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粘性的微观机理
来源: 发布日期:2022-08-16 点击量:
王健/文
摘要:当前一轮通货膨胀中呈现的新特点,显示了我国价格总水平有较强的粘性。1994年以来的通货膨胀出现了与80年代通胀所不同的新特点:国家实施紧缩政策一年多以后,在总需求已得到遏制的情况下,价格总水平仍在高价位上运行,物价涨幅回落缓慢,农副产品等消费品的涨幅仍高于生产资料。而80年代的三次通货膨胀都在国家紧缩政策出台后较快地得到抑制。这一轮通货膨胀呈现的特点是价格粘性的典型表现形式。价格粘性是指价格总水平不随总需求的变动而迅速地改变,价格易升难降。阐明价格粘性的成因,可以较好地说明本次通胀具有新特点的特殊原因。
一、价格调整方式与价格粘性
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通常采用交错方式调整价格,经济中盛行交错调整价格,会导致价格总水平有粘性。经济中调整价格的方式大体有两种:一是同步调整价格,即市场中各企业在某一时点同时调整价格。二是交错调整价格,它是指市场中各企业都想在观察到其他企业价格决策后再改变自己的价格,但没有一个企业能坚持到其他所有企业都调整价格后再改变自己的价格,所以,市场中各企亚调整价格的时间有先有后,形成一个交替调整价格的时间序列。不完全市场中的企业往往选择交错方式调整价格,这与不完全市场中的信息传递机制和企业市场力有关。在不完全市场中,任何单个企业都有部分市场力,但其市场力较小,无力协调其他企业行为,因而,市场经常处于协调失灵的状态。在协调失灵的市场中,信息传递受阻,扭曲的信息和正确的信息混杂在一起,企业无法通过市场获得完备信息,只具备有限信息。然而,企业要实现利润最大化就需要有完备的信息,这就要搜集信息,收集信息的成本随信息量递增。因此,厂商必须选择一种以最小成本获取最大信息量的调整价格的方式,这种方式就是交错调整价格。厂商以交错方式调价,能获得比同步方式调价更多的信息,其附加信息是两次同步调整价格的间隔期间调整价格的企业的价格和销售量等信息。企业以交错方式调价,能将不断积累的信息与现实经济状况比较,辨识出正确信息,使企业所掌握的信息连续地逼近完全信息。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不断依据辨识出的正确信息修正自己的定价决策,价格趋于能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最优价位。
经济中盛行交错方式调整价格,会导致价格总水平有粘性。企业在采用交错方式调整价格时,特别注重相邻企业的信息,而不太注重经济总量信息。这不仅是为了降低收集信息的成本,更重要的是厂商价格决策受制于相邻企业行为而非经济的总体行为。同一行业各企业都如此行事的后果导致行业价格运动偏离总需求运动的轨迹。因此,交错调整价格导致价格对总需求变化的反应变得呆滞,价格总水平易升难降,价格有粘性。经济中众多企业都采用交错方式调整价格时,各行业价格变动状况殊异。就行业而言,行业产品价格粘性度与产品的需求弹性和替代弹性有关;产品替代弹性、需求价格弹性越小,行业价格粘性度越大;反之,产品替代弹性,需求价格弹性越大,行业价格粘性度越小。
二、价格选择效应和价格粘性
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价格的选择效应诱使厂商实行优质高价的定价策略,从而导致价格有粘性。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对所要购买的商品没有完全的信息,他们仅凭一种广为流传的信念—“好货不便宜,便宜没好货”判断商品的质量,即优质产品肯定会高价来推断商品质量。这种“一分价钱一分货”的信念使价格具有选择效应。同时,这种信念也对企业产生一种激励效应,鼓励企业为了维护声誉而保持产品优质,以达到长期地高价出售产品的目的。与消费者行为有关的价格选择效应和激励效应诱导厂商采取优质高价的定价策略,各厂商都采用这种定价策略时,价格有粘性。当消费者依据价格来判定质量时,企业运用弹性价格策略将会得不偿失。因为,企业降低价格不能增加需求,反而会减少需求。消费者观察到某企业产品降价,在他对产品质量没有完全信息以前,他会认为这种产品的质量已下降,从而减少对该种产品的需求。价格和销售量的双重减少导致企业利润下降。所以,企业为了维护产品声誉,以获得长期、较稳定的利润,企业不论在经济繁荣、总需求扩张时期,还是在经济萧条、总需求收缩时期,都不会轻易地调低价格。各企业都这样作价格决策,那么,价格总水平对总需求的反应就会变得迟钝,价格有粘性。
在不完全市场中,企业生产成本的变动和企业为迎合消费者心理而采取的定价策略,提高了价格粘性度。就生产企业而言,经济衰退时,企业可能降底产量,从而使产量偏离了生产要素最佳组合点的产量,边际成本会提高。又由于生产过程存在着固定成本,生产偏离最佳产量点以后,劳动生产率下降,产品的平均成本会增加。这迫使厂商要提高价格,至少不会降低价格。这导致价格难以下降。价格粘性度增大。就消费者而言,他认为在经济衰退时有一部分企业会倒闭,企业消亡的速度高于繁荣时期;由于企业减少,生产能力收缩,供给减少,所以,价格必然会提高,此时,以低价抛销产品的企业可能是以次充好。为了迎合这种消费心理,企业在萧条时期也不降价。这种定价策略加大了价格的粘性度。
三、需求非对称性和价格粘性
需求非对称性会导致价格有粘性。需求的非对称性与消费者对价格变动非对称反应有关。需求非对称性是指,价格提高时需求减少的幅度大于价格下降时需求增加的幅度。需求非对称性与搜索成本有关。当消费者搜寻质优价廉的产品需要搜索成本,并且企业面临“弯折的需求曲线”①时,企业对要素价格的变动可能作出不改变价格的反应。这与消费者对价格变动所作出的反应有关。考虑起始时市场处于均衡状态,如果某一企业提价,原来在这家企业购买商品的消费者都知道该企业已提价,那么,在寻找另一个较低价格企业的成本不太大时,一部分消费者会离开这家企业,转移到其他企业去购买,对该企业产品的需求降低。反之,亦然。然而,更为现实的情况是,消费者已经知道有些企业价格比较低,但并不确切地知悉众多企业中那些企业价格比较低,消费者寻找低价商品时所需耗费的搜索成本很高,那么,他们去搜索低价产品可能是得不偿失的。当消费者的搜索成本高于到其他企业购买价廉物美的商品所节省的费用时,他就不再去搜寻便宜商品,而是继续在原厂商处以较高价格购买商品。当然,由于价格提高,消费者所购买的商品数量会有所减少。因此,企业提价肯定会减少一部分需求,而企业降低价格不一定能增加需求,需求有非对称性。
当市场中存在需求非对称性时,各企业可以将价格提高到需求曲线的弯折点,从而引致价格总水平有粘性。因此,各企业定价的最佳策略是将价格提高到弯折点。这样,企业既能保持一定的销售量,又能取得最大化利润。各企业都依此最优策略定价,价格总水平就会与总需求的变动相脱离,而且价格易升高到由弯折点决定的水平,难以下降,价格出现较大的粘性。
四、通货膨胀特殊原因探析
价格粘性导致通货膨胀有惯性,通货膨胀的惯性是引致这一轮通货膨胀出现新特点的原因。通货膨胀惯性出现的条件有二:一是市场不完全,价格有粘性。二是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在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没有定价能力,市场价格随总需求的变动而波动。这时价格总水平有弹性,没有粘性。而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价格有粘性。价格水平不随总需求的运动而迅速地改变,具有维持原来运动状态或运动趋势的性质,这种性质被称为价格惯性。在通货膨胀盛行时,价格惯性表现为通货膨胀的惯性。然而,在纸币的发行量没有超过流通中所需的金属货币量时,通货膨胀惯性只是一种可能性,难以成为现实。而当货币发行量过多时,这种可能性会迅速转化为现实性,通货膨胀显示出较强的惯性。价格粘性越大,通胀惯性也越大。通胀惯性愈大,物价总水平与总需求的相关性就越小,通货膨胀持续时间就愈长,物价回落也愈缓慢。反之,则相反。通货膨胀惯性在各行业之间有很大的差异;产品替代弹性,需求弹性越大,行业价格粘性越小,通货膨胀惯性也越小;产品替代弹性,需求弹性越小,行业价格粘性越大,通货膨胀的惯性也越大。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步伐加快,市场化进程加速,导致通货膨胀出现惯性的经济条件也日益成熟,这表现为:第一,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的市场是不完全的市场。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处于创立阶段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很不完善,市场中公平交易、平等竞争的机制尚未确立,企业行为不规范,市场交易秩序混乱。原有计划体制中行之有效的管理经济的方法在处理市场经济问题时显得捉襟见肘,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又未完全确立。规范市场经济行为的法制体系也不完备。所以,转轨时期的市场是一个不完全竞争、交易秩序混乱的不完善市场。第二,不完全市场中的价格粘性日趋明显。导致价格粘性越来越大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个:一是企业具有几乎不受约束的定价权。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国家价格政策也急邃地变化,90%以上产品的价格已经放开,企业经营自主权骤增,具有依据利润最大化原则来调整价格的能力。而企业又置身于一个非公平竞争、交易行为不规范的不完善市场,具有相当的市场力。有市场力的企业为追逐利润,必然会以交错方式调整价格,从而导致价格有粘性。二是消费行为改变,需求非对称性助长了价格粘性。个人消费欲望在改革后被极大地激发出来,个人收入多元化和收入水平的提高导致消费需求大幅度地增加,消费观念也有所变化。“货比三家不吃亏”的观念也有所改变,人们逐渐发现,货比三家是要耗费时间和精力的,将这些时间和精力节省下来可以多挣钱或享受闲暇提高生活质量。消费者下意识地明白:搜索低价产品是要付出代价或机会成本的。于是,不少消费者在购物时不屑于或不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去“货比三家”,需求非对称效应日益明显,使不少企业在提价时,较少顾忌消费者的反应,增加了价格粘性。三是不完全市场中信息不完备。由于不完善市场中消费者只有部分信息而不是全部信息。他们常常以价格来评判质量,价格选择效应和激励效应诱使众多企业在确定自己产品价格时采取高价取胜的策略,这间接地提高了价格的粘性度。第三,流通中的货币过多,其中货币存量尤为可观。从80年代起,几乎每年的货币投放量增长率和各项贷款增长率都大大高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货币量的增长连年超过国民经济增长,流通中的货币超过交易所需要的货币量,导致货币不断在流通中沉淀下来,货币存量越来越大。货币存量的积累给通货膨胀提供了赖以滋生的沃土,强化了通货膨胀惯性。上述引致通货膨胀惯性的条件与经济市场化进程的深化比肩而起,通货膨胀惯性也由初现端倪到日升月恒。通货膨胀惯性导致当前一轮通胀具有新特征。由于通胀惯性在经济中迅速蔓延。在国家实行紧缩政策,社会总需求已有所减少的情况下,价格粘性导致价格总水平对总需求运动的反应显得呆滞,物价总水平不随总需求的收缩而递转,反而在通胀惯性的驱动下继续攀升。紧缩的货币政策只能调整新投放的货币量,无法调节货币存量。所以,尽管1994年国家新投放的货币和信贷规摸没有突破预定的计划,较好地紧缩了新增货币供给量,但是,新增货币量只占货币存量的2.3%,新增货币对货币存量的调整作用是微不足道的。货币的积累效应仍然有力地支撑着通货膨胀的惯性。因此,国家推行紧缩政策一年多以后,价格总水平仍在高价位上运行,回落迟缓。
80年代,通货膨胀惯性只是略显端倪,国家紧缩政策能迅速地抑制通胀。当时,国家对价格控制得比较严,企业定价能力弱。企业通常只能在国家规定的浮动价格范围内调整价格,这样,经济中占主导的调价方式是同步调整价格,价格总水平有弹性。就消费者而言,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正处于转变过程中,价格选择效应和需求非对称性在经济中的作用不如90年代明显。80年代初虽然也有货币增长率超过经济增长率的情况,但那时的货币超量发行满足了流通领域交易量剧增、对货币需求也急剧增加的需要。因为在产品经济向商品经济转轨的过程中,许多产品都进入了流通领域,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邃增,超量发行的货币被交易需求所吸纳,货币存量的积累效应很小。所以,80年代的三次通胀都在国家紧缩政策出台、总需求减少后,较快地得到抑制。
五、几点政策建议
与价格粘性相伴而生的通货膨胀并非是不治之症,制服它的关键是采取能克服通货膨胀惯性的政策。为此建议:1.加强宏观调控力度。由于通货膨胀有惯性,小幅度地改变总需求的政策难以遏止其惯性,国家要加强宏观调控力度才能有效地遏止物价总水平居高不下的势头。国家要采取大幅度地减少货币投放、压缩信袋规模和严格控制基本建设规模等办法,充分地加大增量对存量的调整作用,才能遏制通胀惯性。这种办法能增强人们对政府抑制通货膨胀的信心,有利于通胀的逆转。2.温和的调控政策要有延续性。当国家要兼顾就业率、发展速度等宏观经济目标,不能推行强力的紧缩政策时,只能采用温和的宏观调控政策。这样的政策在短时期内不能抑制通胀惯性。然而,这些政策若能持续一段时间就会起到抑制总需求的作用,总需求不断收缩,最终会对价格水平产生影响,导致通胀惯性下降,物价逐步回落。3.制定有微观经济基础的价格政策。利用经济和行政手段加强对物价的管理,建立健全价格管理和调控体系。在不完全市场中,市场对企业定价行为没有多大约束,企业定价能力较大。在这种情况下,政府要肩负起适当管制价格的任务,以抑制轮番涨价,保持物价稳定。4.充分发挥国有和合作商业企业主渠道作用,平抑物价,回笼货币。在深化流通体制改革的过程中要逐步建立中央和地方的重要商品储备制度,在商品价格低于保护价格时收购商品增加储备,在商品价格高于限价时抛售商品,以稳定这些商品的价格,防止价格腾踊。国有和合作商业企业要积极发展商业代理制和连销经营等多种经营形式,以灵活的方式适应市场需求,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费用,抑制价格上涨.5.治理通货膨胀惯性的根本出路在于深化改革,尽快建立起完全竞争的市场体系。在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不能植自调整价格。如果企业将价格调整到高于市场价格,它的产品就卖不出去;如果企业将价格定得低于市场价格,它就得不到平均利润,甚至会亏本。在完全竞争市场中,信息全面,企业无法通过哄抬物价获得超额利润,只有按市场价格销售才能得到最大利润,价格粘性和通胀惯性失去了赖以存在的微观基础,通胀惯性也就自然而然地消亡了。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