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丨展望经济、环境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可持续发展未来

来源:唐坚院士  发布日期:2023-02-11  点击量:

目录

一、背景: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发展矛盾

二、意义:实现良性循环,让发展能够持续有后劲

三、目标:经济、环境和社会三位一体协调发展

四、内容

(一)经济可持续发展

1.概念要义

2.内涵要求

(二)生态可持续发展

1.宏观: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理念引领

2.中观: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行动引领

3.微观: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全民参与

(三)社会可持续发展

1.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终极目标

2.可持续性: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则

3.社会和谐: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本质特征

4.社会公平: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五、如何做(具体指导方向)

(一)让创新成为经济与环保协同发展的引擎

1.推动制度创新

2.推动科技创新

(二)让协调成为经济与环保协同发展的手段

(三)让绿色成为经济与环保协同发展的主流

(四)让开放成为经济与环保协同发展的基础

(五)让共享成为经济与环保协同发展的归宿

六、案例调研

(一)绿色经济

1.绿色经济的内涵

2.中国绿色经济发展现状

(二)竹缠绕

1.竹缠绕的产生背景

2.竹缠绕的主要用途

3.竹缠绕的重要作用

4.竹缠绕的发展前景

(1)进一步壮大自主创新力量,助力实现制造强国战略目标

(2)充分发挥基础材料的作用,推动国民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七、相关

(一)全球环境面临严重挑战

1.气候变暖

2.臭氧层破坏

3.生物多样性减少

4.酸雨蔓延

5.森林锐减

6.土地荒漠化

7.大气、水体、固体废物污染

(二)碳中和

1.碳中和的概念

2.碳中和的发展效益

3.碳中和的发展前景

(三)中国制度创新

1.坚持扎根于中国社会的土壤

2.坚持立破并举补短板

3.坚持系统性改进与配套衔接

4.坚持问题导向

5.坚持制度创新与实践创新、理论创新的有机结合

6.坚持试点先行,点面结合


一、背景: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发展矛盾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奇迹,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质量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可生态环境破坏问题却愈发严峻起来。党的十九大报告前所未有地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千年大计的高度,凸显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强调:“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就是保护生产力。”环境保护是为了社会民生,经济发展也是为了社会民生,两者缺一不可。从人类经济社会发展来看,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由于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带来环境被破坏的例子不胜枚举,造成了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两者间的矛盾无法调和的假象。

经济、环境和社会发展矛盾的主要表现形式如下:第一,人类经济活动对生态系统需求的无限性与生态系统资源更新能力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生态系统的供给受自然容量控制,自然容量并不会因技术手段而发生变化,即便拥有顶尖的科学技术、最为先进的管理能力,可人类从自然获取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这一事实是无法改变的。自20世纪70年代起,每一年人类从地球生态系统所获取的资源和能源都超过了地球生态系统的再生阈值。我国的人均生态需求已经超过了生态系统生产力的两倍,自从进入21世纪,我国进口了大量铁矿石、石油等资源,这也直接地印证了这一问题。2020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更高的城镇化率、更高品质的产品供给、更快速的工业化发展,如果我们不转变长期形成的粗放式经济发展理念,将会给生态系统带来更大的压力。第二,人类经济活动排污量的无限性与生态系统净化能力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生态系统本身具备净化的功能,这一功能主要通过生态系统的物理、化学以及生物作用,将人类排放的废物、废水、废气等利用或者作用,而这一功能也是生态系统内部的生态过程。也就是说,如果人类排放的废物、废水、废气等不超过生态系统本身能够净化的阈值,人类所存在的自然环境、所需要的资源和能源就能够被生态系统本身保护起来。

二、意义:实现良性循环,让发展能够持续有后劲

经济、环境、社会三位一体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实现良性循环,让发展能够持续有后劲。其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第一,经济、环境、社会三位一体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本来就是人口大国,加上近年来经济水平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使我国对各种社会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若因为经济发展的需要,对自然资源开采和自然环境的破坏不加节制,只考虑当下的需求,那未来几年、几十年之后,资源就会被开采殆尽,环境也会被破坏得体无完肤,那么人类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源将会出现枯竭的状况,而地球也将不再适宜人口居住。为了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我们必须统筹生态文明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注意对自然资源的节约以及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以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保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另外,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传统文化观念之一,经过历史长河的洗礼和推进,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文化思想,因此,经济、环境、社会三位一体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要求。  

第二,经济、环境、社会三位一体可持续发展是改善生态环境的迫切需求。虽然近年来我国不断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来改善生态环境,但是仍然任重道远,经济的发展使生态环境受到的破坏绝非一朝一夕之间就可以改善的,因此,需要我们统筹生态文明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并采取一定的措施,促进生态文明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使被破坏的生态环境逐渐改善。由于之前经济发展对环境的破坏较为严重,已经出现了土地荒漠化、大气层被破坏、空气质量日益恶化等严重的生态问题,而且已经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发展,因此,经济、环境、社会三位一体可持续发展是改善生态环境的迫切需要。

第三,经济、环境、社会三位一体可持续发展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我国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以粗放型为主的,对于自然资源的开采也属于开放性,因此就造成了资源越来越少,甚至影响了经济发展。统筹生态文明和经济建设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使原有的粗放型产业转变为精细化的经济产业结构,减少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浪费,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向的同时,可以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使生态环境与经济得到长远发展;另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方向的转变,可以促进许多新兴产业的诞生和发展,并且促进科技的进步,另外新兴产业的发展也可以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大量的新的工作岗位,提高我国的就业率,拉动内需,促进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由此可见,经济、环境、社会三位一体可持续发展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三、目标:经济、环境和社会三位一体协调发展

第一,经济建设、环境保护、社会发展相互依存。生态文明建设源于经济发展,源于经济的片面发展,即工业文明下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引发的生态系统危机,没有经济增长引发的生态系统危机,就不会有生态文明建设。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能力的不断提高,人类开始为自然立法。同时近代资本主义工业革命以来,在贪婪的资本驱使下,人们对自然的掠夺式索取并破坏,造成了自然与人类的强烈对抗,并最终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于是生态文明建设顺势而生。反过来,经济发展总会带来一定的资源消耗与环境破坏,要实现经济良性的可持续发展也必须依赖于生态文明建设。

第二,经济建设、环境保护、社会发展相互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生态基础和保障。十八大报告指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均离不开生态文明建设,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人们就不可能有物质享受、政治进步和精神愉悦;没有可靠的生态保障,人类的发展将会严重受挫,并由此引发各种社会矛盾和冲突,甚至陷入不可逆转的生存危机。”经济合乎目的性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物质基础和保障。十八大报告指出,经济建设是兴国之要。只有经济发展才能为解决一切问题提供物质基础,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物质支持。

第三,经济建设、环境保护、社会发展相互统一。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分别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子系统,它们分别统一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功离不开经济建设,经济建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也离不开生态文明建设,“如果我们失去清洁的空气、水源,资源过度开采以致枯竭的话,将会严重威胁到人民群众的生存环境和身体健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就没有根基。”统一于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本身都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二者统一于人类需要的满足,统一于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离开当代及后代人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与经济建设就丧失了意义。首先,良好的生态系统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前提条件。庄子曰:“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同时,经济发展以满足人类的生存发展需要为目的。因此,“经济发展是为了人。经济发展并非目的,经济发展应关怀人的生存状况,关心人的生存条件,或者说应服从或服务于人的生活质量的改善。”因此,良好的自然生态条件,经济的高效发展,都是以服从服务于人类的需要为目的。如果经济发展危及人类生存,这样的经济发展就丧失其以人为本的目的正当性,就具有不可持续性。

四、内容

(一)经济可持续发展

1.概念要义

经济可持续发展是经济发展质量的高级状态,经历了由经济增长到经济发展、再到经济可持续发展阶段。每一个阶段都与所处的经济社会发展状态相适应。一是在经济增长阶段,侧重的是基于经济要素投入的数量增长和规模扩张,追求的是资本积累和财富增加,解决的是“有没有”的问题。这与走出贫困阶段的社会需求相适应。二是在经济发展阶段,侧重的是基于经济增长的结构调整、效益提升和体制改善,追求的是经济结构优化和经济效益提升,解决的是“多和少”的问题。这与走向小康阶段的社会需求相适应。三是在可持续发展阶段,侧重的是基于经济资源利用效率和生态承载能力,强调的是发展的可持续性,解决的是“有”的可持续性问题。这与走向富裕阶段的社会需求相适应。

2.内涵要求

在新时代建设现代化强国目标的引领以及合规性和合意性标准的衡量下,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阶段的本质是在经济平稳增长基础上,一致追求创新驱动的经济动力转换、经济效益提升、经济结构协调、经济体系完善、经济生态优美、社会福利改善和居民生活美好的发展阶段。其本质内涵和要求具体包括四方面:(1)增长稳定。要求经济总体运行平稳、经济成长韧性好、经济体系抗风险冲击能力强。经济增长越稳定,经济运行状态就越健康。这不仅是经济发展成熟的标志,也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2)创新驱动。主要表现为基于持续创新的原动力驱动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通过创新可促使经济发展更多地依赖技术、管理和知识等要素,促进要素投入结构优化调整;形成新的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完善经济制度体系,创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为经济高效、协调运行提供支撑。(3)经济高效。这是经济高效益和高效率的综合体现。其中,经济效益高要求投入产出率高,意味着资源使用率高,同等资源投入能够获得较多的财富产出;经济效率高要求经济资源配置流转速度快、运转周期短,意味着提高资源和财富的放大效应。(4)经济协调。要求更加注重经济体系的完善和不同领域不同方面之间的协调,特别要注重产业结构、供需、区域、产供销的平衡和协调,防止发生新的发展不平衡问题。

(二)生态可持续发展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共同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和挑战是其中重要方面,可持续发展是各方的最大利益契合点和最佳合作切入点。无论是在全球生态环境保护思想理念层面,还是在气候变化碳减排、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减贫等具体实践领域,抑或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在地化和全民参与,生态可持续发展都从不同维度促进了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2021年10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纪念会议上强调“气候变化是大自然对人类敲响的警钟。世界各国应该采取实际行动为自然守住安全边界,鼓励绿色复苏、绿色生产、绿色消费,推动形成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格局,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不竭源头。”

1.宏观: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理念引领

生态可持续发展为未来发展范式的转变提供借鉴。从生态可持续到生态共同体新向度,需要发展理念的创新,生态可持续发展正好可以担当这一角色。生态可持续发展为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崭新的路径,指引着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全球环境治理需要加快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加快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描绘的平等清洁美丽的世界,需要在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海洋生态、减贫、突发环境污染和公共卫生事件风险应对等领域加强世界各国之间的政策合作,积极营造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共同参与全球生态环境治理的良好氛围。

2.中观: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行动引领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其他一些领先经济体于2008年启动了绿色经济计划(GEI)。2014年4月,联合国文明联盟和国际生态安全合作组织建立了生态文明委员会。生态文明越来越受国际关注并积极引领环境实践,尤其在气候变化谈判中,发挥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1)气候变化与碳减排

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之一是气候行动,为了减缓和适应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全世界各国应该联合起来共同应对。欧洲率先实施了“绿色新政”,有望到2050年成为全球首个净零排放的洲。生态文明秉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通过目标责任体系为各个国家和地区参与气候行动提供了有效路径,倡导正确面对和解决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生态安全问题。为了世界多数国家21世纪中叶碳达峰并实现碳中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需要承担应有的碳减排责任。各国通过坚定不移地推进全球气候治理进程和深化应对气候变化务实合作,在生态文明指引下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为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做出应有的典范。

(2)生物多样性保护

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中有关于水下和陆地生物的保护,目前进展缓慢。积极维护生物多样性是全球各国和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未来要在生态文明理念下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重视人与自然生态系统和谐共生的关系、人与人之间和谐共生的关系。一方面,认识到生物多样性损害与丧失所产生的系列影响将是全球性的,任何人、任何国家都无法置身事外,必须从地球生命共同体的角度认识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地球生命共同体的健康安全,使人类社会能够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在实践上,不仅要重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而且还要重视各类种质资源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更要拒绝非法狩猎野生动物和拒绝侵占重点保护物种的栖息地。

(3)生态减贫

消除贫困、消除饥饿、良好健康与福祉是可持续发展目标中最重要的三项内容,其蕴含着全世界人民不仅摆脱温饱问题而且实现同一健康、同一地球、同一世界的美好愿景。“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宗旨,通过为老百姓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是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要求。一方面,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发展理念,走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二律背反”,可以让更多地区找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平衡点。另一方面,既然绿水青山可以源源不断地转化为金山银山,在生态环境质量提升的同时可以使当地居民得到生态补偿等更多收益,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

3.微观: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全民参与

可持续科学强调地区特点和解决实际问题,其研究对象“具有特殊社会、文化、生态和经济特征”,即如何在实现在地化的同时,将地方经济、社会、生态各方面的相互作用更好地融入“全球”范围。

首先,需要明确地方政府的责任。从地方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层面来评价可持续发展的实施要领,即是否制定了符合当地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和谐、社会进步和生态环境得到良好保护的“五位一体”的生态文明政策,在具体实践中是否能够落实到位,对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是否起到应有的作用。其次,细化企业和社会组织的作用。对于不同地方,要深入到市、深入到县、深入到企业,对当地的特色发展方式进行深入了解和分析,量身定做适合本地发展的最优路径和模式。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切实做到以企业为主体,鼓励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最后,通过全民参与打造绿色社区。“以人为本”的全民参与能够使人人都成为环境保护的关注者、环境问题的监督者、生态文明的推动者和绿色生活的践行者。倡导美丽世界“我”是行动者,创建绿色和谐家园,使人人争当绿色公民,人人获得生态福祉和惠益。 

(三)社会可持续发展

社会可持续发展在西方国家具有多重涵义。其最主要内涵是指人类通过对社会资本的有效组织,在不超越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情况下,扩展人类选择机会和能力,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社会文明进步,尽可能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社会可持续发展是人口趋于稳定、经济稳定、政治安定、社会秩序井然的一种社会发展。目标在于推动社会整体全面进步,是一种系统发展观。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容主要包括:

1.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终极目标

社会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崭新的社会发展观,目的就是为了寻求一条使人与自然得以和谐发展的道路,其最终内核和终极目的就是人的全面发展。如前文所说,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是指社会的个人通过以他们结成的社会关系为必然形式的实践活动,使大自然演进过程和社会历史进程赋予自身的潜能素质得到充分的展开,即人的一切个性和能力都得到充分的实现和发展。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是相辅相成的。社会可持续发展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人的全面发展则为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动力保障。社会可持续发展所要解决的不仅是人与自然关系的矛盾,更重要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矛盾。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完整内涵是指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互利共生、协同进化和发展。忽视自然的社会发展和没有人的自然的发展都不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应有含义。应该说,社会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是人的发展,又是自然的发展,它以经济的发展为基础,以社会的协调发展为目标,以生态的发展为条件,三者不可偏废,其最终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可持续性: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则

可持续性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则,主要是指人类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能超越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保持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可持续性要求我们在发展中处理好当前和长远的关系,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唯有坚持既思考当前发展需要,又考虑长远发展要求,既遵循经济规律,又服从自然规律,既注重经济社会效益,又强调资源和生态环境效益,这样才能真正促进经济与社会、物质与精神、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最终实现社会的健康永续发展。

3.社会和谐: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本质特征

社会可持续发展反映的是一种全面、系统的发展观念,它内在的要求是把宇宙、地球与人类,社会经济与科技文化,物质领域、精神领域与自然领域都置入在一个动态的系统中,寻求达到整个系统的最佳选择和结果,从而实现社会整体的全面进步。社会和谐是以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为基础,以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友爱和合作为表征。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的概念,从理论上说,是社会各个阶层和睦相处,社会各级成员各尽所能,使人民的聪明才智得到全面发挥;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协调的社会。简言之,和谐社会是一个稳定、有效的系统。社会和谐集中反映了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全面、系统发展的本质要求。

4.社会公平: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公平是指社会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其他利益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合理而平等的分配,它意味着权利的平等、分配的合理、机会的均等和司法的公正,它是人类千百年来追求的重要价值目标之一。社会公平主要包括三点:一是当代人群之间的公平;二是代际间的公平;三是资源利用分配的公平。公平的实质就是社会财富的分配问题,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社会财富的分配是否公平合理紧密相连,一个可持续的社会不会把现存的不公平的分配方式永远继续下去,不公平性会助长社会发展的非持续性,只有公平性才能保证社会发展的持续性。

五、如何做(具体指导方向)

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是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发展问题上的集中概括,深化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本质要求,丰富了“发展是硬道理”的实践内涵,彰显了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价值灵魂。新发展理念为当前我国的发展问题提供了全局的、根本的、长远的思想导向,从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历史逻辑来看都是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三位一体协调发展的“不二法宝”。

(一)让创新成为经济与环保协同发展的引擎 

1.推动制度创新

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的属性,经济与环保的协同发展需要有制度支撑。在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党中央制定了一系列新制度,如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生态补偿制度、项目环评制度、责任追究制度、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制度等。这一系列新制度的制定为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提供了“软”约束和“硬”保障,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绩已经证实了上述制度的科学性。今后,应继续依靠这些制度,在此基础上,与时俱进地对其进行发展和完善,使其更加科学合理。如同钱穆先生所说:“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如此,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推动制度创新时,不能忽略体制的创新。体制在一定意义上是制度的外在具体表现形式,是制度效用最大化的保障,同样需要创新。要想实现经济与环保的协调互动,一是要进行经济体制创新,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完善市场机制,实现资源的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减少资源浪费。二是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在政策、规划上对环境保护适当倾斜,引导市场的投资方向,从而推动市场主体将环境保护纳入经济发展中,充分发挥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着力解决环境保护领域中市场主体和市场体系发育滞后、社会参与度不高等问题。

2.推动科技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曾说:“一个国家只是经济体量大,还不能代表强。我们是一个大国,在科技创新上要有自己的东西。”在国家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各个领域的发展都需要不断推进科技创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也不例外,二者协同发展需要依靠科技创新为其提供技术保障。

第一,要塑造更多依靠科技创新驱动的引领型发展。加强对环境技术、稀有资源替代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推广清洁生产、低碳节能、污染防治、废物资源化利用等技术,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率。大力推进协同创新,充分调动企业、社会组织等一切力量,加快建设一批能源环保类科技创新载体和服务平台。通过科技创新,实现产业结构优化,构建低碳能源体系,发展绿色建筑和低碳交通,建立健全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在创新发展中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第二,推动科技体制机制创新。坚持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相结合,既要系统谋划和整体推进科技管理体制、决策机制、评价体系等领域和环节的改革,又要在实践深化中对其进行检验、补充和完善,在科学合理的体制机制框架下,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既要切实发挥好政府的服务职能,又要确保市场真正成为配置创新资源的力量,让企业真正成为研发创新的主体。

第三,把科技创新纳入领导班子政绩考核中。将科技创新列为领导班子政绩考核的硬指标,形成“不重视科技创新的干部不是有远见的干部、不包含科技创新的政绩不是全面的政绩”的导向,从政策上引导各地更加自觉地走科技创新驱动发展之路,确保领导干部以求真务实之风将相关政策融入工作实践中,不断优化科研创新环境,着力提升服务效能,让科技工作者真正无后顾之忧地全身心投入到科研和创新上,形成全社会竞相创新创造的生动局面。

(二)让协调成为经济与环保协同发展的手段

一是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厚植固有优势。相比于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确实取得了可喜成绩,要想维持经济良好发展态势,就必须注重协调发展。坚持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实现城市农村“比翼齐飞”;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奏响东中西“合唱交响曲”;坚持陆海经济协调发展,实现优势互补;同时,力求内外需协调,进出口平衡,继续做大做强“经济蛋糕”,厚植固有发展优势。

二是实现环境的协调保护,补齐生态短板。相比于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已成为我国发展的短板,要想尽快补齐短板,就必须遵循全面协调的保护思路:既要注重生态恢复治理防护,也要注重生物多样性保护;既要注重从政策上加强管理和保护,也要注重从技术上破解保护难题;既要立足国内,也要兼顾国际。要坚持系统思维,按照系统工程的思路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地开展环境保护,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统筹协调各生态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实现环境质量的根本好转。

三是实现经济与环保的协同发展。根据“木桶理论”,两者能否协同发展以及协同发展效果的大小,取决于生态文明建设这一短板的补给程度。因此,要坚持统筹兼顾,从大局出发,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给予环境保护更多的关注和支持,通过强优势补短板,最终实现经济与环保的协同发展。

(三)让绿色成为经济与环保协同发展的主流

一方面,将环境保护融入经济发展中,形成绿色发展的生产方式。要想实现经济与环保的协同发展,就必须停止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让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成为主流的生产方式。第一,加快发展绿色金融。绿色金融为资源节约、环境改善等提供资本服务,通过资本支持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经济发展的走向和规模,引导经济向着绿色方向发展,成为支撑经济跨越转型的重要手段。目前,国家在地方试点基础上正逐步全面推进绿色金融的发展。为了推动绿色金融早日在全国普及发展,就需要加强和完善相关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一是要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政策的确定性可减弱金融的风险性,增强投资者的投资信心,同时完善的政策框架可以提高资本的利用效率。二是使绿色金融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设立专门的绿色金融业务部门或者绿色支行,同时引进和安排专业人员开展业务。三是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完善绿色融资企业准入机制和标准。第二,加快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产体系,让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成为主流的生产方式。这就需要大力推进产业结构、空间结构、能源结构、消费方式的绿色转型。比如,推进空间结构的绿色转型,就需要按照主体功能定位,优化空间结构,形成若干个提供生态产品的生态功能区,并结合具体情况对其实施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策略,大力发展节能环保和新能源产业;同时,还须牢牢把握绿色GDP和民生GDP两个要点,着力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突破。比如,在产业发展中,要认真制定和实施环境保护规划;在城市建设中,要全面考虑建筑设计、建筑材料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在产品生产中,要严格执行绿色环保和质量安全标准;在日常生活中,要自觉注意环境卫生,善待生命。

另一方面,将经济发展融入环境保护中,形成绿色发展的生活方式。绿色发展的生活方式实质上就是要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的亮点,让人民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生活,其侧重点是环境保护,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将经济发展融入环境保护中。基于此,需要着重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决稳妥地淘汰落后产能,严格控煤、控车、控尘、控工业污染源,解决影响人民群众健康的水污染、大气污染等突出环境问题;二是要在环境保护中寻求经济发展的新动力,通过调整发展思路,充分发挥生态环境的经济社会效益,让土地、劳动力、资产、自然风光等要素活起来,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让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带动人民增收。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

(四)让开放成为经济与环保协同发展的基础

一是坚持主动开放。闭关锁国只能导致落后挨打,被动开放也注定无法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只有顺应潮流,主动开放,才能在相互学习合作中真正实现国家的发展强大。通过主动开放,学习他国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先进管理经验,增强相关方面的技术创新能力,吸引相关方面的高素质人才,同时实现资金、技术、人才、资源、市场等的合作。

二是坚持双向开放。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既要学习别国的长处和优势,也要发挥自身的优势和长处,实现优势互补、合作互赢。作为“一带一路”的倡导者、推动者、建设者,中国正以实际行动助力沿线各国实现经济与环保的协调发展,极力助推“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的成立,为沿线各国经济与环保的协调发展提供对话交流、政策沟通、技术转让等平台;给予部分发展中国家大量的资金、技术、人才等援助,帮助他们提高发展绿色经济的能力。在各国共同努力下,沿线各国以及部分发展中国家的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经济发展快中向好。今后,我国将继续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积极参与全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推动两者协同发展。总之,开放发展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必然选择,只有在开放发展中,各国携手合作,才能更快找到两者协同发展的最佳方案。

(五)让共享成为经济与环保协同发展的归宿

一是统一思想认识。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回望历史不难发现,大凡人们思想认识统一时,国家的发展往往是既快又好,“三大改造”的顺利完成,改革开放以来伟大成就的取得,都得益于人们思想认识的高度一致。只有人们先从思想上真正认同“经济与环保协同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选择和必然要求”,才能增强人们在实践中的坚定性和自觉性。

二是依靠全民共建。人民是历史活动的主体,实现经济与环保的协调互动需要全体民众的共同参与,要充分听取人民意见,广泛汲取人民智慧,最大范围地吸收人民力量,才能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都有成就感的生动局面”。

三是公平合理地分配共建成果。对于共建成果的分配一定要做到合理公平,以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既要分好经济发展的“物质蛋糕”,解决收入差距问题;又要分好环境保护的“生态蛋糕”,解决影响人民群众健康的环境问题,让人民群众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深化对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认识,进而更加坚定地拥护社会主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继续推进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作为经济与环保协同发展的行动纲领,“五大发展”理念是相互贯通、相互促进的有机统一体,必须协调推进,不能顾此失彼。只有从整体上、从内在联系中把握新发展理念,才能增强贯彻落实的全面系统性,进而不断开拓经济与环保协同发展的新境界。 

六、案例调研

(一)绿色经济

1.绿色经济的内涵

绿色经济的内涵的一方面是经济组织在进行经济活动时需要考虑经济活动负外部性对环境承压能力的影响。传统经济发展是以破坏生态环境、消耗大量能源、损害人身健康为特征的旧模式。绿色经济则是以保护环境、合理开发资源、保障人身健康为特征,以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承载能力相互正反馈的均衡式发展的新模式。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在循环利用及节能提效减排降污的绿色发展理念下,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的传统制造业及重工业亦归属经济环保并重的绿色产业。因而,加大节能高效新技术开发,从源头上降低垃圾生产量;建立废弃物回收分类系统,建立再生能源综合交易市场以提高废弃垃圾的利用效率;制定环保政策;建立排污监管名单;降低污染物排放是绿色经济的内涵要求。

绿色经济的内涵的另一方面是从环保活动中获得经济效益,通过环保活动促进经济增长。借助“互联网+”与乡村振兴战略及美丽中国建设的时代契机,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通过传承农耕文明、打造农村深度旅游,提高绿色有机农产品科技质量,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从最接近绿色的第一产业中持续挖掘发展机会。同时,借助信息化释放人口红利亦为绿色经济的内涵要求。

2.中国绿色经济发展现状

绿色经济作为未来的支柱产业,必然对众多相关产业都带来了明显的利好作用,尤其是绿色能源、绿色交通、新能源汽车、可持续建筑等领域将直接受惠。以下将结合各行业的具体情况,来进行解释说明。

(1)我国绿色能源,包括光伏产业和风能产业的利好状况

一方面,我国的光伏产业呈现良好发展趋势。根据国家统计局公报,2021年,我国的光伏产业累计并网装机容量253GW,新增光伏装机48.2GW,连续8年世界第一,年平均利用时数1030小时,发电量2605亿度,总发电量渗透率3.4%。我国的光伏产业发展迅速,光伏发电量在数年间取得了数倍的增长,已具备做大做强的潜力。目前,我国的硅料产量占全球73%,硅片产量占全球97.4%,电池片产量占全球83%,组件产量占全球76%,均位居世界首位。我国的光伏产品出口到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年出口额197.5亿美元。目前,随着国家双碳政策目标确立,国家发改委表示,2030年风光发电装机将超过12亿千瓦。我国的光伏产业无论是技术上还是规模上均位居国际首位,是具备成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和全球新增电力装机的主力,已具备全球布局的实力。

另一方面,我国的风力发电产业同样发展迅速。根据国家能源局的官方消息,到2021年底,我国陆上风电累计装机3.02亿千瓦,海上风电累计装机2639万千瓦。全国风电发电量652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达到了40.5%。目前,我国的海风发电规模发展相当迅速。根据2021年全球海上风电报告显示,2021年全球新增海上风电装机容量约13.4GW,最大的贡献来自中国。我国的海风发电技术取得了迅猛提升——以三峡阳江沙扒海上风电场为例,这里地置海上风电机组及海上升压站,不仅安装使用了全球首台抗台风型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还拥有国内单体容量最大的海上升压站,实现了众多的技术突破成就。

(2)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汽车一度是我国能源消耗的大头,是增加碳排放量的主要对象。随着众多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投产,我国的汽车产业在向着绿色经济模式方面发展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这里引用中国汽车产业观察报告中的有关数据,进行详细说明。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已累计302.3万辆,同比累计增长167.4%。新能源乘用车同比增长178.0%。其中:纯电动同比增长191.5%,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同比增长129.4%。新能源商用车同比累计增长56.5%。其中:纯电动商用车同比增长60.2%,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同比下降25.5%。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出口同样表现出色。中汽协的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汽车出口总量达到201.5万辆,同比实现翻倍增长。这是中国汽车出口首次破200万辆。

 

 

 

(二)竹缠绕

2022年5月10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印发〈“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明确提出“培育壮大生物经济支柱产业,促进竹缠绕复合材料技术发展,推动在城市综合管廊等基础设施建设中示范应用。”

1.竹缠绕的产生背景

中国,是全球最主要的产竹国家,且享有“竹子王国”的美誉。当前,全国立竹数量超280亿株、种植面积超700万公顷、竹材积蓄量大约5亿吨。在“双碳”目标下,竹缠绕以“绿色、环保、生态、节能”的形象,呈现在世人面前。竹缠绕复合材料,是中国自主研发、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生物基材料,具备重量轻、强度高、可再生、低碳节能以及绿色环保等众多优势,目前已在市政、交通、军工、水利以及建筑等领域有大量应用,其产业链更是遍布一、二、三产业。在竹缠绕技术日益成熟的环境下,未来竹缠绕产业的产值将会超数万亿,成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与此同时,随着竹缠绕技术的推广普及,中国的“绿水青山”将会建设得更好,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2.竹缠绕的主要用途

当前,竹缠绕的主要用途有:(1)竹缠绕复合管。竹缠绕复合管就是将竹纤维的轴向拉伸强度应用至最大化,同时在管道结构内产生无应力缺陷分布,进而确保管材具备更强的承压能力。(2)竹缠绕管廊。竹缠绕管廊是以竹材作为基本材料、以热固性树脂作为胶黏剂,采用缠绕技术加工而成,具备性能强、成本低、寿命长、绿色低碳、便于安装等特点,可以代替当前常用的预制或现浇式钢筋混凝土制成的管廊,可将其用作城市基建的材料。(3)竹缠绕高铁车厢。竹缠绕高铁车厢具有成本低、绿色低碳、安全性强、隔音效果好、资源可再生等特征,可满足国家对交通行业提出的“轻量化、绿色化”发展要求。(4)竹缠绕组合式房屋。竹缠绕组合式房屋是在工厂内完成所有房间的装修,整体运输到目的地后,便可立即投入使用,这样可以大幅减少现场的建筑垃圾。此种房屋具有绿色环保、便于携带、保温抗震等优点。未来,房屋建造无需再使用砖头、瓦片、钢筋、水泥等传统材料,广大群众将住上由竹缠绕复合材料建造而成的“绿色、舒适、安全”的新颖房屋。(5)竹缠绕军工产品。竹缠绕复合材料具有强度高、重量轻、隐身性能好、抗形变能力强、不会燃烧、隔音保温、耐海水性能好等优势,在军工领域有着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例如:在2018年“八一”前夕,我国成功研制出携带式竹缠绕火箭发射筒筒体,其具有成本低、质量轻、形变小、耐高温等优点,在军事应用中有着巨大的潜力。

3.竹缠绕的重要作用

(1)竹缠绕在固碳减碳储碳中的作用    

竹缠绕在固碳减碳储碳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竹材生长过程具有较强的固碳能力。根据相关研究可知:1公顷毛竹每年可储存5.09吨碳,是热带雨林的1.33倍、杉木的1.46倍。然而,当前我国每年大约有1.1亿吨竹材处于闲置状态,占比为73.3%;长时间闲置会造成竹林退化,甚至会导致竹子死亡。第二,竹缠绕复合材料生产过程具有较强的减碳能力。例如:通过与五种传统管道生产过程的对比可知,在生产竹缠绕复合管时并未产生过程性碳排放,且全过程的能耗水平也显著低于传统管道。目前,化石能源的消费比重仍在85%以上,用竹缠绕复合管代替传统管道可取得明显的减碳节能效益。以直径为1000mm、压力等级为0.6MPa的管道为例,竹缠绕复合管的单位长度管道生产能耗只有54.9 kgce/m,与塑料管、焊接钢管、球墨铸铁管、钢筋混凝土排水管、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相比,分别节能64.2%、77.6%、77.3%、32.2%、38.3%;竹缠绕复合管单位长度管道生产碳排放只有125.7 kgCO2/m,较以上五种管道分别减碳225.4kgCO2/m、485.8 kgCO2/m、487.3 kgCO2/m、149.4 kgCO2/m、159.0 kgCO2/m。第三,强大的储碳功能。竹缠绕作为碳基材料,在产品应用时也就等同于将碳储存起来,1吨竹缠绕复合材料能够储存350公斤碳。竹缠绕复合材料属于负碳产品,在“双碳”目标实现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竹缠绕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在我国,山区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占比为55.7%、山区面积在国土总面积中的占比为66.7%,山区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民生问题较为显著。但是,竹林大都分布于山区,是地方财政、山区民众最为关键的经济来源。近几年内,我国竹林种植面积的年均增速超过20万公顷。积极推动竹缠绕产业发展,可加快竹资源培育生产,为山区群众创造更多的实惠,助力实现乡村振兴目标。

首先,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全世界每年大约有4亿吨可砍伐利用的竹资源,如果将所有竹资源用于发展竹缠绕产业,可带动8000万农户就业,可实现户均增收600美元。从竹资源培育方面来看,制造1000万吨竹缠绕复合管道需耗费2500万吨毛竹,市场价值约200亿元,可带动500万农户增收。从竹材加工方面来看,生产6000万吨竹原材料,可带动900万劳动力就业。在竹缠绕复合材料生产方面,加工1.5亿吨竹缠绕产品,可以创造145万个就业岗位,人均收入可超过9000美元。

其次,促进竹产区经济良好发展。竹缠绕复合管标准化生产模块的年产能是2万吨、年销售额为2.5亿元;如果5年时间内能够在全国布设500个模块,则竹缠绕产品的年产能将会达到1000万吨、全产业链的年产值将超过3500亿元。竹缠绕复合管,在国际基础设施市场中前景广阔,未来将会在轨道交通、引水管道、城市管廊、电力管道等领域逐渐普及。随着竹缠绕技术的不断完善及广泛应用,可以有力促进竹产区的经济发展。竹缠绕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可以大大提升竹资源的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竹林的附加值。大力发展竹缠绕产业,可以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促进农民增收,进而促进农村经济良好发展。

4.竹缠绕的发展前景

(1)进一步壮大自主创新力量,助力实现制造强国战略目标

竹缠绕复合材料是中国首创的新型生物基材料,是真正的中国制造。当前,已成功申请400余件国内外专利,已授权300余件专利、包括近80件项发明专利;并且,已形成2项团体标准、2项行业标准、2项国家标准,质量控制体系初步构建。此外,竹缠绕行业管理及技术研发机构也在不断发展完善,目前已成立中国林产工业协会竹缠绕分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竹缠绕复合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竹缠绕的迅速发展,使得中国自主创新的力量进一步壮大,未来必将成为中国实现制造强国战略目标的强效“助力剂”。

(2)充分发挥基础材料的作用,推动国民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竹缠绕复合材料以天然竹材作为基本材料、以热固性树脂作为胶黏剂,采用缠绕工艺制作而成的新型生物基材料;具有能耗低、可再生、污染小等特征,可代替塑料、钢材、金属、木材以及水泥等传统材料,避免高排放、高能耗等问题,在市政、水利、建筑、交通、石油化工、海洋、航天、国防建设等领域有着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当前,中国依然有1.1亿吨竹资源处于闲置状态,如果将其完全生产化,用于制造竹缠绕复合管等相关产品,每年可增加1亿吨竹缠绕复合材料,实现年产值3.75万亿元,可减排4.48亿吨二氧化碳。所以,新型竹缠绕复合材料发展前景广阔,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七、相关

(一)全球环境面临严重挑战

1.气候变暖

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CO2等多种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全球气候变暖,气温升高所带来的热能供给空气和海洋,从而形成大型甚至超大型台风、飓风、海啸等灾难;气温升高会加剧陆地和海洋水分蒸发,造成内陆地区大面积干旱,破坏海洋中以珊瑚为中心的生物链。

2.臭氧层破坏

臭氧层的破坏和臭氧空洞的出现,是人类自身行为造成的,也就是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大量地生产和使用“消耗臭氧层物质(ODS)”以及向空气中排放大量的废气造成的。ODS主要包括下列物质:CFCs(氯氟烃)、哈龙(Halon,全溴氟烃)、四氯化碳、甲基氯仿、溴甲烷等。

3.生物多样性减少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的基础,对于人类来说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和潜在使用价值。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生物栖息地的丧失和破碎化,人为对土地的开垦和扩张,使未受干扰的自然生境面积急剧缩小和破碎化,环境污染以及气候变化也造成了物种的消失;二是荒漠化,荒漠化土地占全球陆地面积的30%,而且还在扩大;三是过度利用与消费,大量的野生生物资源遭到过度开发和利用,造成生物多样性的严重减退;四是生物入侵,外来物种的侵入造成很多当地物种的生存环境不断恶化,改变了生态系统的构成,造成一些物种在当地的丧失,甚至灭绝;五是规模化农业生产的影响,大规模的农业生产方式会间接造成几千年来农民培育和保存的大量作物品种和家畜品种的丧失,使遗传多样性受到影响。

4.酸雨蔓延

酸雨正式的名称是为酸性沉降,是指pH值小于5.6的雨、雪、雾、 雹等大气降水。它可分为“湿沉降”与“干沉降”两大类,前者指的是所有气状污染物或粒状污染物,随着雨、雪、雾或冰雹等降水形态而落到地面,后者是指在不降雨的日子,从空中降下来的灰尘所带的一些酸性物质。矿物燃料燃烧排放出来的硫氧化物、氮氧化物以及它们的盐类,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酸雨对于生态环境具有极大的危害性,具体而言,酸雨直接导致土壤酸化,加速土壤矿物质营养元素的流失,从而使土壤变得贫瘠。不仅如此,酸雨还能使土壤中含铝的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风化,释放大量铝离子,植物吸收铝离子会直接中毒甚至死亡。酸雨还能诱发植物病虫害,致使农作物大规模减产。

我们人类居住的城市,也无法逃脱酸雨的毒害。根据研究表明,酸雨能使非金属建筑材料(混凝土、砂浆和灰砂砖等)表面硬化水泥溶解。建筑表面受酸雨腐蚀出现空洞和裂缝,直接导致建筑的强度降低、建筑材料变脏和变黑。酸雨对建筑的危害,不仅仅是建筑外观的污染,更为危险的是,酸雨正逐渐侵蚀建筑的寿命。如果我们不能打败酸雨,未来的某一天,酸雨就会夺走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建筑文物,那么我们留给子孙的就只剩下满目疮痍和喟然叹息。

5.森林锐减

地球上的陆地面积大约是130亿公顷,8000年前地球上大约有61亿公顷森林,近1/2的陆地被森林覆盖。截至2019年,全球森林存量面积为38.25亿公顷,预计到2025年这个数值将降至38.15亿公顷。世界上每年都有1130~2000公顷的森林遭到无法挽救的破坏,特别是热带雨林。

全球森林退化和消失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农业扩张、采矿、人工林建造、基础设施建设、森林火灾等。但是造成全球森林破坏的主要原因是大规模的工业采伐。据世界资源研究所对现有原始森林的风险评估,工业采伐已成为原始森林最大的威胁,影响着70%以上的濒危森林。

6.土地荒漠化

荒漠化是由于干旱少雨、植被破坏、过度放牧、大风吹蚀、流水侵蚀、土壤盐渍化等因素造成的大片土壤生产力下降或丧失的自然(非自然)现象。土地荒漠化和沙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但其危害及其产生的灾害却是持久和深远的。土地荒漠化和沙化直接导致区域内水土流失,动植物消失甚至灭绝,给区域生态系统造成毁灭性危害。人类所面临的不仅仅是土壤生产力下降所带来的贫困,更要面对的是江河安全威胁和沙尘暴灾害。

7.大气、水体、固体废物污染

大气污染是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足够的时间,并因此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环境的现象。大气污染的危害性是多方面的,人类是大气污染的直接受害者之一。人类在大气污染的荼毒下,寿命逐渐缩短,各类呼吸道疾病病例随着大气污染的日趋严重与日俱增。大气污染物,尤其是二氧化硫、氟化物等对植物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可直接缩短植物寿命甚至导致植物死亡。

水体污染主要是指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进入水体,引起水质下降,利用价值降低或丧失的现象。造成水的污染原因有两类:一类是人为因素造成的,主要是工业排放的废水、生活污水、农田排水、降雨淋洗大气中的污染物以及堆积在大地上的垃圾经降雨淋洗流入水体的污染物等。另一类为自然因素造成的水体污染,诸如岩石的风化和水解,火山喷发、水流冲蚀地面、大气降尘的降水淋洗。由于人类因素造成的水体污染占大多数,通常所说的水体污染主要是人为因素造成的污染。

固体废物按来源大致可分为生活垃圾、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三种。此外,还有农业固体废物、建筑废料及弃土。固体废物如不加妥善收集、利用和处理处置将会污染大气、水体和土壤,危害人体健康。

(二)碳中和

1.碳中和的概念

碳中和一般是指国家、企业、产品、活动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而碳达峰指的是碳排放进入平台期后,进入平稳下降阶段。碳达峰与碳中和一起,简称“双碳”。

2020年9月22日,中国政府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2.碳中和的发展效益

(1)生态效益

碳中和带来的直接效益是环境效益,缓解气候变化带来的直接威胁。2020年国际联合国防灾减灾署发布的《2000—2019年灾害造成的人类损失》报告中指出,极端天气成为21世纪主要灾害来源。在2000—2019年间全球共记录了7348起灾害,其中由气候引起的灾害有6681件。实现碳中和,将大幅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并且将有效降低由于温室气体排放所导致的全球变暖问题,减弱全球温度升高阈值以及升温速度,减少因为变暖导致的极端气候变化次数,同时减少气候变化对农业、民生和人类健康等造成的不利影响和损失。

此外,森林碳汇的发展对于实现“碳中和”有着重要意义,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四次报告指出,全球森林覆盖面积约占地球面积的30%,预测到2030年,全球碳汇能力将达到27.5亿吨二氧化碳/年。未来全球还会继续对森林资源进行保护和对生态系统的修复,由此带来的植树造林,有助于提升植被覆盖率,减少土地荒漠化,这对于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等都有着巨大的帮助。

(2)经济效益

碳中和还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资金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战略走”。随着各国明确“碳中和”战略规划,此举动定将吸引经济个体与经济主体携带大量资金涌入赛道,届时必将会出现体量巨大的新型商业机会。预计到2060年,我国能源系统累计投资将达到122万亿元,拉动全社会整体投资规模超过410万亿元,对我国GDP增长的贡献率超2%。

量变引起质变,产业技术与产业规模必将得到蓬勃迅速的发展,推动国家整体经济朝着低碳、环保方向转型。除了能源行业从根本上进行转型,发展基础设施和数字化外,传统行业也会在现有的基础上积极改革来迎接新的局面。企业之间更偏向于合作减排,产业链与供应链高效整合与重构,淘汰落后产能,发展清洁化能源构建新的电力系统,实现清洁能源对化石能源的替代,保证稳定、安全的能源供应,从而对国家能源安全起到正向作用。

(3)社会效益

“碳中和”赛道所衍生的“零碳、低碳”产业将创造大量就业机会,涵盖生产、物流和消费等多个行业,预计到2060年累计可增加约1亿个就业岗位。同时,在各国政策的规划下,社会将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发展,居民将会选择更加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因此生态环境也将得到改善,从而减少由于污染给人类带来的相关疾病的发病率,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人民物质与精神层面都将得到巨大满足。

3.碳中和的发展前景

对于我国而言,“碳中和”战略的实施不仅体现了我国的大国责任与担当,同时对于我国构建低碳经济运行体系、推动产业全面升级,构建可持续性健康能源体系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打造健康发展绿色金融体系也有着重要意义。

(1)产业层面:将系统构建绿色低碳经济运行体系,推动产业全面升级

“碳中和”目标愿景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2035愿景目标提出“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碳中和”的实现意味着经济运行同碳排放脱钩,破除了经济发展对资源和环境的依赖,经济增长转为由低碳技术创新驱动,从而保证经济稳定运行和健康可持续化发展。“十四五”规划进一步强化碳强度下降目标,且规划中提出了构筑产业体系新支柱、构建现代能源体系、促进消费向绿色、健康、安全发展等方面的相关规划,这将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及发展产业体系新支柱。

碳交易的开放使得企业通过交易碳排放权平抑生产成本,甚至产生收益,直接促进企业减少碳排放;排放需求多的企业也由于购买更多配额增加了成本,从而促使其改善生产技术,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清洁能源、环保产业、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应用,培育壮大产业发展新动能。

同时,“碳中和”规划将推动产业链重构及升级。碳排放市场的开放也使得部分工业企业开始重新思考自己位于产业链中的定位,拓展新型工业产品市场所产生的超额碳排放成本会使得企业进行长久的考量,产业链中纵向分布的产业形式与业务将逐渐趋于固化,有助于产业链的重构和升级,整体产业向附加值更高的产业链转移,实现高质量发展。以新能源车为例,预计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车渗透率可达20%,新能源车销量可达600万辆。新能源车的销量的强势增长,将带动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蓬勃发展,并为国家和人民的经济增长增添强大动力。

(2)能源层面:将构建可持续性健康能源体系,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目前,风力发电、水力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生物能源发电在我国都取得了蓬勃的发展,近10年发电量逐年上升。其中水力发电依托我国东西地势差较大的天然优势,平均年增速高达7.57%。到“十四五”末,中国计划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目标超过50%,这将为我国能源提供持续供应动力。我国将以电能为消费中心、智能电网为依托形成成本低廉、多种用能形式高效互补的综合能源系统。通过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布局综合能源系统,可降低我国对能源进口的依赖,建立能源供给的主动权,实现我国能源安全保障。

(3)金融层面:政策引导资金流向,碳金融市场多层次发展

中国人民银行印发《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价方案》等通知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开展绿色贷款、绿色债券、碳金融产品、绿色保险、绿色基金等绿色金融业务,不断加强对高质量发展和绿色低碳发展的金融支持,统筹开展绿色金融评价,引导资金流向低污染、理念前卫、技术先进的部门。目前国家开放碳市场主要针对电力、建材、钢材等八大高耗能领域展开,但是参照欧盟碳市场的发展道路,未来中国将实现碳现货市场、期货/期权市场以及碳融资市场等共同发展,构建多层次立体的碳交易市场、并覆盖更多行业,更好的发挥碳交易市场的作用。

(三)中国制度创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坚定制度自信和不断改革创新统一起来,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完善和发展,既激活了改革发展动力,也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制度创新的实践,展现出自己鲜明的特点,具体表现为以下“六个坚持”。

1.坚持扎根于中国社会的土壤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制度创新,始终坚持一项基本的原则,就是坚持扎根于中国社会的土壤,从中国实际出发,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我国发展的新的阶段性特征出发,既把握长期形成的历史传承,又把握走过的发展道路、积累的经验、形成的原则,既不罔顾国情、超越阶段,也不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坚持从我国的现实条件出发来创造性前进,以促进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相适应,促进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相协调。

坚持这一原则的制度创新,实质就是为了党和人民事业,为了党和国家的兴旺发达、长治久安,为了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及其根本利益,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增加和扩大而不是削弱和缩小我们制度的优势和特点,而非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改弦易张。需要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制度创新,很重要的方面,就是着眼于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增强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领导力、号召力。

坚持这一原则的制度创新,丝毫不意味着我们反对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而是意味着,我们坚决反对那种看到别的国家有而我们没有就简单认为有欠缺要搬过来,或者,看到我们有而别的国家没有就简单认为是多余的要去除掉的错误观点,坚定不移地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坚持认真鉴别、鉴定和改造,以利于我们合理吸取世界其他国家对我们有益的理念、体制与制度,决不搞“全面移植”、决不照搬照抄其他国家的政治理念和制度模式,也不搞“全盘西化”,防止落入“西化分化陷阱”。

2.坚持立破并举补短板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制度创新,从内容上来说,最鲜明的特点就是立破并举补短板,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着眼于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坚持从实际出发,不断构建新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及时制定一些新的制度,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提供更加有效的制度保障。例如,在维护网络安全方面,出台《网络安全法》,建立网络安全审查制度、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制度、大数据安全管理制度,以及政府、行业与企业网络安全信息的有序共享机制等。又如,在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方面,更是强调其核心任务是制度创新,建立实施商事制度、贸易监管制度、金融开放创新制度、事中事后监管制度等一系列新制度,改变了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制度短缺的局面。

另一方面,适应时代变化,继续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努力改革不适应实践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例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启动了历史上第一次党内法规的清理工作,分别对1978年至2012年6月出台和新中国成立至1977年两个时期出台的中央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按照废止、宣布失效、继续有效、适时修改四种情况进行了系统清理,一揽子解决了党内法规制度中存在的不适应实践发展要求的问题,为党的制度建设注入新活力。

3.坚持系统性改进与配套衔接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制度创新,其主要目标是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人民幸福安康、为社会和谐稳定、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这一目标决定了制度创新在方法上必须着眼于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形成总体效应、取得总体效果,决定了制度创新必须是各方面体制与制度的全面地系统地改革和改进,是各领域体制与制度改革和改进的联动和集成,而不是单个方面、单个领域体制与制度零敲碎打的调整和碎片化的修补。

为实现“提供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的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制度创新,特别注重搞好配套衔接,注重做到彼此呼应,增强整体功能。以党内法规制度创新为例,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中央八项规定到巡视工作条例,从廉洁自律准则、纪律处分条例到问责条例等等,全面从严治党的制度笼子越扎越紧。制度之间相互衔接,彼此贯通,通过系统配套、共同发力,很好地发挥了监督制约的整体效能。

4.坚持问题导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制度创新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瞄着问题去、奔着问题来,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着力解决什么问题,坚持制度设计务实管用,着力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着力破除利益固化藩篱,着力清除妨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等方面制度改革创新的全面协调推进,我们“解决了一些多年来想解决但一直没有很好解决的问题,解决了许多过去认为不可能解决的问题”。比如,对由于制度安排不健全造成的有违公平正义的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制度创新努力抓紧解决,努力克服人为因素造成的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使我们的制度安排更好体现社会主义公平正义原则,更加有利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又如,针对“纪法不分”问题,修订《党纪处分条例》,将原条例中与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重复的70多条内容“请出去”,把真正能够将纪律“立起来、严起来”的条款“请进来”,实现纪法分开。还如,针对以前制度建设方面存在的“一些规定变成了‘稻草人’,摆在那里没有用”的突出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制度创新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执行制度没有例外,不留“暗门”、不开“天窗”,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强化制度的刚性约束。

5.坚持制度创新与实践创新、理论创新的有机结合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和其他各方面创新的有机统一,努力做到改革开放的实践每深化一步,党的创新理论的步伐每前行一步,制度建设就跟进一步。从这个意义上说,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其实就是一个不断把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和理论上的正确认识转化和定型为制度、不断进行制度创新和完善的历史进程。坚持制度创新与实践创新、理论创新有机结合的范例,当首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作为制度治党的标志性成果,这两个文件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思想理论和实践经验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对推进党的制度建设具有标杆性的意义与作用。

6.坚持试点先行,点面结合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制度创新,从基本路径上来说,它的一个鲜明特点是坚持试点先行,点面结合。这一特点在那种涉及面广泛的制度创新上表现得尤其明显。以司法体制的改革创新为例,就是先在东、中、西部选择上海、广东、吉林、湖北、海南、青海6个省市试点,然后再逐渐扩大试点面,最终在全国范围展开。此外,对那种看得还不那么准、又必须取得突破的制度创新,比如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也是采取先行试点,摸着石头过河,尊重实践、尊重创造,鼓励大胆探索、勇于开拓,取得经验后再在面上推广。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