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丨上海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研究
来源: 发布日期:2022-10-26 点击量:
中国中医药新技术产业联盟
2022年9月编制
主编 唐坚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到2030年,促进全民健康的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健康领域发展更加协调,健康生活方式得到普及,健康服务质量和健康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健康产业繁荣发展,基本实现健康公平,主要健康指标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纲要》确立了“以促进健康为中心”的大健康观、大卫生观,旨在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维护人民群众健康。包括生物医药、医疗服务在内的大健康产业,是上海产业发展的“长板”。近年来,上海瞄准产业集群建设,多个与大健康相关的园区、街区在上海加快建设运营,进一步完善区域大健康产业“拼图”。上海作为中国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在未来产业发展的谋篇布局上,考虑将发展大健康产业、建设健康城市作为产城融合发展的方向之一。为明确上海未来10年大健康产业发展定位、目标、策略和举措等,特开展本规划课题的调研编制。
一、大健康产业发展形势背景
大健康是根据时代发展、社会需求与疾病谱的改变,提出的一种全局的理念。它围绕着人的衣食住行以及人的生老病死,关注各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和误区,提倡自我健康管理,是在对生命全过程全面呵护的理念指导下提出来的。它追求的不仅是个体身体健康,还包含精神、心理、生理、社会、环境、道德等方面的完全健康。
(一)科技突破驱动大健康产业创新发展
1、生物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为大健康产业提供发展动力。近年来,以重组DNA为核心的现代生物技术工程在技术方面不断取得重大突破,促使生命科学的发展进入到新的领域。这些突破性的新型实验方法和手段极大地促进了传统生物学科如植物学、动物学、遗传学、生理学、生物医学等方面的发展,例如干细胞技术等生物技术目前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医药研发、临床治疗等等领域,为大健康产业发展带来了一场新的技术革命。生命科学研究、生物技术的发展与不断取得的重大突破,全基因组检测与基因治疗、细胞治疗等技术的不断突破有望率先实现产业化,将为新阶段人类生命健康需求提供新手段、新途径。
2、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大健康产业的结合是备受瞩目的新趋势。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为大健康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成为未来产业发展的新方向。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将加快智能硬件/可穿戴设备研发,有助于居民更便捷、更准确的采集健康医疗等生命体征数据;云存储和云计算技术使健康信息得以进行低成本地存储、处理、分析和共享;大数据分析技术有助于为慢病患者提供精确性、科学性、针对性的健康管理指导;移动互联网技术将促进居民就医更方便、快捷……当前,信息技术与大健康产业的融合与创新,成为未来大健康产业发展的一个新方向,也为未来大健康产业升级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二)健康医疗服务需求和服务模式全面升级
我国近年来癌症、代谢性疾病、各类慢性病治疗需求呈持续增长,
亚健康问题,人口老龄化问题均日益突出。仅从人口老龄化来看,目前我国60岁以上人口超2.6亿。2030年我国将迎来老龄化高峰,老龄人口将超过3亿,将是全球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另一方面,我国的健康医疗服务模式正由单一救治模式向“防-养-治”一体化模式转化,在“防”、“养”、“治”各环节上都将给“供给侧”带来新的服务需求。在预防方面,包括疾病早期筛查体检(包括基因等精准检测)、健康评测、健康管理咨询等;在治疗方面,除了传统药品与医疗器械升级需求,还涉及精准医学领域的精准药物治疗、细胞治疗、精准放射治疗、先进微创及机器人手术等全新服务;在养身康复领域,涉及健康保险、养老服务、康复服务、健康休闲、中医养身、体育健身,以及健康环境、健康食品、保健及功能性食品、药妆等与健康生活息息相关的诸多领域,都孕育着十分巨大的市场潜力。
(三)发展大健康产业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
近几年来,国家推进大健康产业发展战略越来越明确,政策推进力度越来越大。
2016年8月20日,习近平主席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李克强总理要求,要引导和支持健康产业加快发展,尤其要促进与养老、旅游、互联网、健身休闲、食品的五大融合,催生更多健康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努力把健康产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2016年8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了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等五个方面的战略任务。
2017年5月,科技部等六部委印发《“十三五”健康产业科技创新专项规划》,提出“以保障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健康需求为核心,重点发展创新药物、医疗器械、健康产品等三类产品,引领发展以“精准化、数字化、智能化、一体化”为方向的新型医疗健康服务模式,着力打造科技创新平台、公共服务云平台等支撑平台,构建全链条、竞争力强的产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一批健康产业专业化园区和综合示范区,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健康产业优势品牌企业,助推健康产业创新发展。”
2019年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提出“到2030年,全民健康素养水平大幅提升,健康生活方式基本普及,居民主要健康影响因素得到有效控制,因重大慢性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明显降低,人均健康预期寿命得到较大提高,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水平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健康公平基本实现。”
2021年7月,国家发改委印发《“十四五”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在中央和地方共同努力下,基本建成体系完整、布局合理、分工明确、功能互补、密切协作、运行高效、富有韧性的优质高效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重大疫情防控救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水平显著提升,国家医学中心、区域医疗中心等重大基地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与保障能力显著增强,中医药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努力让广大人民群众就近享有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高质量医疗卫生服务。”
2021年9月,国务院印发《“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提出“到2025年,医疗保障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基本完成待遇保障、筹资运行、医保支付、基金监管等重要机制和医药服务供给、医保管理服务等关键领域的改革任务,医疗保障政策规范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便捷化、改革协同化程度明显提升。”
(四)上海大健康产业正呈现出加速发展态势
上海当前人均GDP已经达到中等发达国家(地区)水平,居民消费进入结构性升级时期,人们的健康意识越来越强,以健康为代表的服务消费持续扩。同时,上海已进入了人口深度老龄化阶段,截至2021年底,上海全市常住人口为2489.43万人,其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为23.38%,各类老年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治疗和康复服务需求市场巨大。另外,上海也是全国癌症最高发城市之一,上海市区癌症发病率比20年前上升近一倍,每年新发癌症5万多例,癌症死亡3万人,占全市所有死亡原因的30.6%。可见,上海正处于社会健康消费结构转型阶段,必须以市场热点需求为导向,大力发展健康经济,满足医疗服务、健康服务、养老服务等各个方面的多层次需求、成长性需求 。
近年来,上海市政府相关部门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规划,为加快发展大健康产业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如《“健康上海2030”规划纲要》提出“健康产业成为城市支柱产业,率先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目标,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健康科技创新中心和全球健康城市典范。”;《健康上海行动(2019-2030年)》提出“要精准对接人民群众对美好健康生活的需要,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全面提升健康上海建设能级。”
上海历来在医疗机构的综合实力、规模上均居全国前列,可谓医疗资源和健康服务特色鲜明,优秀研究机构、专业人才荟萃,综合科研实力雄厚,融合发展配套产业资源丰富。虽然上海已初步形成了健康医疗、研发、产业资源集群化发展的优势,但在先进医疗服务、国际化和规模化医疗中心建设、社会重大疾病(癌症、代谢性疾病、老年病等)诊疗及健康服务、社区健康医疗服务、互联网医疗等许多方面还有极大的发展空间。
从上海大健康产业的发展布局来看,已初步形成了几大产业板块:
1、中心城区的健康医疗服务密集区,主要是基于徐汇、静安和黄浦(原卢湾地区),包括医疗基础研究、国际标准医疗、临床服务与研究、特色医疗、数字医疗、再生医疗等产业。
2、张江国家级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包括国家级生命科学应用研究、开发研究基地、新药研究基地、亚洲级研发外包基地。
3、浦东上海国际医学园,位于周浦及周边地区,包括国际医疗服务中心、国家863计划医疗器械产业化基地、上海质子重离子医院、肿瘤医院浦东新院、长征医院及长海医院等医院的浦东分院等。
4、生物医药生产物流产业基地,位于上海南部市郊地区,包括奉贤、金山、闵行、青浦等地区,以上海医药集团为龙头的包括生物制药、现代中药制造、原料药进出口等产业。
5、正在崛起的上海西部医疗健康产业带,从位于虹桥商务区以高端医疗服务为主的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到嘉定新城的瑞金医院北院、瑞金肿瘤质子中心,再到安亭以国家肝癌科学中心、东方肝胆医院和上海细胞治疗中心为核心驱动的健康医疗产业集聚区。
(附图01-上海健康产业集群分布示意图)
二、大健康产业的分类、产业链体系
(一)大健康产业的分类
大健康产业主要包括:大健康基础产业、大健康支撑产业、大健康服务业三大类。
1、大健康基础产业。健康基础产业在大健康产业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对人体生命健康具有重要基础性的保障作用,它决定着人类社会整体健康水平的产业基准。包括生殖健康(即人口生产,含孕娠准备、受孕过程、孕期保健、妇婴幼儿保健等),生活健康(两性生活、婚姻家庭和健康生活方式等),健康文化(含健康教育、健康文化传播和健康制度设计等),健康农业(含农、林、牧、副、渔业等,即健康相关联的生产养殖、中药材种植等)、健康生态环保(含生态环境、社会环境和健康家居等),还有健康人才培养、健康监测和疾病防控等行业。
2、大健康支撑产业。健康支撑产业从质上看,是对大健康产业整体效能起重要支撑性作用的产业群体;从量上看,其未来产值占大健康产业的较大比重,主要是:健康技术和产品研发业、健康产品制造业、健康地产业等;与健康相关联的各种技术产品研发、生产加工业等,如:生物医药制造业和医疗器械制造业、健康(保健)食品业、健康用品业、健康器材设备业、中医药产品生产业等。
3、大健康服务业。健康服务业是围绕和服务于生产制造领域和人的生理、心理健康的服务业,涉及生产服务业和生活服务业两个方面,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内容,也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薄弱环节,主要包括:为健康制造业提供物流、金融、保险、技术和信息支撑等配套服务的延伸产业,如:健康商贸物流业、健康发展基金、健康保险业、健康智能服务业和互联网服务系统等;医养健康服务业(慢病康复服务、亚健康调理和保健养生等)、妇婴保健服务业、健康养老服务业、运动健身服务业、健身美容养颜服务业、餐饮营养饮食服务业、休闲旅游健康服务业、健康心理服务业、医疗健康服务业(含疾病诊疗、预防控制和公共卫生服务等)、智慧健康服务业(含健康体检、信息管理及数据分析)、健康会议会展业、健康文化创意产业和健康智库咨询服务业等。
(二)大健康产业的产业链体系
在创新发展、融合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传统产业链的线性展开特征已逐渐淡化,愈来越多的立体、多维的产业链体系正在构建形成。在新型产业链体系中,新的“组件”分别又牵涉了相应的科技和产品研发、产品制造和流通、服务保障环节,从而形成了复杂交错的“立体式”的产业链体系,而这种复杂体系内部的信息交互和服务互动的效率是高于传统产业链的,从而能给最终消费者带来更多消费价值和更好的消费体验。
以大健康产业的发展趋势看,大健康产业的产业链体系同样会呈现日趋复杂的特征,但其中有两条产业链是基本的:第一条是围绕医疗健康服务的上下游环节展开的,主要包括疾病的预防(健康加强)、疾病的筛查、疾病的诊断、疾病的治疗、患者康复、疾病随访和健康管理等,可以称之为“健康服务产业链”;第二条是围绕医疗健康科技和产品展开的,主要包括相关科技和产品的研发、产品的生产、产品的销售、售后服务等各环节,可以称之为“健康科技和产品产业链”。这两条主干产业链之间的关系是:第一条“健康服务产业链”体现了人的医疗健康服务需求发生和服务实施的各环节,因而也是健康产业最核心的价值链所在。第二条“健康科技和产品产业链”则是围绕着第一条“健康服务产业链”的各个需求和服务环节,提供相应产品配套和技术服务保障的。
除了这两条“主干”产业链之外,一个比较完善的健康产业发展生态还涉及到医疗健康教育培训、医疗健康金融保险、医疗健康地产开发经营、健康环境管理、医疗健康互联网、医疗健康传媒、健康文化等健康产业重要配套性构件。
三、上海发展大健康产业的必要性、战略意义
(一)有利于促进上海经济发展
“双循环”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符合国际大环境及我国经济建设实际。目前,世界经济发展下行趋势显露,国际需求动能减弱,我国经济增长主要驱动力逐渐转换,对外贸易依存度下降而经济总量上升,消费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上海工业配套体系完整,从供给端、消费端及产业增长带动效应来看,上海大健康产业应依托庞大的消费群体和高速发展的互联网平台加快实现协同发展,成为上海经济的重要支撑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引擎。
(二)有利于健康产业集群的发展
“十四五”是我国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受到工业化、城镇化及人口老龄化等带来的多元挑战,诸多关系人民健康的重大和长远问题亟待解决。我国大健康产业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有一定差距,但市场潜力较大,呈现出高科技化、精准化、智能化、融合化及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产业规模不断增长,这对上海大健康产业的协同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上海拥有生物医药、中医药等健康产业、丰富的医学资源和教育资源以及充足的人力资源储备。应抓住“十四五”机遇,加强产业链协作,形成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健康产业集群。
(三)有利于集聚优质产业要素资源
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及《“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制定体现了我国维护人民健康的坚定决心,进一步提升了大健康产业的战略地位。各地相继出台与民生和经济密切相关的一系列举措,将发展大健康产业作为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着力点。发展大健康产业集群作为健康中国战略的目标任务之一,也是未来城市经济建设和核心竞争力的组成部分,有利于上海吸引优质产业要素资源,实现上下游产业链深度融合,进一步引领国内外大健康产业集聚,围绕服务健康需求提质增效,逐渐向研发、生产、贸易和物流等关联领域拓展。
四、上海发展大健康产业的优势、挑战
(一)上海发展大健康产业的优势
1、上海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制造业创新集群优势凸显,产业向高端高效升级
上海生物医药企业快速成长,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据统计,2021年上海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超过7000亿元,其中制造业产值1712亿元,可比增长12%。张江药谷已成为我国承接研发外包业务最活跃的地区,其在创新药物研发数量、国内外CRO机构集聚度方面均处于领先地位。上海医疗器械制造业经过多年的整合与发展,已形成了行业基础好、科研实力强、产品质量优的特点,初具较为完整的科研、医疗、教育以及专业协作配套为依托的医疗器械产业体系。
2、上海丰富的医疗资源、完善的服务体系及信息化技术优势为健康管理提供支持
在健康管理方面,上海大力开展中医医疗保健、居家养老、体育健身以及健康检测监测、评估指导、干预维护等多样化健康服务。积极推动移动医疗和远程医疗的发展,建立了基于互联网的健康档案管理、三级康复理疗和监护服务体系,如申康中心实施的医联工程项目通过对有限医疗资源的整合利用,实现了医疗机构临床信息共享,是基于信息化的医疗保健服务模式的创新,成为典型的科技支撑民生的大工程。
3、上海老年健康产业发展迅速、潜力巨大
随着养老需求快速增长,上海养老机构建设加速推进,社会力量投资进一步壮大,目前已初步形成由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的养老机构发展格局。老年康复护理产业和老年家庭服务业等传统的养老产业发展迅速,已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老年电子商务、老年房地产等新兴养老产业,已经进行了一些新的探索。
(二)上海发展大健康产业面临的挑战
1、产业构成复杂、资源分散,产业集聚和政策供给困难
首先,大健康产业是复合型产业,产业构成、各产业之间相互关系均不够合理,如相较于健康服务业,医药产业具有明显优势;在养老、保健品、健康管理服务产业方面存在较大的短板,还没有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产品服务供给不能满足需求,市场化程度较低。其次,大健康产业链的核心链条由企业链、价值链、技术链、产品链、空间链构成,大健康产业链上各环节的资源都较为分散,没有发挥资源优势,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产业发展处于初级阶段,相关产业之间的联动程度较低,信息共享缺乏,这将导致整个产业链的资源利用不充分与生产效率低下,无法实现产业链的有效拓展,无法发挥相关产业之间的协同作用。另外,大健康产业存在生产要素供给不足的问题,人才供给、资金支持和信息共享都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大健康产业管理虽然是卫生健康部门牵头,但具体生产、经营、管理涉及几乎所有的行政部门,政府部门间如何协同、制定相关政策、发挥主导作用,鼓励、支持、引导各种资源进入大健康产业,并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以提高劳动、技术、资金、信息等生产要素的供给也是影响大健康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2、产业发展受资金短板制约明显,融资途径少,亟待创新多元融资模式
大健康产业虽然具有良好的投资前景和发展潜力,但其产业初期发展离不开政府财政资金引导扶持和金融体系支撑。大健康产业发展资金来源,不可能由企业自有或者政府财政等单一资金来源解决,必须通过一定的金融信贷支持,但是大健康产业具有投资周期长、资金需求量大、承担风险高的特点,这与金融信用贷款弹性小、期限短、成本高的属性相冲突,产业发展的信贷融资存在一定困难,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并且,现有大健康产业的投资主要集中于医药与医疗器械领域,资金分配极不均衡;尤其是大健康产业中的高科技产业和资金密集型产业,科技创新风险大,资金需求量大,资金制约的短板愈加明显。另外,健康保险方面,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筹资和补偿水平有待提高,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结余居高不下,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则严重滞后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3、产业与科技深度融合不够,数据要素难以融合
科技进步为健康产业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世界各国都为此提出了相应的战略方案,如德国“AMP计划”、美国“工业4.0计划”,特别是日本提出“超智能社会”,将信息通信技术(ICT)应用到健康养老产业的战略方案。在致力于扶持本国科技发展的同时,各国积极出台相关措施,推动科技与产业的快速深度融合。我国在加大产业与高科技融合、完善产学研用协同方面,有了较大进展,但相比于发达国家40%的科技成果转化率,我国仍然处于相对落后的水平。在大健康产业方面,虽然我国大力发展专业的医药园区、优化健康服务新模式等,但科技成果转化依然存在“产学研用”脱节现象。另外,信息技术和大数据的应用方面我国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信息技术和大数据已经延伸到了产业链的各个节点,促进了健康消费业态的转变和产业效率的提升。但是,信息技术和大数据的应用仍然存在问题,比如各个链条节点之间的协同整合问题、各产业链之间的发展不均衡导致数据要素难以融合问题等,都会影响最终的有效信息数据形成,可能会阻碍产业的发展。
五、上海发展大健康产业的基本策略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化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的重要指示要求,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牢固树立大健康理念,顺应大健康产业加快发展、创新发展、融合发展、聚集发展的趋势特点,以全方位全周期维护和保障人民健康为目标,以市场需求为牵引,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优化健康产业结构,增加健康服务和产品供给,加快构建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区域带动力的大健康产业体系。
(二)基本原则
注重错位发展,做强“医”。坚持区域协调发展,做强优势学科,补强薄弱学科,形成特色优势,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医疗服务需求。
注重集聚发展,做大“药”。做大盘强现有药企,持续加大招商力度,加快推动大健康产业园区建设。以打通医药产业链为引领,精选品种推动特色中药材规模化种植。
注重产业融合,做精“养”。把握大健康产业横跨一二三产业特点,促进医疗与养老融合、医疗与文化旅游融合、食品与健康融合,在融合中加快发展。
注重品牌提升,做优“健”。完善运动休闲设施,充分发挥现有体育运动设施功能,打造体育赛事品牌,推动医疗卫生与体育文化相结合,打造户外探险和休闲运动目的地。
注重服务效能,做细“管”。依托大数据智能化,建设大健康大数据信息平台,实现健康管理信息互联互通,创新健康管理服务模式。
(三)发展思路
一是在横向上突出全方位全人群的大健康服务线。着力发展中医药、康复养生保健、中高端特色医疗服务等资源优势强、需求旺盛、服务关联度高的大健康产业新兴业态,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和人才技术要素短板,引导社会力量多元参与,推动优质健康资源整合和服务模式创新,在服务上海都市圈全人群全周期健康需求基础上,打造辐射长三角区域和全国的大健康新业态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
二是在纵向上突出全产业全要素的大健康经济线。大力支持以医疗器械与创新转化平台等为特色的健康产业研发创新板块,以保健品健康食品为特色的健康产品制造板块,以健康产业园区基地和龙头企业为特色的健康总部经济板块,和以基层健康细胞建设与健康消费培育等为特色的健康环境板块等发展,多个板块协同发力,依托政策创新推动商业运营模式、理念和技术变革,有效形成产业联动,促进产业链延伸拓展、上下游协作和集群集聚。
通过两条主线交织融合,推动上海大健康产业发展与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以及“健康上海”建设实现有机统一,与上海产业园区跨越式发展和区域城乡协同发展实现有机统一,高标准打造服务长三角区域的健康医疗中心、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级健康科技创新中心、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
(四)产业布局
1、生物药产业。依托现有产业园区,加快建设东部重要生物药产业基地。支持发展多联多价疫苗、基因工程疫苗、病毒载体疫苗、核酸疫苗等新型疫苗。大力发展血液制品、重组蛋白药物、基因治疗药物等生物药。重点发展针对肿瘤、免疫系统疾病和感染性疾病的抗体药物,基因重组T细胞治疗药物和间充质干细胞、神经干细胞、造血干细胞等细胞生物制品,以及高附加值血浆成分、细胞因子等新型血液制品。
2、化学药产业。围绕化学创新药、大品种仿制药、原料药及辅料,着力打造“原料+制剂”一体化的产业发展体系,创建国家级特色原料药基地,建设国家小品种药(短缺药)生产基地。做大特色化学原料药及辅料,加快推广化学原料药绿色制备和清洁生产,鼓励企业积极承接原料药及辅料转移,推动原料药及辅料集约化生产。支持企业开展化学创新药、改良型新药的研发,重点围绕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等重大疾病,开发一批新靶点和新作用机制的新药物。扩大仿制药品种及产业规模,鼓励在上海设立药品上市持有机构,支持企业建立高端制剂关键技术平台,鼓励企业提前布局开发专利即将到期的化学药大品种,争取实现仿制药在国内首批上市。
3、医疗器械产业。依托现有技术优势,支持智能释药系统、移动终端、穿戴式植入式智能终端设备等增值服务产品开发。推动国家基因检测技术应用示范中心项目建设,培育一批专业化基因检测、诊断服务机构。大力发展养老康复器械产业,支持老年产品、健康监测设备、康复辅助器具研发生产,开发一批老年智能终端产品,建设上海康复辅助产业园区,打造中国东部老年产品用品交易中心。
4、健康养老产业。加快推进街道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建设,完善生活照料、文化娱乐、精神慰藉、健康养生、康复理疗等养老服务,打造“一刻钟”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圈。新增一批连锁化、规模化、品质化养老服务机构,拓展失能失智照护功能,打造一批健康养老产业集聚区。促进养老与旅游、文化、教育、养生等融合发展,培育一批健康养老基地。
5、健身康体产业。倡导全民健身运动,加快完善运动休闲设施建设,推动医疗卫生和体育文化相结合,打造一批生态体育公园、体育特色小镇、汽车露营基地、山地户外体育旅游精品路线和城市体育服务综合体。完善老年人、残疾人户外运动设施,探索建设一批智慧体育公园。
6、绿色健康食品。推动地方特色健康美食工业化、规模化生产。大力发展营养方便食品、功能性食品、药食同源产品及特殊食品等健康食品,培育一批具有较高附加值的健康食品品牌。支持发展天然、绿色、环保、安全的养生保健食品。鼓励开展食品营养功能评价研究。积极开发米面主食深加工产品以及功能性蛋白、功能性膳食纤维、功能性糖原、功能性油脂、益生菌类、营养素补充剂等健康产品。推动健康食品产业集聚发展,打造一批上规模、上水平的健康食品基地。
7、健康管理服务产业。围绕居民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大力发展以健康信息档案、健康检测、健康干预、慢病管理、家庭医生、健康咨询、健康保险等为主的健康管理产业。支持建设月子中心、母婴照料、托婴托育等机构,开展第三方妇幼健康检测评价及咨询服务。建设精神康复、心理治疗、健康体检、疾病早期筛查等机构,提供职业病健康管理服务。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组建多功能健康管理服务团队,提供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引进国内外大型商业健康保险机构,支持开发覆盖医疗、创新药、高端医疗器械应用等多领域医疗险产品,拓展健康保险产品和服务供给。
六、上海发展大健康产业的措施建议
(一)规范行业标准,构建监管体系
当前,大健康产业体系内部,传统的医疗医药服务业的行业标准和服务规范较为健全,而新兴的保健产品、医疗美容、康体养生、健康保险等健康服务业行业标准和规范缺失。对此,应加强对健康管理业、健康服务业等行业分类标准的研究,根据各行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行业标准,革新数据统计调查方法和建立行业规范指标体系,引导市场有序竞争,完善资源要素流动机制,推动健康产业有序发展。
同时,根据行业规范和标准,加强数据统计和分析,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构建大健康产业的监管体系,利用“互联网+智慧健康”,建设创新监管平台,构建政府监管部门、行业协会、健康企业、社会公众、新闻媒体等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健康产业监管体系,保证健康产品和健康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引导大健康产业双向联动,供给与消费均衡有序发展。
(二)坚持在全方位开放发展新格局中谋划推进大健康产业发展
1、强化政策扶持
将健康产业项目用地纳入国土空间利用总体规划。对非营利性养老服务设施用地可采取划拨方式供地。财政要加大投入,引导支持健康产业龙头企业发展和重大项目、示范基地建设。设立各类健康产业发展投资基金,积极开展政银企合作。对提供社区养老服务的企业执行一系列税收、水电优惠政策。培育壮大支撑大健康产业发展的人才队伍。突出“高精尖缺”导向,重点引进健康产业研发设计、市场营销等高层次人才。
2、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对连锁经营的健康产业企业,由企业总部统一办理工商注册登记手续。扩大健康养老、健康医疗医药、健康管理等政府购买服务范围。出台社会办医医疗机构跨部门审批流程规范,实施“一事通办”审批事项清单。发挥医疗保健合作中心、国际医院等机构作用,举办好卫生合作论坛、中医药博览会等,吸引更多人员来本地康养休闲。大力引进医疗、人才、资金等优质资源,推动健康产业发展,建成康养休闲的重要基地。
3、加强执行力,强化督促问效
发挥健康产业发展厅际联席会议作用,联席会议办公室要做好统筹协调,各成员单位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加快推进大健康产业建设工作。建立健全大健康产业统计指标体系、考核评价体系,适时对各级各部门工作进行评估检查。
(三)加大对大健康产业的支持力度
1、财税支持资金提档升级
设立市级大健康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将该领域税收市、区留存的大部分用于产业发展,制定实施细则,形成财政持续性投入增长机制。注重前置直通补贴扶持,改变过于关注企业收入和税收的做法,将支持方式向补贴性支持和事前支持转变。提高资金支持执行效率,由上海市产业领导小组全面统筹资金落实,整合现有分散和普适的产业政策和各主管部门的支持资金,强化政策评估反馈和绩效管理。
2、产业引导基金提档升级
设立不低于100亿元的大健康产业专项投资引导基金,聘请投融资专业团队管理。通过基金的杠杆作用和放大效应,采用市场化方式整合天使资金、风险投资、产业基金等社会资本,争取整合资本达到1000亿元规模,满足不同类型与不同生命周期的产业及企业的各类需求。设立政府基金风险容错机制,重点支持种子期、初创期科技企业,完善退出机制和让利激励机制;对于服务早期项目的创业类、天使类等国有专项基金,允许不超过30%投资失败率。
3、龙头企业发展提档升级
要围绕壮大规模、对外合作、市场拓展、科研创新和品牌创建等五个方面,引导本土生物龙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和协同发展,在细分领域中占据引领地位;破除常规、创造条件引进全球跨国企业来汉建立生产基地,着力打造良好的产业链发展环境,吸引众多关联企业来武汉;建立龙头企业重点项目库,将创新成果转化和重大技术革新纳入其中,结合产业规模上台阶、税收增长幅度给予重点支持,全面提升龙头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四)构建大健康产业多元主体协同治理体系
大健康产业协同治理中的多元主体角色定位如下:
1、政府:元治理角色
大健康产业的治理是复杂的系统性问题,需要政府这样有权威和领导能力的主体担任元治理角色,以承担指导责任和确立行为准则。首先,要从顶层设计,通过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对大健康产业进行宏观的纲领性规划,制定相关的标准与规范,建立起制度保障;其次,要合理配置资源,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大健康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如高效的物流体系、信息共享平台等等。另外,作为元治理的主体,最重要的是统揽全局,协调引导各方利益主体,积极引导非营利组织、市场主体、公民等其他主体充分参与到大健康产业的治理中来。
2、企业等市场组织:“主力军”角色
大健康产业中的各个微观企业如医药卫生企业及市场组织,是最直接的治理主体和利益相关者。作为市场主体,他们不仅掌握着健康产品的生产销售与健康服务的提供等等,与人们的健康利益紧密相关,更是能够在经营活动中直接面对公民个体,对公民的需求有着更为敏锐的反应能力,在生产与提供个性化、差异化、多样化的健康产品与服务上也更具优势,从而给予人民群众更多的自由选择与消费权利。因此,在治理体系中需充当主力军角色,执行政府决策的同时关注人民群众的健康诉求,并广泛吸纳与采用其他主体的治理建议。
3、公民个人、家庭、社区:监督参与者
大健康产业是否向好发展,将直接关系到公民个人包括生命健康、财产安全等在内的切身利益。在我国重视亲缘关系的社会背景下,个人的生命健康又牵动着整个家庭,社区则由若干个人和家庭或其他群体组成,能够聚集更大的集体力量。在大健康产业的治理问题中,公民需充当参与者和监督者的角色,针对自身健康诉求或以家庭、社区为单位整合诉求从而出谋献策,同时发挥社会监督作用,督促各个治理环节落实于实际行动。
4、行业组织、专家智库:宣传教育与智慧治理者
在大健康产业的治理体系中,虽然政府与各市场主体占据着重要的治理地位;公民作为直接利益主体自身的需求影响着治理决策,但行业组织、专家智库、社会组织等作为第三方主体,却也以自身的优势在治理体系中起着不可或缺的补充作用。在信息不对称、沟通反馈机制欠缺、决策失误、治理决策涉及复杂专业知识的状况下,第三方主体便可以凭借自我能力与优势发挥作用。目前,我国在健康领域已发展了大量的行业组织,全国性的如中国健康协会、中国保健协会、医疗健康产业协会等;地方性的如上海市健康产业发展促进协会等,这些行业组织多由健康领域内相对权威和专业的专家、学者、企业家等组成,有极大的行业影响力和号召力,掌握着大健康产业内的热点问题、最新技术,不仅能够及时研判健康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为大健康产业贡献智慧;也能够及时迅速地回应公民的健康需求,或是对公民的一些不良健康行为起到引导、纠正的作用。因此,在治理体系中,是极为重要的宣传教育与智慧治理者的角色。
七、上海大健康产业三年启动阶段行动计划
划分阶段 |
主要目标 |
具体任务 |
第一年
|
· 明确产业发展机制、体制 · 平台、团队建设 · 产业布局初步形成 · 核心驱动项目引进 |
· 成立产业领导小组、专家顾问组、产业推进办公室,建立产业推进协调会制度 · 建立专职团队,制定工作计划,设定工作目标 · 整体梳理嘉定新城空间资源,完善产业布局规划 · 策划制作产业宣传工具(宣传策、网站、微信等) · 建立产业综合服务平台,启动设立大健康科技国际协同创新孵化中心 · 引入1-2家核心驱动项目,推进已有重点项目 · 推进中医药重点项目启动 · 举办首届“上海大健康产业国际论坛” · 建立与国内、国际达健康产业相关学术团体、科研机构、行业协会、专家的联系网络 |
第二年
|
· 机制、体制、平台、团队逐步成熟 · 健全产业综合服务体系 · 加大国内国际招商力度 · 引入并推进更多重点项目 |
· 拓宽招商宣传渠道、加大招商力度 · 完善产业综合服务平台功能 · 进一步集聚核心区内优质医疗健康服务资源 · 进一步推动中医药基地建设 · 举办2-3次国内,1-2次国际产业推进介绍会 · 参与或协办、主办重大行业会展、交流活动,参与部分国际行业交流活动、积累产业信息、项目和人脉资源 · 成功引进一批优质项目 · 考虑设立“上海大健康产业发展基金” · 考虑成立“上海大健康产业协会” |
第三年 |
· 持续完善产业生态 · 核心区初步呈现较为完善的健康服务体系 · 重点项目开始显露市场效应和服务能级 · 初步显现产业的社会影响力
|
· 加强国际化招商宣传和项目快速引进服务功能,成功引进更多优质项目 · 进一步提升和发挥综合服务平台功能,重视企业深度孵化,促成部分项目资本运作和跃进式发展 · 保障和推进一批特色健康服务项目运行,初步形成健康服务上下游配套局面 · 推进产业转型区更多亮点项目 · 推进部分重点项目资本运作 · 提升产业论坛的规模和层次,论坛获得一定的行业知名度和国内国际影响力 |
八、上海大健康产业五年、十年发展主要运行指标预期
指标分类 |
具体指标 |
五年预期目标 |
十年预期目标 |
医疗健康 服务能级 |
各类健康服务(医疗、康复、养老、护理)床位数 |
20000张 |
50000张 |
年度提供体检、医疗、健康管理、养生健生等健康服务人次 |
2000万以上 |
5000万以上 |
|
医疗健康服务业年度产值 |
5000亿以上 |
9000亿元以上 |
|
健康科技 产业规模 |
健康科技领域的年度研发投入 |
20亿以上 |
50亿元以上 |
成果应用转化数量 |
300个以上 |
500个以上 |
|
研发人员数 |
10000人以上 |
20000人以上 |
|
年度健康科技、健康产品(包括中医药)交易额 |
8000亿以上 |
20000亿元以上 |
|
企业吸纳 孵化成果 |
健康服务企业 |
1000家以上 |
2000家以上 |
健康服务相关的配套服务、科技、文化各类企业 |
2000家以上 |
5000家以上 |
|
优质项目占比 |
20%以上 |
20%以上 |
|
健康产业 经济总量 |
年度产出 |
10000亿以上 |
18000亿元以上 |
年度税收 |
300亿以上 |
540亿元以上 |
|
从事健康 产业人口 |
健康产业从业人数 |
60000人以上 |
150000人以上 |
九、国内主要城市大健康产业发展对比——以北京、上海、深圳为例
(一)发展目标
1、北京
到2023年,北京医药健康产业创新发展继续保持国内领先,医药健康工业和服务业总营业收入突破3000亿元(不包括新冠疫苗特定条件下增量),产业创新力、竞争力、辐射力全面提升,基本实现国际化高水平集群式发展。
(1)在前沿方面,生命科学领域引进培育多层次创新人才不少于1万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进一步强化,在全球生命科学领域形成北京生物技术创新特色长板。
(2)在临床方面,建成20个左右“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研究型病房,建设1-2家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研究型医院,推动北京临床研究能力和效率显著提升。
(3)在产业方面,固定资产投资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年销售超100亿企业达6家,培育2-3家数字医疗标杆企业,新增上市企业25家,创新药和创新医疗器械提交上市申请达到90个,数量保持国内领先。
(4)在产业生态方面,新增可上市的工业用地不少于3000亩,新增楼宇空间不少于300万平方米,形成创新要素互动融合的良好产业生态。
2、上海
建设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整合型、智慧化、高品质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实现医疗保障待遇公平适度、运行稳健持续、服务优化便捷,向着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健康科技创新中心和全球健康城市典范坚实迈进,建设成为全球公共卫生体系最健全的城市之一。
(1)健康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基本建成现代化疾病预防控制体系,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达到国际一流水准。区域性医疗中心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初步建成适宜、综合、连续的社区健康服务体系。
(2)医疗服务品牌更加响亮。培育若干医学协同创新集群和研究型医院,医学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打造一批世界知名、全国领先的医学学科,重大疑难疾病诊治能力逐步提升。
(3)健康服务业规模和质量显著提升。逐步形成内涵丰富、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的健康服务业体系,成为城市重要支柱产业。
(4)卫生健康智慧化程度不断提升。初步形成与健康服务智慧化相配套的制度体系,成为智慧化健康服务高地。
3、深圳
到2025年,大健康产业营收达1200亿元,培育上市企业12家,新增10亿以上企业10个,努力打造产业结构合理、产业链条完善的大健康制造业生态体系,建成辐射粤港澳大湾区的健康服务示范中心。产业总体水平处于全国前列,居民健康水平明显提升,力争成为全国大健康产业发展集聚高地。
(1)产业集聚效应显著。到2025年,规划建设6个以上产业布局合理的产业片区,形成“一核一带、三谷联动、多点支撑”大健康产业空间格局,打造协同效应、集聚效益明显提升的产业集群。
(2)产业创新体系完善。培育发展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具有科技引领作用的重点企业,新建一批国家、省市级创新载体,在生命信息、康复养老、精准医疗、数字化健康管理等领域实现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的重大突破,形成“产学研医”深度融合的大健康产业新模式。
(3)健康服务满足居民需求。优质健康资源覆盖面有效扩大,健康技术研发和转化能力大幅提升,医疗美容、康复养老、精准医疗、精准营养和绿色食品等健康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大幅提升,公共健康体系更加健全,居民健康显著改善。
(二)重点工程
1、北京
(1)推动生物技术创新突破。支持生命科学领域前沿关键技术研究,在核酸和蛋白质检测、基因编辑、新型细胞治疗、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等基础核心技术领域,产生重要的技术突破和具有国际引领性的原创发现,推动疑难、罕见疾病的精准诊断和突破性治疗。支持开展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提升在认知原理解析方面的原始创新能力和水平,在类脑芯片、脑机接口技术上进入国际先进行列,脑重大疾病的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2)全面提升产业发展支撑能力。加快推进医院间和区域内的伦理审查结果互认,实现全市伦理互认机构超过40家。加强受试者招募管理并合理确定试验项目和受试者补偿的费用。进一步优化医疗卫生机构临床试验内部审批流程,示范性研究型病房承接创新品种的临床试验项目启动时间接近或达到国际水平,符合要求临床试验项目启动时间缩短至平均2个月。试点推动电子知情、电子支付等信息技术在临床试验中的应用,探索制定全市统一的临床试验合同标准模板,完善临床试验商业保险补偿等支撑机制。
(3)培育和促进企业梯队式发展。培育原创技术企业,支持知名科学家在京创办具有原创技术的初创企业20家,加快原创技术的转化和落地。支持具有高增值能力、高成长性企业跨越式发展,新增上市企业25家。做大行业领军企业,支持企业通过带头创新、并购重组、全球布局等方式实现高质量发展,培育年销售规模50亿元以上企业15家、100亿元以上企业6家。
(4)持续推进创新药发展和加快医疗器械产业技术创新。支持具有全球专利的新靶点、新机制、新结构、新技术等创新药的研发,推动创新药提交上市申请达到15个。重点支持医用机器人、高端植入耗材等特色医疗器械产业快速发展,推动创新医疗器械提交上市申请达到75个。加快医疗设备和精密科学仪器的技术攻关,支持符合医用标准、性能稳定、精密度高的医疗器械的关键材料、核心部件与元器件等技术突破和产业应用。建立研发、临床、审批、产业化紧密衔接的服务机制,推动创新品种和技术优先转化。
(5)推动中医药守正创新与传承发展。在新发突发传染病、重大疑难疾病和慢性病等领域,支持中医药开展临床研究和中药新药的创新研发及产业化应用。支持中医药企业与北京名老中医、中医药研究机构、中医医疗机构共同开展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的研究和应用。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多学科交叉的技术,结合中医自身技术方法,开展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的机理研究,形成重大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探索研究中医诊疗的数字化、定量化,为提升中医临床治疗水平提供支撑。支持鼓励医疗机构与中医药企业合作,推进院内制剂向新药转化。建立临床急需医疗机构中药制剂评估机制,推荐适宜调剂使用的品种。
2、上海
(1)推进“5+X”健康服务业集聚区发展。支持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上海国际医学园区、徐汇枫林生命健康产业园区、嘉定精准医疗与健康服务集聚区等加快联动发展、优势互补。鼓励依托高水平医院,开展产学研医结合,集聚健康科技企业,培育以临床研究和转化为特色的新兴健康服务业园区,支持广慈-思南转化医学国家创新产业园区发展。在崇明世界级生态岛、环淀山湖建设国际康养旅游集聚区。
(2)培育健康服务业新业态。加快发展互联网医疗,进一步放宽互联网诊疗范围,将符合条件的服务项目纳入医保报销范围。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健康大数据开发应用机制,建设医疗大数据训练设施、人工智能医疗测评数据库、人工智能算力验证机制和评估规范,鼓励医企合作,促进医疗人工智能发展。加快发展国际医疗旅游,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服务品牌,形成比较规范的服务市场体系。在健康服务业集聚区和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加快海派中医流派特色资源布局,推进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建设,开发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大力发展中医药服务贸易,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市场主体和服务品牌。
(3)优化健康服务业营商环境。推进健康服务业发展政策落地,对社会办医预留规划发展空间,支持高水平社会办医发展。在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数量中,安排部分配置规划用于支持社会办医发展。扩大国外已批准上市的抗肿瘤药物在本市先行定点使用范围。支持公立医院与社会办医在人才、技术、管理等方面开展合作。完善相关资格认定政策,支持高水平社会办医成为医学院校教学基地和住院医师、专科医师规范化培养基地。制定实施高水平社会办医认定及纳入医保标准。
(4)提升中医药服务水平。实施中医药临床强优行动,在中医肝病、肿瘤、外科、针灸、推拿、康复等领域争创一批国家中医医学中心和区域中医医疗中心。建设一批中医临床重点专科、特色优势专科和中医特色康复医学中心、非药物疗法示范中心。强化中西医协同,以中为主、以西为辅,推广中西医结合医疗模式,建成一批在全国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协作诊疗中心。依托上海市中医药循证医学研究中心,加强中医药临床研究方法学和循证研究能力建设,开展中医药防治重大疑难疾病临床研究,推动研究成果转化和应用。实施治未病健康工程,在康复、妇儿、养生养老等领域发挥优势作用,推动中医药与长期照护、安宁疗护等服务相衔接。建立饮片质量追溯系统,全面提升中药饮片质量。支持传统经典中药和现代中药创新,鼓励基于医疗机构制剂的中药新药研究,促进本市中医药产业创新发展。
3、深圳
(1)医疗美容品质提升工程。支持开发牙科种植体、再生型医疗美容材料、美容激光仪、热玛吉、超声刀等新型医疗美容产品及设备。开发基因和细胞抗衰老技术,发展以个性化订制为特色的医疗美容项目,吸引国际医疗美容机构聚集。依托企业和行业协会,整合深圳市医疗美容机构资源,打造医美创新联盟。聚焦互联网医疗+健康大数据,搭建美容产业数据共享平台。推动产学研医结合,依托重点医美企业与高校合作,搭建创新技术研发、转化平台。探索医疗美容保险服务。建立行业规范,加强行业监管。加快培养医疗美容医师等从业人员,加速推进企业资质认定及从业人员资格认证规范化进程。
(2)康复养老示范亮点工程。支持新型康复训练器材、专业康复辅助器具、义肢及矫形产品、康复机器人、护理机器人、残疾人专用保健用品、新型智能康复训练系统和设备等研发制造和推广应用。布局康复医学、预防医学、慢病管理、数据分析等科技研究专项,建立和完善康复服务技术标准、行业标准,支持引进和培养复合型康复治疗师等专业人员。整合山海资源、文体旅游、康复养老等优势资源,建设盐田-大鹏康养文旅带。
(3)精准营养平台打造工程。建立基于多组学、可穿戴、影像学、生物信息学、人工智能等多种新技术的综合平台,实现个体营养的精准评估、精准诊断、精准预测和精准干预,促进精准营养科研和相关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形成全生命周期的精准营养产品链。完善精准营养相关产品的标准体系,开展基于智能穿戴设备以及多组学技术的精准营养评估,健全以学生营养配餐、特殊膳食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定制膳食补充剂等为代表的营养健康食品体系,研发智能自我管理设备,并基于此推广个性化精准营养服务以及系统性精准营养解决方案。
(4)现代农产品基础创新工程。重点攻克现代农产品生物育种技术,持续培育和改良优质水稻、蔬菜等优势品种,突破分子设计育种技术、全基因组设计育种、合成生物学等现代农产品生物技术。推动食品智能装备与信息化融合,建立流程型智能制造、网络型协同制造等技术体系,研制物流精准冷链调控装备。建立智慧农业技术体系,支持发展智能化农业装备制造业,加强农业设施装备与技术的智能化改造,支持实施数字农业大数据基础工程,建设数字农业共享平台,打造智能化、设施化栽培管理、品质特征挖掘、危害物数据采集、质量控制及溯源追踪体系。加强“菜篮子”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推动产业标准、技术推广、检测检验和质量认证等农业标准化体系建立,设立推行全链条、全流程监管体系。
(5)精准医疗先行发展工程。整合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科学研究,将基因组技术与临床诊疗相结合,实现精准分析和诊疗。重点突破新一代基因组测序、定量蛋白质组鉴定分析、超灵敏高覆盖代谢组定量分析技术和多组学分析等技术。建设疫情防控与卫生健康统一数据底座及主题库、专题库。推广电子病历,推进医疗机构间检查结果互通互认。推动以个人为中心的体检、诊疗等信息全链条打通。探索药品生产企业向个体化诊疗服务商转化的模式与路径,发展针对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以及其它常见慢病的预测、诊断和个体化治疗。探索构建健康产业深圳地方标准,加快推进深圳精准医疗与公共健康工程实验室、精准医疗研究院、精准医疗孵化器等创新载体建设。试点推行互联网医院及家庭医生。
(6)化妆品品牌升级工程。支持围绕化妆品原料、产品配方、生产工艺、功能功效等方面开展技术攻关,提升化妆品质量检测能力,推进化妆品检测检验平台、化妆品监测评价重点实验室建设,形成可溯源的化妆品检测监管体系。推动跨境电商、直播带货等消费新业态,建立线上线下联动专业消费市场。推动化妆品同数字经济、信息技术产业深度融合,打造化妆品产品研发、零售新业态。
十、国外大健康产业的发展经验
(一)俄罗斯
1.俄罗斯大健康产业总体情况
(1)医疗服务。经多次改革,目前俄实行“强制医保为主、商业医保为辅”的医保制度,正处于传统免费医疗向医疗保险制度的过渡期。俄公民可免费享受初级卫生保健、专业和高科技预防诊疗、紧急医疗护理等多项服务。常住居民强制参保,保费由政府、用工单位、个人按比例共担。近年来,俄卫生机构(尤其是综合门诊)数量有所增长,基层卫生服务供给向好发展。随着俄公民对高品质、人性化医疗服务需求增长,俄商业医疗服务发展势头良好,具有广阔前景,业内普遍看好。
(2)医药产品。2020年,俄药品出口10.3亿美元,同比增长21.7%,主要向独联体国家出口;进口108.1亿美元,同比下降23%,仍为药品净进口国,德国为最主要进口来源国,中国为俄第13大进口来源国。2019年,俄营养保健品市场规模1000亿卢布(约合14亿美元),其中本国产品销量占82%、销售额占54.7%,维生素矿物质、草本营养素、减肥调理用药等占比较高。
(3)制药。行业产值约4000亿卢布(约合55亿美元),其中仿制药占比近80%。化学制药方面,俄研发能力较强,近年在化疗、抑郁症、心血管疾病药物研发方面卓有成效。受美欧制裁后,俄着力发展进口替代,本国药品市场占有率从2012年的24%提高至2019年的32%,基本药品清单中80%的药品可实现自主生产。原料药方面,中、印、法为主要进口来源国。2019年,俄原料药进口额达1180亿卢布(约合16亿美元)。近年来,受俄大力推行进口替代、产品价格上涨等多重因素影响,俄原料药产能有所扩大。2018年,基本药品中43%可使用本土原料药进行生产。生物制药方面,总体处于发展阶段。近年来,俄治疗艾滋病、丙肝、糖尿病等疾病的高分子药物研发进展顺利,新药上市数量位列全球前十。
2、俄罗斯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及优先发展方向
(1)医疗卫生领域。2019年,普京总统签署第254号总统令,批准《2025年前俄罗斯联邦卫生发展战略》。《战略》提出了一系列发展目标,重点关注完善基础设施、提高技术水平、加强人才培养等问题,主要包括:一是提高初级卫生保健水平,完善基层诊疗机构布局。二是对现有老旧医疗设备进行现代化改造,完善医疗机构个人及集体防护设备配置,开展传染病诊断治疗设备、生物技术、病原体、医学影像等高端医学设备研发生产,尽快投入一线使用。三是加大医疗技术投入,提高高端医学设备在医疗机构中比重。四是推进人才建设,提高医务人员教育培训水平,加大综合医师、职业技师及肿瘤、放射等专业医务人员的培养和储备。五是加强疗养设施现代化改造,建设一站式、专业化、高水准的疗养基地。2020年11月,俄出台第3155号政府令,针对上述总统令提出了20项具体落实事项及落实期限,由俄卫生部牵头落实。
(2)医药领域。2021年3月,俄出台第514号政府令,对《俄医药工业国家规划》进行修订。该规划由俄工贸部牵头,俄卫生部(及下设卫生监督局)、高教部及相关科研机构参与,共有4项子规划,分别是《制药发展》、《医疗器械生产》、《医药业综合发展》及联邦专项规划《俄医药工业发展及远景目标》,实施规划的预算拨款1.48万亿卢布(约合205亿美元),重点关注发展医药品进口替代、高端医药品自主研发、扩大产品出口等问题,预期目标如下:一是到2024年新增2.4万个高生产率就业岗位;二是高科技及知识密集型产品占医药业比重较2011年增长6倍;三是本国产品占药品消费总额比重提升至53%;四是到2024年俄药品及医疗器械出口额不低于1800亿卢布(约合25亿美元)。此外,俄已于2013年出台《2020年前俄制药业发展战略》。根据2020年普京总统签署的《关于2030年俄联邦国家发展目标的法令》(新“七月法令”),俄工贸部已初步编制2030年前医药行业发展战略,正在征求公众意见。
3、俄罗斯大健康产业监管机构及监管政策
俄医疗监管体制与中方类似,俄卫生部负责医疗卫生、康复疗养等行业战略规划和政策法规的制定和实施,俄工贸部负责药品及医疗器械制造等行业战略规划和政策法规的制定和实施,俄卫生部下设的卫生监督局负责药品、医疗器械设备的认证注册。
疫情发生后,俄政府调整药品监管政策,一是特殊情况下允许药品、医疗用品快速注册,包括放宽临床试验要求、降低有效性试验标准、新药注册期最短缩至20天等;二是立法放开非处方药网购,将部分药品和医疗用品生产检查转为电子方式进行。与此同时,为保障医疗制品和器械质量、有效性和安全性,根据《俄罗斯联邦关于俄境内公民健康保护法》及相关法规,进入俄境内的医疗产品和器械(含设备、工具和相关材料等)均需获得由俄卫生监督局签发的登记证书,否则无法销售和使用。此外,俄致力于构建欧亚经济联盟统一药品市场,打击药品非法流通。2020年7月1日起,俄已对药品实行强制电子标签,未来或在联盟范围内实施。
(二)美国
美国大健康产业起源于1963年,是仅次于制造业、服务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的第5大产业,也是近10年来增速最快的产业,占GDP的比重为8.8%。可以说大健康产业已成为美国经济的支柱产业。
1、美国大健康产业发展模式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医药消费国和生产国,是全球最大的医药市场;美国在生物医药产业领域占领先地位,主要得益于其长期巨大的财政投入和雄厚的知识储备;美国在生物学、化学和医学等基础科学领域拥有一大批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和设备先进的实验室,多年的原始创新和知识积累,为美国生物制药产业发展带来了足够的知识和技术储备。
(1)“连锁化”模式
其特点是医院之间相对独立,每家医院有自己的董事会和院长,院长既对医院的董事会负责,同时也对集团董事会负责,但集团内会实施统一的财务制度和信息化管理系统。如哈佛医学院所属两大医疗集团之一的“伙伴医疗集团”,以麻省总医院、布莱根和妇女医院等大型医院作为住院医院,并与社区医疗中心和个体执业医生组织通过合同建立联系,组成一个整合型的医疗服务系统。这种方式通过资源整合共享,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有效弥补不同医疗机构之间、同一医疗机构不同科室之间的信息孤岛、服务孤岛、盲目无序竞争等碎片化管理弊端,同时集团也可以提高与医疗保险机构谈判的主动性和筹码。
(2)“集团化”模式
如贝斯以色列医院集团将原来五个医院的外科整合成一个大外科,便于资源的统一调配和紧密合作。目前这两种模式都在改进完善之中。目前美国的健康保险已经取代医疗服务成为整个健康产业链中的核心。健康保险自身由于在上世纪90年代期间完成了由传统的“被动支付型”向“主动管理型”的华丽转身。据报道,在美国,整合了“健康风险管理”服务的主动管理型健康保险已经占据了3/4的市场份额,并在二、三十年内迅速产生了众多世界500强企业。主动管理型健康保险是保险公司为了摆脱由于医疗费用迅猛增长导致保费增长及赔付率升高这一恶性循环,而发展并逐渐完善起来的现代健康保险经营模式。
2、美国大健康产业的经验借鉴
(1)强大的健康产业研发政策扶持
美国制药业、生物科技等行业在世界范围内都居于领导者地位,这与政府对研发的大力支持有关:美国著名的研发税收抵免法案从1981年即开始实施,对各个产业的研发提供了很大的动力。政府政策支持带动整个社会对健康产业研发投资的增长,形成了良好的研发投资环境。美国联邦政府一直保持对生物医药领域的投入力度,作为直接领导和开展各类生物医药科学基础研究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得到了联邦财政的强力支持,是除国防外获得政府财政支持最多的科研单位。
(2)医疗资源配置市场化
美国的医疗体制建立在私营医疗的基础上,医疗资源几乎全部由市场配置,辅助以公共医疗资源的供应,提高了医疗资源的配置效率。高度市场化的经济体制使得资本进入健康产业的通道畅通,促进了产业发展。与之相比,非市场化的医疗体制使得中国的医疗资源无法得到最优配置,一方面是医疗资源严重短缺,另一方面是医疗健康相关人才的收入不高:虽然部分解决了公平问题,但束缚了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
(3)商业医疗保险与医疗机构深度合作
美国的医疗保险业是大健康产业的钱袋子看门人:健康产业的再分配几乎都是由医疗保险业实现的,保险公司收取一定的保费支出,为投保人选定医生和相关医疗机构,利润的驱动使得其通过与医院的合作加强成本控制,提高了成本节约度;另外,在与医院的合作中严格划定好诊疗程序和相关收费标准,有利于医疗资源的社会化配置的优化。中国的商业医疗保险还停留在简单的医疗赔付制度上,没有根据医疗保险特点进行深耕,整体收入规模也偏小。未来商业医疗保险可以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进行行业深耕,如可推出针对高收入群体或老年人的特殊医疗保险,从保险延伸到服务,创新模式,深耕市场。
(4)美国没有“看病难”问题得益于美国全科医生制度
美国将全科医生制度称为医疗卫生体系的“守门人”制度、医疗保险基层就医首诊制度。规定所有参加医保人员患病后必须接受全科医生的首诊,在全科医生诊断之后再向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转诊。全科医生充当了健康“守门人”。全科医生的工作以预防保健、简单疾病治疗、慢性病治疗、持续跟踪治疗为主。但在医疗资源不足的地方,全科医生的作用会大大提高,他们除了看病治疗外,有能力的医生可以在符合其诊疗范围内做手术、接生、处理急诊以及心理卫生、公共卫生等基础医疗工作,还可能负担起社区的卫生教育、疾病管理、疫苗接种工作,对社区居民医疗保健极为重要。美国全科医生占全国医生总数的60%,卫生业务量占一半以上,一个全科医生一般签约3000个左右社区成员。签约成员和全科医生的关系密切,成员有任何疾病一般都会首先向自己的全科医生询诊,全科医生对签约成员全程服务,如有需要,可以邀请专科医生会诊,但最后如何诊治由全科医生而非专科医生决定。全科医生根据诊断和治疗情况,决定是否转诊。
综合来看,美国大健康产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国内相关医疗政策、金融、行业体制的健全。其中商业态势与医疗机构的高度融合为大健康产业顺利市场化提供了畅通的内外环境,提升了大健康产业的市场吸引力,为各类资金进入及大健康产业链的细化提供了良好氛围。
(三)日本
日本的大健康产业主要包括三大领域:医药行业、医疗保健系统、保健品。医药行业分为医药工业和医药商业两种大类八大细分方向;医疗保健系统分为医院、诊所、保险以及由国家提供的社会福利;保健品分为特定保健用食品和营养机能食品。日本民众、政府、社会多方对健康保健的强烈意识使得日本大健康产业发展不断完善且成为世界标杆国家。
1、日本为全体国民提供健康保障
虽然日本的医药费并不便宜,但却很少存在“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日本国民很少因为经济原因该就诊而未就诊、该住院而未住院,这不仅因为日本人比中国人富有,更因为日本为全体国民提供了医疗保障,此外还有各类补充保险分担剩余的自付医药费。日本和美国一样是世界上商业保险业最发达的国家,保险业之间的竞争相对充分,管理效率比较高。社会保险的许多业务也是由这些商业保险公司承担的。
2、医药产业税收金融政策的改革
日本的税收体系包括所得税、财产税和商品税三大类共计57个税种。考虑到医药产业技术创新的企业法人主体地位及税收优惠政策的激励效果,日本主要从企业所得税方面给予了特别的税收优惠。优惠政策体系主要包括税额减免、税收抵扣、加速折旧、提取准备金等内容。
3、建立现代医疗制度、实现医药分业
通过建立全民参保的国民健康保险制度,切断了医生和药品供应商之间的利益链条,通过政府确定药价,药品制造和经营企业的利润在一定限度内得到保障。在日本,医生已经成为纯粹的诊疗师,其行医收入的主要手段就是通过实施诊疗,填写诊疗卡,从而获取相应的收入。日本政府为此采取的措施其实很简单:将医生划入高级技术服务行业,大幅提高医生的诊疗报酬。大幅提高诊疗报酬后,医生的主要收入来源从药品变成了医术。医术高超、具备服务精神的医生,被患者预约的次数就会增多,收入也会随之提高。医生的收入、社会地位自此与其医术形成正比。鼓励建立私立医院。由于人均寿命的延长,公立医院的床位供给严重不足,70年代以后涌现出大量社会的、私立的医院,这些医院提供了大量的床位,后来许多被改造成疗养性医院。这是适应老龄化的卫生资源配制方式。建立老年病医院,应对老龄化而采取的措施之一是鼓励社会各界建立专门为老年人服务的老年病医院。将疗养性住院与其他住院类型分开管理,这有利于集中管理老年慢性病人,从而降低医药费用。
4、药物保护和扶持政策有效地推动了日本创新药物的研发
药品专利保护政策和药品数据保护政策就组成了一个双重保护机制,对那些从研发到获批上市耗时非常长的药物尤为重要。与欧美国家不同,日本药品保护制度创造性地将市场独占与药品上市后再审查制度捆绑实施,这在保护创新药物知识产权的同时,有助于增加对创新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和控制。知识产权保护政策有效遏制了医药技术创新过程中“搭便车”效应,并在创新药物上市后授予其市场独占权力,形成市场垄断机制,延长产品的市场生命周期,保障研发企业的高额利润。
5、独具特色的创新药物规制政策
日本实行全国统一管理的政府药品价格管理机制,其新药定价核算模式采取“类似药参照定价法”。也就是针对同一种适应症,选择同一效能、药理作用和化学结构类似的对照药,结合新药的创新性、实用性和市场性的因素来确定药品价格。这个政策在有效控制药品价格、降低公众医疗成本的同时又赋予创新药物加价的特权,大力促进制药企业加大创新药物的研发投入,带动医药GDP的增长。
附件一:参考案例——中医药大健康产业
中医药作为中华文明的杰出代表,是中国各族人民在几千年生产生活实践和与疾病作斗争中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的医学科学,不仅为中华民族繁衍昌盛作出了卓越贡献,也对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中医药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兼容并蓄、创新开放,形成了独特的生命观、健康观、疾病观、防治观,实现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融合和统一,蕴含了中华民族深邃的哲学思想;中医药坚持以人为本,以协调机体环境、调动人体机能为路径,以适度采用“最小有效性治疗”为手段,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兼顾对生命质量的保护以及对生活品质的维护,成为中华民族经久不衰的“制胜法宝”。
2022年3月,国务院印发《“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政策和体系进一步完善,中医药振兴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在健康中国建设中的独特优势得到充分发挥。”过去十年,我国中药产业快速发展、中药质量不断提升、中药科技创新不断深入;根据全国医药工业统计数据,中药工业主营收入已由2012年的5156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近7000亿元。此外,大健康产业已成为中医药企业争相布局的热点产业。
(一)中医药产业与大健康产业的耦合机理
大健康产业与中医药产业是在市场需求、企业推动和政府引导等驱动力下耦合发展,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融合过程,促进产业资本集聚和增值效应。
1、中医药是大健康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
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基本形成中医理论,是包括汉族和少数民族医药在内的我国各民族医药的统称,反映了中华民族对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认识,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独特理论和技术方法的医药体系。一方面,中国医药是世界医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预防保健、疾病治疗等发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世界医疗事业做出贡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医药凝聚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中医药产业的创新发展对于丰富世界医学事业,推进人体生命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中医药全面融入大健康产业发展,拓展了大健康产业链。在健康医药产业发展方面,中草药品种、中医民方、验方等是大健康医药的重要资源;在健康医疗产业方面,中医药服务基层社区;在健康养老产业方面,民族医药的独特资源丰富养老、康复、老年产品;在健康旅游产业方面,依托中医药旅游资源,发展中医药健康养生旅游、中医药美容、美体旅游等高端度假旅游,融合中医药和温泉健康养生文化,打造温泉保健疗养品牌;在健康药食材方面,产业化生产以药食两用中药材健康类产品。因此,中医药不仅是世界医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全面融入我国大健康产业发展,是大健康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
2、大健康产业促进中医药产业发展
大健康是指根据时代发展要求、人类疾病谱改变和人类社会需求提出的一种健康管理理念。一方面大健康理念带动健康需求,从需求方面带动中医药产业发展。在大健康理念普及之前,传统的医药产业集中于疾病治疗,随着大健康理念的传播,传统医疗产业发展模式从单一救治转向“防——治——养”一体化模式,而中医药独特的生命观、生活观、养生观与大健康理念高度契合,因此,大健康产业带来的绿色消费,天然消费理念为中医药产业发展提供了需求。另一方面,大健康产业综合性强,关联度高、拉动作用明显。大健康产业不仅带动养生、养老、旅游产业发展,而且对中医药产业发挥着重要的带动和促进作用。大健康产业拓展了中医药产业范围,主要表现在产业要素方面,为中医药产业提供技术要素。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迅速发展,大健康产业背景下的智慧科技推动养老服务智慧发展,“大时代+健康”、“大数据+健康”应运而生。“互联网+中医药”的智慧问诊模式,推进中医药服务的全面升级,促使中医药服务内容不断丰富,中医药产业链不断延伸,提高大健康产业发展的国际竞争力。
(二)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的内涵
1、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的概念
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的初步界定基于中医药是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也是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的归属判断,同时结合大健康产业是维护健康、修复健康、促进健康的产品生产、服务提供及信息传播等活动的总和,或者大健康产业是以维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础,形成的健康产品制造业为支撑,健康服务业为核心,通过产业融合发展满足社会健康需求的全产业链活动等概念认知,对“中医药大健康产业”进行了初步界定,即:中医药大健康产业是指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秉持“生命至上”核心理念,在传统中医药基础上,运用现代工业化方法和数字化技术,为人民群众提供各类中医药大健康产品和大健康服务,以满足多样化中医药大健康消费需求的新兴健康产业集群,并成为大健康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2、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的发展特征
中医药大健康产业是我国中医药事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但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缺乏完整产业链、缺乏顶层设计和区域规划、缺乏科技投入和科技人才等突出问题,并面临优质中药材资源短缺、资源利用率低、能源消耗高、废弃物质排放多等资源和环境问题,同时其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集群化、多元化水平也尚待提高,需要从市场经济机制和政府政策补贴机制两方面入手发力,解决其存在的相关发展问题。另外,在大健康产业视域下,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具有产业经济和健康公益两种特征。而准确把握其发展特征与业态架构,将是有效落实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基本前提,一方面,可通过“中医药+”“+中医药”等多种业态,加快中医医疗产业、中药产业、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中医药文化产业等发展,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另一方面,可通过发挥中医药“天人合一”“身心一体”的整体观,“三因制宜”的个性化诊疗方法,“简、便、验、廉”的医疗健康特性,高质量的中药材和中医药绿色生态特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下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文化创意,以实现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的健康公益性特征。
(三)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的结构逻辑
发展模式是个系统论的概念,在其构建过程中需要清晰表达两重意思:第一,发展模式是一个由相关要素组成的整体,必须是一个结构,而不仅仅是某个单一的因素;第二,各组成要素之间必须有内在逻辑关系,能把各组成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它们互相支持、共同作用,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建立一个从“道”到“艺”的有机性整体逻辑。为此,基于“健康要素”与“归属对象”两大逻辑理路,按照要素与归属次第,初步形成了建立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创新发展模式的结构逻辑思路:一是以文化作为逻辑起点,由易理(金木水火土)、哲理(仁义礼智信)与医理(心肝脾肺肾)各组成要素间的相生相克关系进行深度融合,以形成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创新发展的健康文化理论根源;二是以教育作为逻辑继承,从“仁心”“仁术”教育内涵切入,牢固树立“守中道”“思无邪”“仁者寿”等大健康认知理念,以夯实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创新发展的大众健康素养;三是以观念作为逻辑主线,倡导“上工治未病之病,中工治欲病之病,下工治已病之病”等医学思想,不断“明其道”“取其势”“精其术”,以提升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创新发展的专业水平;四是以实践作为逻辑展开,注重对大健康数据分析、大健康产品生产与大健康服务供给的全面协调和整体有序推进,选对与“未病”“欲病”“已病”相应的医治良方,顺应新时代“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客观趋势,以回答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创新发展的时代之问;五是以目标作为逻辑归宿,通过关注大众的“情绪问题”“运动问题”“营养问题”,从信息、能量、物质源头谋求从人体心理健康、身体健康、道德健康到人类生存环境健康,以实现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创新发展的健康梦想。
(四)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的生动实践——康恩贝
以康恩贝为例,近年来康恩贝聚焦中医药大健康发展,助力科创高地建设。未来,康恩贝将努力打造浙江省中医药大健康产业主平台,以发展成为全国性生命健康产业龙头企业为目标。
2022年7月11日,浙江康恩贝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恩贝”)荣获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获此殊荣的“复方鱼腥草合剂生产过程核心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解决了中成药有效成分鉴别和液体制剂易沉淀问题。这是康恩贝继2022年3月入选国家级“科改示范企业”后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又一桩喜事。作为一家以中药和现代植物药为核心的企业,康恩贝位列中国医药工业50强、中国中药企业10强,在品牌建设和新型制剂研发、植物提取物标准提升等方面独具优势。近年来,累计授权发明专利160多项,参与制定国家标准100多项,获得新药证书、生产批件和临床批件142项,中药保护品种5个,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5项。
在创新药方面的项目引进和项目立项方面,2022年1月,黄蜀葵花总黄酮口腔贴片在康恩贝子公司杭州康恩贝试车成功,世界首个中药双层口腔贴片的产业化进程取得关键性进展。此外,在研创新药及探索性项目中立项近20项,完成医院制剂备案6项,累计19个品种25个品规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
在产业链的最前端,康恩贝在环境优越之地建立药用植物和中药材种植基地,从源头上把控原材料品质;在研发上,公司以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平台为支撑,在中药创新药研发、植物提取物标准提升等方面不断探索;在生产上,康恩贝以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和接轨国际的质量标准确保产品质量;在销售上,公司在线下建立了遍布全国的营销体系,线上则大力开拓电商渠道,积极布局新零售业务,加深与客户的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