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科技人才培养的“点、线、面、体”动态框架——大国竞争新变局下的前沿探索

来源:  发布日期:2022-11-05  点击量:


本文引用格式:陈劲,王璐瑶.战略科技人才培养的“点、线、面、体”动态框架——大国竞争新变局下的前沿探索[J].创新科技,2021,21(8):1-7.

摘 要:当今世界,大国竞争的新变局与新冠肺炎等全球性挑战使得科学技术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核心作用不断凸显,战略科技人才培养的重要性、紧迫性进一步凸显。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是新时期我国人才工作的一项重点议题。本文以科技创新视域下的战略科技人才培养为切入点,梳理时代特征与发展现状,提出战略科技人才培养的“点、线、面、体”动态框架,强调战略科技人才“生态化”培养的理论概念,详细分析我国战略科技人才培养的具体路径。研究旨在通过系统分析以期为新形势下我国人才战略部署以及人才工作开展提供理论依据与政策建议。

01引言

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为迎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应对大国竞争之新变局,面向高质量发展之新格局,满足创新型国家建设之新要求,必须强调与发挥“人才”的根本驱动力,大力培养与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一方面科技人才总量不少,另一方面又面临人才结构性不足的突出矛盾,特别是在重大科研项目、重大工程、重点学科等领域领军人才严重不足。为了进一步推进重点领域创新领军人才的培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提出,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尤其是面对当下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的困境,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需要有一批具有爱国精神和战略视野、专业技术过硬、富有进取精神的科技领军人才。我国“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造就更多国际一流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可见,创新人才培养,特别是战略性创新人才的培育与引进,是新形势下我国人才战略的核心,是实施新时代创新驱动发展国家战略的重要抓手,是应对与化解诸多发展难题与“卡脖子”挑战的“元”策略,是构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基础与根本。
然而,当前我国战略科技人才培养仍存在着战略领军人才培养储备不足、战略人才培养缺乏长期视野、战略人才的团队化培养能力不足、战略人才培养的生态建设与体系建设不足等问题。为了回应上述挑战与不足,本研究在回顾发达国家战略科技人才培养领先实践的基础上,分析我国战略科技人才培养的现状与挑战,从“生态视角”提出战略科技人才培养的“点、线、面、体”动态框架,以期为我国战略科技人才培养提供可靠建议。

02 战略科技人才培养的实践

2.1 战略科技人才培养的国际实践
从根本上讲,各国在世界科技、经济体系中关键领域的竞争,其背后是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精、尖复合科技研发和创新人才的比拼。作为面向当下国际挑战和局势的科技创新人才,尤其是战略性科技人才,是科技创新事业的基础和引擎,是赢得国际竞争优势的关键。美国、英国、德国和日本等科技创新大国无一不是科技人才大国。美国能够长时间保持世界第一强国的地位,正是由于其拥有了世界上最多的创新人才储备。二战后德国与日本的经济奇迹以及以色列的科技大发展,都与其建设全球人才高地有着直接而紧密的关联。300万犹太人从苏联向以色列转移,形成了以色列的高端人才基础,日本与德国高端人才的保留与培养使得二者可以在一片废墟之上迅速建立起发达完善的全新国家。
美国一直专注于战略层面科技创新人才培育和激励的顶层设计。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相继出台了《国防教育法》(1958年)、《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1991年)、《美国竞争力计划》和《美国国家创新战略》(2009年、2011年和2015年)等法规和文件,为未来高素质科技人才储备进行了系统性的规划。早在2006年,美国就聚焦于知识经济时代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发布了《美国竞争力计划》(American Competitiveness Initiative,ACI),明确指出当下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是培养具有STEM(Science科学、Technology技术、Engineering工程、Mathematics数学)能力和素养的科技人才。21世纪,美国政府更是有针对性地设立了一系列高精尖战略人才的培养和遴选项目。例如,美国海军研究署设立“青年研究员计划”,在大学和私人研究机构设立基金,资助一批优秀的科学家或工程师开展国防相关研究。2020年该计划已拨款1 400万美元,通过遴选,资助26名候选人从事无线通信、电力、能源、机器学习、传感器、气象预测等国家重点领域科学研究,以应对外部挑战的压力。
日本在2008年推出了“30万留学生接收计划”,即到2020年,将原有在日本学习的留学生人数由12万人增加到30万人;2012年日本法务省制定了《针对外国人高级人才积分制的优惠制度基本框架方案》,着重吸引高级学术研究人员、高级专业技术人员、高级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等三个领域类别的高级人才。此外,日本推行了一系列以提升人才研究水平为目标的卓越研究支持计划。例如,日本提出了“21世纪COE”(Center of Excellence)计划,建立了国际水平的教学科研基地,加大了对科技创新人员的创新平台建设和相关的资金资助,以不断提升本国人才培养的竞争力。
英国政府于2000年推出《卓越与机遇:21世纪的科学和创新政策》白皮书,全面阐述了英国面向21世纪的科学和创新政策,并面向这些国家需求,重点讨论了如何通过政府、科研机构、大学与企业的密切合作和创新协同,以及如何构建适合人才成长发展的科研创新环境和科技创新体制,从而充分发挥人才在知识积累和技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此外,英国非常重视领军科技创新人才的引进工作。作为非移民国家的典型代表,英国推出“杰出人才签证”以网罗顶尖人才。从2011年8月起,英国在第一类签证中增加了l 000个杰出人才签证,吸引科学、人文、工程和艺术等重点领域的国际级领军人才前往英国发展。
继2009年《法国研究与创新战略》(National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Strategy)出台后,法国为确保世界一流科研大国的地位,在2015年发布第二个国家科研战略——《法国—欧洲2020》(French—Europe 2020)。该战略确定了10大应对法国社会挑战的优先科研方向和5大行动计划,其中重点提出培养大数据管理与数据分析、创新解决气候问题、系统生物学的认知与应用、个性化医疗、服务公共政策的人类行为研究等领域的专业人才。
由上可见,世界各创新强国无不重视战略科技人才及力量的培育,尤其是面向本国科技战略需求的领军创新人才力量的建设,通过宏观政策的顶层设计,从人才培养、人才聚集、人才管理、人才保障四大方面纷纷布局,为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的创新力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2.2 我国战略科技人才培养的实践
当前,我国已进入改革的“深水区”、对外开放的“瓶颈期”与核心战略科技发展的“爬坡区”,全球经济社会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增加,严重威胁重点领域国家发展和安全。与此同时,上述挑战同时暴露出我国在重大战略领域的科技人才短板以及在关键核心技术上的人才“卡脖子”问题。上述问题如果得不到系统性的解决,将极大地制约我国科技创新事业的发展,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与建设现代化科技强国远景目标的需求。
欲治兵者先选将。21世纪初始,国家便将人才工作提到了国家战略层面。2003年12月,中央召开第一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提出了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明确了人才强国战略是新世纪新阶段的根本任务。2010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第二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发布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确定了以“确立国家人才竞争比较优势,进入世界人才强国行列”等为核心的新阶段人才工作的战略目标。随后,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国家开展了一系列科技领军人才的培养和实践计划。例如,为了选拔、培养和造就更多具有战略思维和战略能力的帅才型科学家,2012—2020年间,中共中央组织部通过《高层次专家国情研修规划(2012—2020年)》已组织包括“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等1万名左右的相关高层专家人才参与国情研修,加强对当下国情以及新形势新任务的了解,培养人才的战略思维和战略领导力,形成国家科技创新事业的领军力量。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多次强调,“‘两弹一星’的成功,有赖于一批领军人才”,要“培养一批帅才型科学家”,要“完善战略科学家和创新型科技人才发现、培养、激励机制,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进入科研队伍,为他们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03 战略科技人才的生态化培养:“点、线、面、体”动态框架

通过系统性回顾国际主要发达国家的战略科技人才培养实践,并将之与我国现实情况进行对比,可以看到,我国在战略性科技人才培养上与世界一流国家仍存在较大差距。现阶段,无论是从整体规模、培养质量还是培养模式上看,我国战略科技人才在应对大国竞争新变局下的挑战与支撑新时代科技创新强国战略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不足。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点状突破不够,缺乏能够引领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突围的领军科技帅才。例如,从基础研究原始创新产出来看,我国已位居全球高被引科学家①的第二位,但从绝对数量上看,高被引人次总量不足美国的1/4。《中国科技人力资源发展研究报告》指出,当下63.0%的高校和54.8%的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员提出所在团队和领域缺少领军高层次人才。第二,线上持续不足,缺乏战略科技人才培养的长期视野和长期支撑。一方面,对相关人才和项目前瞻性规划和布局不足,未能聚焦一批比较优势领域、关键核心领域进行提前布局,形成重点支持的攻关技术联动;另一方面,未能形成相关领域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人员团队保障等支持保障机制。第三,未能形成优势布局的“面”。重点实验室等战略科技人才的团队化培养能力不足,难以形成聚合国家力量的战略平台。目前,以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代表的部分国家重大创新平台仍存在规模偏小、组织松散、承担国家重大任务能力不足等问题,在定位、组织模式、攻关方向、技术领先优势等方面均难以形成国家战略支撑力量。第四,尚未形成人才培养的生态“体”。当下对战略科技人才的遴选、培育和引进仍采取单点突破、单向激励等传统模式,未能以体系化、生态化的系统思维进行总体统筹,未能实现面向高质量发展需求的资金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的融通与对接。
战略科技人才是指具有重大引领和带动作用的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科技创新大会上提出,要努力造就一大批能够把握世界科技大势、研判科技发展方向的战略科技人才,培养一大批善于凝聚力量、统筹协调的科技领军人才,培养一大批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企业家和高技能人才。具体而言,战略科技人才应当具备以下基本素养与能力:第一,能把握世界科技前沿,研判世界科技发展趋势,把握当下我国科技发展的方向与重点;第二,要具备凝聚重大攻关力量、带领大团队实施长期系统性艰苦攻关的战略领导能力;第三,要能够呼应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瞄准国家战略与重大需求,聚焦事关国计民生等的重大课题,并做出实际贡献。习近平总书记为当前与未来一段时间我国战略科技人才的培养擘画了蓝图,为引领新时代的创新人才战略注入了灵魂、指明了方向。秉承这一思路并结合前文对我国战略科技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挑战,本文提出“生态观”视野下战略科技人才培养的“点、线、面、体”四维动态框架(见图1),具体如下。

3.1 重“点”:战略科技领军人才的突破性培育与破格激励
作为战略科技人才队伍中的中坚力量,科技领军人物往往代表了一个国家在某领域所达到的最高高度,是一国在此科技领域中的“天花板”。针对以科技领域人物为代表的战略科技人才中坚力量,应坚持重“点”突破的原则,即特殊人才特殊培养、关键人才重点引进、杰出人才破格提拔的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在重点方向、关键领域战略科技人才的培育与遴选上更应创新通道、灵活机制,积极探索实施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揭榜挂帅”等更加开放的选人用人制度。在超常人才、特殊人才的选拔培育上,提供专门通道和个性化、动态化发展路径,并给予人才长期的发展规划和支撑。例如,可借鉴“强基计划”的本硕博一贯制培养,为其成长成才提供相适配的环境与激励;对于“诺奖”级等海外优秀科学家,要创新引进模式,系统构建一条“华裔科学家的回家之路”;对于具有特殊才能、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要勇于突破体制机制,对人才进行破格提拔。总之,要建立更加灵活的人才管理机制,建立以信任为前提的顶尖科学家负责制,给他们充分的人财物自主权和技术路线决定权,鼓励优秀青年人才勇挑重担,为一流人才潜心研究提供突破性、专门化的保障服务。
3.2 铺“线”:战略科技人才的提前布局与长周期培育
在战略科技人才培养的时间线上,应充分认识到原创性与颠覆性重大科技突破的“长期性、偶发性、依概率性与依情境性”等核心特征,坚持“超前期布局、超长期投入、超长期回报”的三“超”思维,加强对“十年磨一剑”的耐得住寂寞的“冷板凳”人才的长期投入,适当放宽关键与前沿领域的短期功利化考核,营造适宜重大原创颠覆性成果诞生的“科研土壤”。一方面,战略科技人才的培养需要提前布局,在关键核心领域提前揽才,进行人才梯队建设;另一方面,人才培育是一个长期的工程,需要对其进行“长线支持”,人才力量的积累需要一定时期内的稳定支持和长期的储备。
3.3 推“面”:战略科技人才的团队化与领域化培养
在科技人才的团队建设上,应当以政策与评价体系为抓手,推动战略科技人才的团队化与梯队化培养,持续提升高效科研团队建设对战略科技人才培养的支撑作用。应特别着力建设以“国家意志”为引领、以“顶层设计”为蓝图的战略科技人才“国家队”,以及以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依托的、面向关键核心技术与未来产业的领军团队,以此作为全“面”推进战略科技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要不断探索项目总师制,完善以符合团队任务攻关为总体目标的科研人员评价机制,建立以科研绩效为基础的收入分配导向机制,建设布局合理、定位清晰、管理科学、开放共享的国家战略科技创新基地。
3.4 建“体”:战略科技人才的生态化体系培养
应以“生态化”思维为引领,建立战略科技人才培养的生态系统。将“点、线、面”进行系统整合,采用生态化治理的思路与工具进行统筹安排,建立健全统筹兼顾、系统整合、协同创新的人才发展总纲。要围绕关键核心技术攻克“卡脖子”难题,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和人才链,打通人才堵点,补上人才断点,做好人才连接点,进一步完善“点、线、面”人才的协同创新体系,建立一批以高水平创新联合体、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和公共研发平台为核心的人才融通创新平台,加快推动创新技术与实体产业端口人才的相互融合,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之间智力资本的融通创新,形成“从人才强到科技强、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正向循环”。具体而言,就是实现三方面的协同:一是培养周期上的协同,即在尊重战略科技人才培养的长周期特征基础上,建立与发展阶段相匹配的人才队伍;二是培养类别协同,即根据产业链布局人才链,促进不同领域战略人才的协同培养;三是培养方法上的协同,要超越“三螺旋”体系的准动态框架,迈向“多重螺旋”生态体系的培养模式,实现多主体、跨地域、跨学科的整合式培养。

04 建议与讨论

具有“帅才型科学家”内涵的战略科技人才,是新时代科技强国建设的中流砥柱,更是大国竞争新变局下破解“卡脖子”技术等挑战的核心力量之一。全面提升战略科技人才培养的效能、效率与效果,对加快科技创新、赢得全球竞争具有决定性、全局性、战略性意义。根据“生态观”引领下的战略科技人才培养“点、线、面、体”动态框架,结合我国战略科技人才培养的现状与挑战,研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4.1 探索战略性科学家和战略科技人才选拔、培养机制
一是实施“揭榜挂帅”制度,探索构建战略性科技人才的发现与有效识别机制。瞄准基础研究、底层技术、颠覆性技术和“卡脖子”技术等设定清单目标,并建立健全符合这些项目特点和规律的人才与项目评价制度,打破国籍、户籍、身份、学历、年龄等限制,形成唯才是举的用人机制,让更多的“揭榜挂帅”战略科学家脱颖而出。
二是探索构建战略性科技人才与团队的培养与引进体系。明确战略科技人才培养中的战略导向、国际导向、未来产业导向以及创新协同导向,以整合式创新思维为引领,以科研与教育资源的供给、协同、调整与重组为核心,探索构建战略性科技人才的培养体系。加强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通过高端人才引进战略来实现战略性科技人才的全球获取,不仅要关注科研环境、设施设备、评价激励等“硬”条件的建设,更应重视打造积极开放、大气包容、平等沟通的科研“软”环境。
4.2 长期支持一批从事国家基础性、战略性、公益性研究的科研团队
以国家科技计划等专项计划为依托,发挥国家专项战略计划的聚人育人作用。依托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以国家战略目标与产业未来趋势为引导,集中优势资源,协调政策导向,协同各主体力量。培养一批以两院院士为代表、具备为国家发展不同领域实施顶层设计能力的战略性人才领袖;孕育一批具备国际竞争优势、拥有前沿性重大科技创新能力、能够领衔攻关“卡脖子”技术等核心科技高地的领军人才;造就一大批甘于奉献、十年磨一剑的“冷板凳”人才和一线研究实践者,为我国实现科技人才梯队建设构筑坚实的基础。
要建立国际创新合作平台,通过开放共享仪器设备平台,吸引国际优秀人才和团队,联合开展科学前沿问题研究。鼓励科技创新人员牵头承担国际科技创新合作专项项目,牵头或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通过承担国际项目,推动国家战略科技创新基地的国际科技合作工作,力争取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科研成果。
4.3 完善激励保障制度,建立健全战略科技人才成长进步的激励与保障机制
释放人才活力,建立健全战略科技人才成长进步的激励与保障机制。要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的机制改革,释放人才的创造活力,破除“帽子”;探索和落实科研成果的跨学科、跨领域互认机制,延长评价周期,使更多的科研人才安心从事难度大、周期长、风险高的科技项目,促进真正解决未来产业实际问题的原始创新和源头创新,避免盲目地迎合国际热点;规范科技伦理,培养良好的科研道德品质,注重科技创新激励机制设计和知识产权保护;营造良好氛围,引导科研人员专心致志、扎实进取,充分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

注释:①数据来源:科睿唯安2019全球高被引科学家。

本文节选自《创新科技》杂志2021年第8期《战略科技人才培养的“点、线、面、体”动态框架——大国竞争新变局下的前沿探索》一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