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科教融合,践行协同育人

来源:澎湃新闻  发布日期:2022-10-22  点击量:

                                                                                                                                                           (推进科教融合,践行协同育人)

唐坚/文
引言



      科教融合,是实现创新人才协同培养的现代化高等教育形式。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持续深化探索科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2017年以来,由教育部引导的“北京指南”“天大行动”“复旦共识”等“新工科三部曲”的完成,象征着我国科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迈入新时代。
       一、科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政策现状

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作为人才培养与知识创新的重要载体,既具有一致性,又具有差异性。为推进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间的深层合作、实现共同协同发展,中央制定若干重要文件,旨在创建良好的科教合作氛围及政策环境,从而实现科教融合协同育人的目标。
2012年9月,中国科学院与教育部联合出台《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开启中国科学院与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合作的“新纪元”,极大地提高了科研机构科学研究和高等院校人才培养间的互动性和协同性。《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的根本目标在于建立校所协同培养人才体系,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人才培养这个“桥梁”,强化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在科研与教育等工作方面的相互合作及支持。2018年6月,教育部、科技部联合举行“科教协同工作会议暨高校校长座谈会”,构建科教协同工作制度,研究促进高校科技创新工作,深化新时代科教协同融合。2018年8月,教育部、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高等院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强化科研育人,结合国家重点、重大科技计划任务,建立科教融合、相互促进的协同培养机制,促进知识学习与科学研究、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在协同融合思想的引导下,科研机构与高等院间逐渐建立起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进而开始更广范围、更深层次的科教融合协同育人,致力于培养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高端人才。



二、科教融合协同育人的重要价值



一方面,科教融合协同育人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培养高质量人才、提高人才竞争力,是实现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前提。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正在从规模式扩张向高质量内涵式发展转变;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不但是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主要“发力点”,而且还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根本价值追求。科教深度融合,是高等院校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渠道,在我国高端人才培养中发挥着巨大的促进作用。高等院校是进行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点单位,且高质量的人才培养与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始终都是互相关联、互相作用的。

另一方面,科教融合协同育人是打造创新型国家的强有力保障。科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是通过强化教学与科研间的互动和联系,提升科教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加强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赋能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科研机构与高等院校作为我国知识创新的“生力军”,不但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主场所”、科研和教学深度融合的“主基地”,而且还是实现科教融合协同育人的重要平台。在创新型国家建设过程中,需要由科研机构与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和原始创新来提供保障。



三、推进科教融合,践行协同育人



(一)建立健全科教融合管理制度
要想实现科教融合协同育人的目标,就应强化高等院校的宏观调控,建立健全科教融合的管理制度。高等院校在健全管理制度的同时,需强化教学管理和教研管理、强化与各二级学院的协作,在此前提下才可采取有效举措来解决教学和科研互相分离或者互相冲突的问题,从而有利于相关人员平衡好两方面的时间。第一,应构建有助于强化高等院校对科教融合进行统筹管理的制度,以保障科教融合方向的准确性。第二,应构建有助于加强二级学院自主管理的制度,以确保二级学院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且需配备相应的管理人员,以提高教研管理的有效性。第三,应构建教研激励管理制度,推进“产学研”深度结合,为实现科教融合营造良好环境,奠定扎实的制度基础。


(二)不断强化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实现人才培养模式革新的有效方式,高等院校应通过充分发挥自身在人才、科研与教育资源方面的优势,与企业开展联合办学、科教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建设实习基地等多种形式的合作,重视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将学生在课堂中所需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中,实现企业与院校的共赢。高等院校应牢牢把握校企合作机会,转变校企合作方式,加强实践教学。高等院校可安排教师到相应企业学习知识和经验,通过在企业内的实践与学习,概括出契合学生学习特征的教学模式,从而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以此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此同时,高等院校还应强化与企业的沟通互动,聘请企业职员来校任教,将科研实例以教学内容呈现出来,指导学生的实践教学。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可将其安排到相关企业中实习,为学生提供直接的实践机会。除此以外,高等院校还应利用信息、科技等资源优势参加企业的技术研发过程,配合企业开展技术和科研转型,促进双方互动发展。
(三)进一步创新教学模式

“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日益创新,理论知识“来源广、传播快”,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已难以有效满足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教学模式创新势在必行。教学模式创新的关键在于教师,高等院校应当开展专题培训,重视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同时安排实战训练,创新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一方面,积极开展“教、学、做、创”一体化改革,将传统教室搬至实训车间或者实训室,由专业课教师在介绍完有关知识和项目的要求后,学生们可通过实训室的各种设备开展相应的实践练习,同时在项目基础上设置多个学习小组,指引学生应用学习的原理和技术进行创新、创造。另一方面,探索开展“线上线下、虚实结合”的教学改革,使得学生学习不再受教室与实验室的限制,注重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按照教学内容合理选择研究式、探究式、启发式等教学方式,增强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养成“敢于质疑、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品质。结语
综上所述,科教融合协同育人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是打造创新型科技型国家的强有力保障。新时代环境下,高等院校应在把握科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内在逻辑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建立健全科教融合管理制度、不断强化校企合作、进一步创新教学模式等路径,努力培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需的“创新型、复合型、高素质”人才。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