化科技人才培养的学科体制的重要基础,高等院校根据创新知识体制需求,持续提高服务水平,生成以科技创新为主体的融合交叉的学科体制内涵。采取的任何措施都应当以社会需求为中心,以促进学科体系建立完善为目的。第一,学科体制构建是建立健全科技人才培养生态体系的关键内容,是培育“高素质、高层次、高水平、高能力”科技人才的重要前提,高等院校应致力于构建符合自身发展要求的学科体制,推进技术创新。第二,高等院校新型的办学理念和定位,主要取决于其在社会化进程中如何培养出优异的、符合社会要求的科技人才,客观性要求高校生成具有本身特色的科技人才培养理念。第三,高等院校应大力发展与社会服务有关的核心学科,充分应用已有的手段与资源,加强专业培养能力、提高新建专业水平,打造“多学科、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

其次,增强科技人才培养的科研创新队伍整体竞争力。第一,科研创新队伍的建设应以科技人才培养要求为主,出台若干支持政策、采取若干有效措施,抢占全新机会、破除各种困境、优化创新环境,深化科研创新队伍建设,扩展国际视野、提高科研能力,增强在技术开发、科学研究以及科研创新等诸多方面的整体技术实力。第二,科研创新队伍的建设应不断凝练研究方向,进一步加大科技领军人才的培养力度,充分利用好科研创新平台的重要作用,聚集优势资源,争取更加大的重大科技项目,力争在高水平专利、高层次科技奖励等各方面取得重大的突破。第三,科研创新队伍的建设还应重视科研基础的累积,提升研究高水平成果的能力,强化对科技领军人才的培育及引入,建立健全创新科研制度,营造良好的科研文化环境,推动科研和谐发展。

6.4 进一步加大生态保护的科学教育力度习

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该重要论述明确了教育对生态保护的重要作用,因此,要想实现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则需进一步加大生态保护的科学教育力度。

一方面,构筑新型的科学教育平台。第一,采取大数据技术与新媒体技术相结合的形式,依赖于大数据技术针对特定区域内的群众生态观念以及科学教育信息实施统计、整理和分析,并且在此基础上选择合理的科学教育途径。第二,采取在公共电子屏幕上播放与生态保护相关的宣传片或者专题片的形式,按照广大人民群众的特征来明确播放的类型与时间,不断拓宽生态保护科学教育的覆盖面。并且,还能够通过互联网环境下的社区微信群、知识培训班、手机APP、新闻客户端等渠道来进行关于生态保护的科学教育活动,根据各个时期的生态保护目标来设计科学教育活动的主题与内容,基于广大民众的接受习惯来选取合理的教育载体。第三,采取在官网平台上举办“生态保护大讲堂”的形式,激励广大民众按照自身的诉求而加入到相关课堂中,为广大民众创造与生态保护科学教育专家或者优秀学者沟通的机会,以期可以依赖于各个方面的力量来增强广大民众的生态意识。

另一方面,开展多样化的科学教育活动。科学教育活动组织者应及时对已开展的活动进行总结和反思,经由整体性的分析及评价以掌握生态保护科学教育的未来发展态势以及人民群众的思想动态,推进科学教育活动与乡镇活动、社区活动的无缝对接。在重要的节日,可以组织生态保护和传统节日相结合的科学教育活动,在文艺表演方面增添与生态保护相关的小品或话剧,或者开展富有合理性与特色性的生态保护科学教育活动,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多的活动参与及实践的空间。除此以外,结合不同的生态保护科学教育主题来组织环保设施的参观活动,分不同的批次向群众介绍部分基础性环保设施的应用及运行情况;安排群众代表到生态保护有关部门和单位,现场熟悉监测设备与自动监测站的具体工作流程,不断强化普通群众对科技化环保的认知。其次,可以在社区或乡镇设立生态保护科学教育工作室,由工作室人员定期安排关于生态保护知识答疑解惑的活动;组织发放环保围裙、环保布袋以及环保宣传册等活动,组织普通群众参加到现实的生态保护义务劳动当中,如此才可以使得广大群众更加好地将生态保护理论转变成生态保护的实践。

6.5 构建生态经济下的科技资源共享模式

2018年2月13日,财政部和科技部联合颁布了《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管理办法》,该《办法》制定的根本目的是“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规范管理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推进科技资源向社会开放共享”。在生态经济的时代背景下,应从线上线下联动、按需定制、平台运营四个方面构建新型的科技资源共享模式。

第一,线上线下联动,构建科技资源全渠道共享的形式。在生态经济背景下,科技资源可经由构筑互联网共享平台而实现共享,同时依赖于新一代信息技术能够实现供给侧、需求侧和共享平台间的良好联动,进而形成科技资源全渠道共享的形式。科技资源的全渠道共享,彻底转变了传统形式下科技资源共享的查询方法,实现了供需双方间的有效联动,推动科技资源共享的精准化匹配,不断加大科技资源共享的市场化水平。

第二,按需定制,建立科技资源共享的多元化服务体系。生态经济视域下的科技资源共享需要在共享平台的前提下生成交互型的供需结构,按需定制,使得个性化、多元化的需求可以直接传递到共享平台中,进而建立起科技资源共享的多元化服务体系。科技资源共享的多样化服务,不但能够高效、迅速地实现科技资源及相关服务间的精准化匹配,有效实现所有的个性化需求。

第三,平台运营,扩展科技资源共享的盈利方式。在生态经济背景下,科技资源共享依赖于共享平台而实现供需双方的无缝对接以及科技资源的高效流通,进而能够通过收取服务费、平台费,及开设广告推广、数据分析等业务,进一步扩展科技资源共享的盈利方式。科技资源共享的多样化盈利,不仅能够通过多形式、多途径的报酬机制保持科技资源共享的经济效益,而且还能够构建起合理高效的科技资源共享激励体系,推动更加多的供需方加入到科技资源共享行列中。

6.6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科技创新的深度融合

《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指出:“必须加快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大大提高经济绿色化程度,加快发展绿色产业,形成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该论述表明了科技创新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因此,要想实现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则应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科技创新的深度融合。

首先,推进生态伦理和科技伦理的融合。传统的科技伦理所重视的是“人”的问题,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科技伦理更加应该重视生态环境方面的问题,所以需推进生态伦理与科技伦理的融合,让科技工作者树立起准确的世界观、自然观,唯有以生态文明思想武装头脑才能够保持正确的科技创新方向。除此以外,科技工作者不仅需坚持科学的理性与严谨的态度,而且还需培育良好的人文关怀,将生态文明建设看作是造福于全人类的伟业,而不得只将其视作必须攻克的技术难关。

其次,推进科技创新和生态学的融合。生态文明建设属于全民性的工程,所以在科技创新领域,科技工作者需要树立起牢固的绿色科技观,自觉学习、掌握生态学方面的各项知识,进而在科研工作中充分考虑生态环境方面的因素,在科技创新的起源处打牢生态友好的基础。列宁的“生态自然思想”强调应用科技成果来保护生态环境,此类生态文明观同样是新时代的科技工作者应具有的,同时还需将其践行于科技创新与生态学相融合的过程中。

最后,推进传统领域和新兴领域的融合。即使新兴科技领域是属于未来的发展,但是依然存在着技术不完善且难以大规模应用的不足,无法离开传统领域的支撑。所以,应该创新传统技术以加强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控制在最低水平,而并非是扎堆于新兴技术领域、忽视对传统领域的改善。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浪潮中,需要推动传统技术的优化升级,与新技术领域相融合。

7  结论

综上所述,生态涵养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保护与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经济形态,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科教文化,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推动绿色创新,而对生态涵养产生作用。所以,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要采取不断改善科技创新生态、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建立健全科技人才培养生态体系、进一步加大生态保护的科学教育力度、构建生态经济下的科技资源共享模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科技创新的深度融合等措施,积极推动生态涵养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丽英,傅健,占利华,等.科技对绿色经济发展支撑作用研究[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6(03):25-27.

[2]鲍健强.以科技创新助推经济生态化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08-10.

[3]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N].人民网-人民日报,2015-09-29.

[4]周宏春,管永林.生态经济: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与支撑[J].生态经济,2020(09):13-24.

[5]努力走出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新路[N].江西日报,2017-08-16.

[6]陈劲,刘海兵,杨磊.科技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作用机理与路径重构[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20(06):28-42.

[7]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战略成效显著[N].中国网,2020-06-13.

[8]重庆科研院发挥科技优势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助力[N].央广网,2018-05-08.

[9]鄱阳湖生态科技城:基础先行“芳容”初现[N].九江视听网,2019-12-17.

[10]习近平: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N].新华网,2020-09-11.

[11]关键是要改善科技创新生态[N].广州日报,2020-09-15.

[12]王智毓,冯华.科技服务业发展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20(06):102-113.

[13]张楠楠,柴若冰,张倩.创业教育: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生态系统构建[J].绥化学院学报,2019(11):116-118.

[14]安明玲.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境意识[J].环境与发展,2020(04):250-251.

[15]陈强,敦帅.分享经济视域下科技资源共享模式构建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9(02):32-35.

[16]高欢欢.生态文明视域下科技创新的困境及对策[J].人民论坛,2020(03):76-77.

[17]乔地.河南: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贡献科技力量[N].科技日报,2019-12-27.

[18]习近平在河南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N].新华社,2019-09-19.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