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长三角基础交通设施建设对推进一体化进程的发展与建议
来源: 发布日期:2022-08-20 点击量:
(加强长三角基础交通设施建设对推进一体化进程的发展与建议)
唐坚/文
2018年11月5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在上海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主题演讲中强调:“要继续完善长三角地区合作协调机制,加强专题合作,拓展合作内容,加强区域规划衔接和前瞻性研究,加快长三角地区的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推动长三角城市群更高质量的一体化。”要想实现长三角城市群更高质量的一体化,交通的一体化就势在必行。长三角经济一体化是各种行业一体化的综合体现,也是一个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长三角地区的一体化经济的发展就离不开综合的交通体系来支撑。简而言之,要想经济一体化,就必需让交通一体化。
一、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对长三角经济的现实意义
伴随生产社会化的进展,世界各国的区域经济呈现出向着一体化和全球化发展的走向。特别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展对增强地区的经济竞争力和为整个区域的各地部门带来的共同利益,所以它变成各地区联合发展的必然走向。通过观察全球城市发展的历史,在全球经济中心的大城市中,都是依靠城市带的发展来实现崛起的。经济城市带的建立,交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长三角城市带内的水、陆、空和管网等交通线路数量和运输规模和我国同类型区域相比,已是比较高效的,可是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跟不上城市化和经济发展的需求,特别是跨省区的交通网的基础设施建设上,缺少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综合交通网络的支持,在布局上也不科学合理,因而妨碍了长三角区域城市带交通一体化的进展,也减缓了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在当前交通运输条件无法适应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长三角的要想带头实现基本的现代化,交通现代化就是必需的条件之一。
二、长三角地区综合交通体系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交通运输一体化程度不高
时至今日,长三角地区的发展还缺少大型的交通综合枢纽,大部分的城市在修建码头、公路、铁路、航空等站点时,各自为政,城市之间信息无法共享,导致各种运输方式都得不到高效的衔接和资源的综合利用,达不到经济一体化的需求。在长三角交通设施建设一体化的过程中,尤其是断头路最具代表性,打通省界上的众多断头路,这是存在已久的问题。公路客运和铁路站点的各自建设以及公路客运与城市交通的各自运营,资源衔接机制不畅通,导致乘客在出行换乘上的不便利。目前,大多的铁路、内河航道、高速公路等都未实现与港口的直连,也仅有上海港外高桥区在高等级公路上实现了直连。大批量的货物先零散地运到港口附近集装箱站场进行集中再拼装运输,无法充分利用集装箱直接对接运输的优点。
2.长三角地区交通运输规划缺乏协调机制
长三角的运输体系包括:水路、公路、铁路、航空等各种交通运输方式,这些运输方式在我国的行业管理里,呈现出多头管理的弊端和政出多门的现状,这种状况的产生,不但有国务院在交通职能管辖的划分,还有中央政府及各级政府主管行业职能部门交叉管理。并且,在交通运输体统筹规策划时,还涉及城建、国土、电力、水利、金融、口岸、环境保护以及信息等行业部门联系问题,这些部门往往站在自身的立场来考虑问题,各不相谋,无法建立起跨省区、跨行业、跨部门间的多层次的统筹协调组织,使得无法合理利用现有资源,形成极大的浪费。
3.区域政策、法律环境不尽完善
建立健全的法制制度是让资源有效配置、高效利用、利益最大化的重要条件,也是寻求制度和服务双重效应的最佳选择,是让区域经济一体化和交通一体化的最有效的办法。当前的长三角区域交通运输的政策发展不均衡,法律法规还有待完善。各省区在制定相关的交通运输行业规划时,通常只考虑自身的局部效益,还有在土地审批、招商引资、合资进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时,政府以行政的手段进行干预市场经济的做法;在司法辖区和行政辖区也会产生利益范围不一样,有些政策领域还会产生跨区界的溢出效应,都会让运输资源的有效配置受到影响。
三、长三角交通设施建设一体化的思路与对策
虽然长三角地区发展水平整体较高,但各省之间、城市之间还是存在“不平衡”,各地的经济结构、增长速度、发展潜力都有所差别。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的成立,对目前交通设施建设一体化起到了推动作用,各方坐在一起,把各自诉求和困难进行充分讨论,如大规模全面启动打通省际“断头路”工程、加强交通服务互通共享、推进区域港航协同发展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每位来到办公室的参与讨论工作人员,都有着双重身份,承担着两份责任。一方面,他们带着各地的诉求而来,在推动合作时,要充分提出。另一方面,大家又同舟共济,为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共同目标,必须谋求“大利益”推进长三角交通向着更快、更高质量的一体化去发展。
1.要想实现政策一体化,必须观念创新, 确立“共赢”和“协同”思维。
统筹规划、以长远的眼光创建长三角区域交通一体化交通网。搞好区域一体化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的核心,是要强化政府部门的协调与指导,跨越行政区划的框框,把各地区的交通资源进行整合,打造适应性强,以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建设目标的交通一体化运输体系架构。交通运输业是一个外部性比较强的行业,要想长三角交通政策一体化成为现实,就需要协同涉及的领域、省区、各行业部门等一起来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法规,实现政策上的一体化。如果不能做到政策和法规上的协调和统一,凡事都要通过协调,一体化的发展就是空谈。强化长三角区域化交通基础设施的连接。持续推动长三角水、陆、空等综合交通设施的连接,把长三角交通设施连接中突出的问题,进行高效治理,提升长三角区域交通的运行效果和建设水准,让交通一体化为长三角世界级的城市集群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2.大规模全面启动打通省际“断头路”工程,加快推进长三角区域陆路交通设施互联互通。
长三角区域要着力推动陆路区域交通一体化,加快建设综合交通省际接口,打通省际“断头路”。推进沪通、沪苏湖等铁路项目建设。将着力推进跨省路网建设,包括打通上海与江浙两地毗邻县市、乡镇的断头路,完善长三角地区交通基础设施,提高互联互通的能力。
依据资金的运营情况,统筹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的均衡发展,两者的建设可分先后,但不可替代。在客货运输枢纽设施的筹划建设中,要对建设区域进行的统一性的筹划,要把多种运输方式的连接与区域性行业结构规划的协调等,影响城市交通的因素充分考虑进去,高规格严标准规划长三角区域的道路网络设施配套,在轨道交通与高速道路连接的位置进行合理筹划,建设物流园区和停车场等设施。
3.推进长三角区域港航协同发展。
积极推进内河航道网络化、区域港口一体化、运输船舶标准化、绿色发展协同化、信息资源共享化、航运中心建设联动化,协同推进区域港航一体化发展。继续统筹协作长三角的港口航运资源,深化港口群与机场群的联动机制,共同打造具备国际航运中心地位及世界航运资源配置功能的内陆高地,共同推动自贸港建设,强化自贸区航运创新制度,配合国家重大战略。对区域内的港口进行合理规划和分工,强化集装箱多种联运方式,增强集装箱的运输效能。以浦东机场为枢纽,加快区域机场群落的形成和道路网络的配置,从而让机场资源结构合理化。长三角合作办公室应当联合制定和优化,长三角城市圈的交通网综合规划,从各省界的公路出入口的连接并延长到城际快速交通网、高速公路网的优化及综合性的规划,并统一对跨海、跨江的高速公路设施、城市快速交通、机场、港口等运输枢纽的架构和配套设施进行规划,并对设施的建设和运行管理进行规划,比如:高速公路、城际快速交通等收费系统的联网等,以促使经济区域一体化的进展。
3. 加强交通信息网络化,建立交通信息服务互通共享机制。
为加快苏浙沪毗邻地区客运公交化以及货运发展,要加强长三角地区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并推进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工作。高效快捷的客、货运必须信息化的支撑。要想以快捷的方式来提高运输速度的目标,就要建立长三角客、货运的信息网络平台,来保障信息的畅通,让区域、资源优势得到互补。长三角地区依照互惠互利的、携手共进的原则,加速对信息资源的整合,并对已开发使用的信息子平台,进行互联互通,实行资源上的共享、对接和互补;对还没有开发的信息子平台,要进行联合开发,达成长三角区域的统一性。
4.扩大长三角区域交通基础设施规模,推动建设形式多样化
建立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对市场投资行为进行调节,推动区域交通运输的投资渠道和主体以及投资方式的多样化,对投资主体风险机制产生约束作用。区域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经营需要各级政府部门和全社会的参与推动。提倡全社会来发展交通的方式,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建设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各级政府部门在建设交通基础项目时,要在招商引资、建设方面提升各级政府的主观能动性,对项目建设前期的工作进行管理,以此来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对专业性强,服务对象集中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应主动推动股份制等新形式的投资和经营方式,激发交通运输业主和货主进行合资建设和运营,不但筹措到有助于交通建设的资金,而且还能提升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使用效率,防止反复建设的发生。
5.率先推动跨区域绿色交通协同。
绿色交通的发展,是交通业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绿色发展观念的关键表现,也是长三角区域共同推动生态化文明建设的宗旨。坚持减少碳排放、提升效能、生态保护为重点,以推进船舶电气化、汽车新能源等绿色交通运输工具,努力推进长三角交通基础设施向绿色环保型转变,改进交通运输方式,以推动节能减排为核心,让长三角的交通向绿色、循环、低碳型发展。
加快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既是大势所趋,也是内在要求。要以一体化的创新突破,更好服务全国发展大局、参与全球合作竞争。在积极服务“一带一路”的基础上,搞好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所以,在实现长三角一体的进程中,只有通过开放和融合的姿态和战略上的协作和合纵连横,就能对优势进行互补,保持整体的竞争力度,使长三角的经济效益快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