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创新乡村金融模式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来源:  发布日期:2022-08-17  点击量:

 唐坚/文

      摘要:当前,我国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实施能够推进进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进程,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必须要借助于乡村金融服务的有力支撑。所以,改变原有的乡村金融服务形式,不断扩宽乡村金融服务渠道,实现乡村金融服务的不断创新和完善并且逐步实施多元化发展,不断改进和优化金融供给侧结构,为乡村金融服务提供助力。本文以乡村金融服务为研究对象,就国内目前实际状况进行了探索和研究,以此为基础,制定了多元化创新发展模式,为乡村金融服务业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关键词:乡村金融;乡村振兴;乡村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多元化创新模式

      引言: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根据目前社会现有的城乡发展不平衡以及主要矛盾,整体掌控“三农”工作动态,力求从根源上解决“三农”问题而提出的决策部署。为切实实行乡村金融服务提供了导向和支撑。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展和实行,增加了人才、土地等一系列因素在城乡之间的相互交流,转变了原来的农业发展方式,改进和完善乡村产业结构,逐步向现代化农业发展。此时,“三农”问题的逐步解决与突破增加了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使得乡村金融服务向多元化方向创新发展。

一、乡村金融概述

      (一)乡村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意义

      为持续推进乡村和城镇协调统一发展,缩小二者存在的差距,必须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对乡村的协调有序发展提供强效助力。十分明显的,实施乡村振兴第一步重要举措便是实现乡村经济的振兴,必须要借助于乡村金融的有力支撑。在推进乡村金融服务的过程中必须要着重于加快产业的改革升级,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和水平。乡村振兴战略是在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对实现乡村现代化建设具备十分深远的意义,能够加快完成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步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乡村金融服务的不断改进以及服务模式的多元化,增进了乡村产业质量和水平的不断提升,为其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使其持续发展。

      (二)乡村金融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重要性

      距2020年还有两年的时间,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党中央十分重视乡村振兴战略,针对其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规范,以乡村金融服务为中心,针对乡村经济建设项目制定金融精准扶贫优惠项目,就乡村金融建设整体要求等,构建了详细的标准。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进程中,加大了对乡村金融服务的需要,为投资提供了大量的机会,激发了大量的金融投资热点,有利于乡村金融的快速发展和增长,金融机构要以此为基础站在总体的角度上实施统筹规划,广泛运用先进有效的金融手段,切实增强乡村经济发展,促进乡村产业升级。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要推动乡村经济的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就必须要以不断健全和完善乡村金融服务为前提,对现行的金融服务手段不断改进调整,并且逐渐扩展乡村金融服务渠道,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新技术,推进智慧金融建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保驾护航。

二、我国乡村金融的发展现状

      我国自实施改革开放起就乡村经济发展制定了许多惠农政策并逐次落实到位,促进了乡村经济的提升。至2018年中期,我国在农业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的贷款扶持政策,贷款总额高达32.16万亿元,比2017年中期实现了高达7.3%的增长率。在此之中,农林牧渔业所占总贷款金额将近一半的比重,贷款总额为14.46万亿元,比2017年中期实现了高达6.82%的增长率;2017年,乡村贷款总额高达24.39万亿元,经过一年的时间,实现了高达6.9%的增长率,到2018高达26.07万亿元;农民的贷款总额较2017年实现了大幅提升,增长率为14.6%,该年度总金额为8.81万亿元,在此之中,包括两个部分的内容,一是用于行业产业经营,二是用于农民消费,前者涉及的金额为5万亿元,同比增长率为7.96%,后者涉及的金额为3.81万亿元,同比增长率为24.6%,均实现了飞速增长;城镇在农业领域的贷款占比重并不是很多,总额为6.09万亿元,同比增长率为9.1%。

      ,央行联合多个机构制定了有关乡村金融服务的相关指导性措施,明确指出,为推进乡村经济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不断优化金融服务机制,必须要构建完善的市场、产业等多个相关体系,以便合理配置金融资源,增进资源的充分流动。截止2020年,要致力于加强对于偏远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对于新增金融资源要着重向其投入,增加对于重度贫困地区的贷款扶持力度,使其增长速度远远高于贫困地区省份的平均值,对于该地区扶贫下发的额度也要呈现每年上升的趋势。

      随着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大型农业机械逐渐革新与普及,农业生产水平的大幅提高以及社会服务质量的显著提升,农业生产的主体也随之发生了改变,主要代表为农业大户、合作社等多种形式。以上情况的提升增加了对于农业金融的需求。总体来说,当前农业金融需求主要体现在如下几点:

      第一、农业融资数值明显提升。和传统的比较分散的农业经营主体,当前的大型农庄等形式的主体规模实现了迅速的扩增,与之相适应,在经营活动中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支撑,提升了融资额度均值。比如,就合作社来说,所需贷款额度区间大概保持在5-60万,而部分大型的农产品龙头企业更是需要大量的资金扶持运行,贷款额度区间大概保持在100-1000。由于产业组织架构的升级,种植开发特色农作物和从事农副产品加工等都需要数量巨大的贷款金额作为重要支撑。

      第二、农业融资需求普遍存在时间长的现象。当前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除上述进行经营活动外,还需要资金进行购买固定设备设施,还款周期相对而言比较长。比如,投资回收期长,产生中长期的融资需求。例如,部分大型的农产品龙头企业随着其生产规模的扩增,设备的更新等则需要的更长周期的信贷资金来支持。除此之外,一些合作社在成立初期都要购买一部分机械器材,需要借助于贷款来完成。

      第三、农业融资需求趋势多元化。新型经营主体实施融资时对于具体的数值,时间等有着显著的不同,针对以上情况,金融机构要逐渐实施个性化服务。在产品运营的过程中,新型经营主体不再仅仅局限于简单的产品生产销售,当前正在朝着生加工多渠道的销售进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流动,需要内容丰富的金融服务。除提供贷款以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需要收付账款,投资理财等多个方面的金融服务。

三、乡村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发展面临的问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在乡村经济发展的整个流程中呈现出迅猛发展的势头。然而当前,有一些突出性的问题急需解决。

      1.乡村征信体系不够完善,影响乡村金融的发展

      在很长的时期内,我国乡村的金融服务和城镇相比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缺乏必要的基础支撑,信用系统急需健全,不能够有效发挥金融扶持的作用。目前农业部联合多个部门针对信用系统的构建出台了详细的信用评价标准,在制度层面上对于信用系统的构建,信用机制的确立以及经营主体所要用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进行了有效的界定,并提出了相关立法的要求,希望能够为信用系统的构建指明方向。因此,必须要根据乡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构建与之相符的信用机制,为乡村金融服务奠定良好的基础。必须要运用多种手段进行个人和集体信用的评估,要采用更加灵活的方式开展信誉评估工作,以便更好的提供金融服务。

      2.乡村金融服务网点覆盖率与金融产品创新力不足

      在我国实施金融体制改进和完善的过程中,出现了服务网点乡村地区分布不全面的现象,根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金融机构的网点总数为17.2万个,实现了1.3个/万人的覆盖率,但是在乡村地区设置的金融机构的网点数量十分稀少,大概为2.7万个,平均覆盖率为0.35个/万人,由于在乡村对比城镇人们居住的比较分散;并且资金的配置不均,在乡村地区存贷款比为46%,我国的平均值为60%,乡村人均贷款的数额远远小于城镇的平均值;业务发展失衡,城市的创新力度和能力都比较强,服务的形式存在多元化;乡村相比之下在创新领域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服务的手段急需丰富,对于贷款的数额有待提升,不能够适应乡村产业发展的需要。

      3.相关法律和政策环境有待进一步完善

      经济持续稳定的运行有赖于完善的法律和制度作为依托。当前,中国就发展乡村金融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然而并未在法律层面上进行约束和规范,不能够有效的平衡金融机构、农户等多个组织的权益,以上情况对于贫困户贷款提供了阻力、加大了金融机构的运行风险、难以促进乡村经济的提升等一系列恶劣影响,根本性原因在于缺乏必要的法律支撑。

      4.乡村金融信贷供给总量与信贷需求不相适应

      当前,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实施,促使乡村金融服务持续改进,扩宽了金融扶持农业发展的途径。然而因为中国农业依然具备不集中以及效益不高的特点,乡村金融资源依然比较匮乏,尤其是不能够满足合作社等的实际需要,随着对于风险的防范和识别愈趋严格以及利益最大化的金融系统中,对新型农业经济主体的资金供给明显不足。改革开放实施以来,我国城镇化得到十分迅速的发展,乡村对于金融服务的需求逐渐增多,金融服务逐渐出现供需不平衡的现象,随着十九大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新型农业主体的出现与发展需要大量资金的扶持,需要多种形式的金融服务。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相关统计结果我们可知,自我国2007年首次开展农业贷款至今,所有的农业方面的贷款总额已经实现了飞速的增长,2007年末为6.1万亿元,2018年末为28.2万亿元,增长率高达361.7%,年均增长速度高达18.8%。在我国所有贷款之中的比重也在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2007为22%,2018已经上升至26.5%。然而金融机构对于农业的服务力度依旧跟不上农业发展的速度,相关数据表明,依然存在五分之二的农户贷款比较困难。为解决上述问题,根本性措施在于对金融机制的改革和完善,而不是单纯的需要增加贷款额度。

四、多元化创新乡村金融模式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建议

      为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针对其对于金融体系的实际需要,以供给侧结构性背景为前提,不断深化乡村金融服务改革,充分发挥市场的导向作用,政府加大扶持力度,不断完善乡村金融服务机制,充分的把控其发展全局,不断创新和完善乡村金融服务形式,实现其服务手段多元化,改进现存的制度缺陷,在社会的各个方面为乡村振兴的实现奠定基础。

      1.加强乡村金融体制改革与机制建设,建立完善的乡村金融体系

      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必须要营造良好的环境基础,建立统一有序的金融服务机制,实现服务范围的全覆盖,尽最大的力量为农户提供服务。

      1.1 加快社会支持体系的建设

      乡村金融服务的推进需要多种服务体系的支撑,比如社会信用体系等。因此,一是要对农户具备的土地及房屋颁发相应的产权证书,健全“两权”抵押贷款服务机制,完善产权交易体系建设,实现整个产权交易流程的具体改进,结合乡村发展实际开展金融服务的创新,开创乡村新的金融产品模式。二是要不断健全和完善乡村社会信用体系,在对农户等主体进行信息采集时要确保真实全面,对各个政府机关以及金融机构的信息进行汇总,全面把控农业主体信息,进而构建良好的信用机制。三是要建立多层担保制度。市县级政府制定相关的政策明确担保标准,并担任一方担保方,建立基层担保机构,对金融信贷实施担保。

      1.2.加快健全农户信用体系建设

      在完善乡村金融服务的进程中,必须要构建完善的信息系统,结合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信用的采集工作,进行信息的公开,对每个农户构建专门的档案。聚焦“三农”建立农户信用数据库,对乡村困难群众和规模不大的企业进行信息收集等工作。运用政府的构建的大型数据交换系统,实现多个领域和大范围的信息公开和交流,实现在农产品客户之间的信息公开,增加经营效率。充分的解决以往各部门、机构信息不流通的现象,在多个渠道和角度获取“三农”信息,引进专业化人才在资金扶持的基础上构建农产品线上交易平台。在信用数据的采集上专门增设试点机构,建立“三农”信用数据库,对乡村困难群众等实施准确的信息采集录入,为金融服务提供有效的保障。

      1.3优化乡村金融组织服务多元化体系,打造信贷供给利益共同体

      在我国的整个金融体系中,乡村金融是处于比较落后状态的一项业务,与城市相比较乡村金融在涉及的领域和范围,对于农户贷款的扶持力度等多个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和城市相比较,“三农”依然存在费用成本偏高,效益低下等特点。所以,第一要增加对于农业相关的资金的投入数量。政府机关设置专门的监管机构集中管理这部分资金,进行合理运用。要充分的鼓励国内大型金融机构投入到乡村建设,为乡村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扶持。

      第二,我国区域经济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在构建金融机构和服务网络时必须要以城乡统筹兼顾为基础,制定向乡村靠拢的政策和措施,尽可能的保障农民的合理金融需求。各级基层政府要制定一系列的扶持政策,适当的减免税收,为金融服务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对基层规模不大的金融机构进行扶持,确保其在乡村经济发展中充分发挥其效能,为乡村金融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政府应该格外注重对于绿色农业产业的支持,增设专门的服务手段,促进农业的快速转型升级。

      第三,加快金融机构的组织架构调整的进程,不断增强完善乡村金融市场,致力于打造目的明确,相互协调的金融服务机制。金融机构要清晰的对自我进行定位,制定明确的发展目标和方针,构建组织架构合理的金融机构。不断开拓最新的金融服务手段和形式,有侧重有目标的实施金融服务,不断完善信用贷款的体系建设,扩大金融服务的规模。

      1.4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风险防范和处置工作机制,打造良好的信贷环境

      不断完善供给侧的全面管理。不断加强经济建设以及金融服务之间的联系,有效识别和防范风险,构建科学的激励机制,鼓励金融机构提高新增存款存量比例来扶持地方经济建设。重点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构建完善的评估机制,并实施重点考核。积极实施基层信用的评价,将其和信贷充分的结合起来,创造良好的信用氛围。建立有效的奖惩机制,对失信人员进行严厉的惩罚,将信用机制落到实处。不断增加支付方式和构建服务站,对农户进行金融知识教育,帮助农户加强对金融知识的掌握和了解。此外,乡村金融机构严格按照法律的要求构建与之相适应的金融法治机构,为乡村金融服务构建和谐的环境,切实保障金融服务内部各个领域的权益。

      2.创新支农支小金融产品,加大乡村金融综合供给力度

      不断扩增金融服务的范围,适当放宽信贷条件,简化审批流程,增加贷款的最大限额,有效防范和识别风险,充分和当前乡村的发展实际结合起来,构建与乡村振兴战略相适应的金融服务机制。政府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乡村产权相关机构对土地和房屋的产权进行登记管理,建立“两权”交易抵押试点,精细的实施两权的确认、抵押等操作,扩宽乡村经营主体的筹款方式,以促进其发展。完善和健全和乡村未来发展趋势相适应的信贷工作。

      3.大力推广智慧金融,促进乡村金融转型升级

      智慧金融是结合当今互联网技术完善起来的,能够显著增强服务水平和质量,是乡村金融未来的发展所趋。智慧金融是以大数据等互联网技术为支撑提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能够简化金融服务流程,实现一站式服务,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成本,是实现互联网金融的重要途径,能够保障服务的质量和水平,进而加强服务的效率。为促进乡村金融的发展和提升,必须要逐步加强智慧金融服务。以乡村发展实际为基础,增加形式各样的最新服务手段和方法,构建完善的综合性服务平台。

      3.1大力搭建互联网金融线上服务平台

      我国大部分乡村存在着人口比较分散的现象,如果采取和城市一样的按距离布设服务网点的形式,极大的加重了服务的成本,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与普及,打破了常规经营的空间束缚,构建相应的线上服务平台,实施线上服务,在此基础上提高服务的效率和水平,并在一定角度上节约了成本和费用。一部分网上交易平台充分的运用其资源及途径优势,参与到整个金融市场之中,在乡村经济的发展中发挥助推作用,借助于其完善的经营环境实施综合性服务,除此之外,和农产品交易相关的网上运营商和金融机构建立紧密的联系,双方取长补短,构建智慧金融服务体系。例如:目前盛行的阿里巴巴销售平台,存在着许多的销售对象以及巨大的数据支撑,借助于龙头产品企业,经过和金融机构的紧密联系,获取其自身发展需要的资金,按照以往的交易记录以及消费者的信用体系,构建完善的风险防控机制,在线上为顾客提供借贷服务,根据信用额度进行放贷,实现农产品的一体化销售服务,提升服务水平和效率。

      3.2大力推广智慧金融,提升服务便捷性

      第一,充分的运用手机等现代信息手段,打破常规的空间障碍,提高金融服务的水平和质量;不断完善互联网金融等多种体系的建设,逐渐扩增服务渠道和手段,增加市场活力。第二,维护金融服务的安全和稳定,创造良好的金融运行环境。当前,伴随着智慧金融的不断扩增,一些不足和问题也随之彰显,比如当前网络诈骗的日渐盛行,严重阻碍了智慧金融的发展。在广大的乡村地区,村民的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在进行网上金融交易中存在着缺乏必要的防范意识和专业技术手段,相对于实体金融而言,缺乏一定的安全性。在此基础上,政府必须就其进行大力有效的宣传,增强安全防范观念;在规定的时间内实施金融安全知识培训,就金融服务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指导,有效避免安全隐患。第三,大范围的普及智慧金融不断扩增其范围,为乡村经济的发展和提升提供有力的支撑。金融机构作为金融服务的主体,在金融服务的推广中要主动承担起多种工作,牢记自己应该担当的主体责任。比如,乡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可以创建“掌上金融”等平台并进行推广为人们提供相应的金融服务,创新服务理念,打破原有金融服务方式的局限性,精简金融服务流程,为乡村经济的发展奠定基础。

      4.融资租赁模式极大地缓解了农民生产上的资金需求

在三农中实施的融资租赁具体表现在大型农机的采购上,农业部以融资租赁的方式于2014年对购买大型农机进行了利息的补贴试点工作。在实施的过程中小型农机也在缓慢的执行这一方式。融资租赁主要实施的流程为融资租赁公司担任媒介作用,承租人只需要缴纳机械首付,余款由租赁公司来支付给工厂,承租人只需定期支付租赁公司约定的费用便可享有机械的使用权,结清所有款项便可获取产权。政府部门就利息进行补贴,对于大型机械来说,农民可以进行“先租后买”,极大的降低全额购买的经济负担。

      结语:当前,中国正在供给侧组织架构改进和完善的关键阶段,在逐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时,不断推动产业的进展,全面开展乡村金融服务。在此期间,要逐步完善对于风险的防范和管控,构建起相应的风险分担机制,充分挖掘政府和多个组织的影响,扩宽金融服务渠道,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的支撑,加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参考文献:

      [1]罗继红. 深化农村金融创新助力乡村振兴战略[J]. 桂海论丛, 2018.

      [2]张强. 浅析农村金融如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J]. 时代金融, 2018, 708(26):81-82.

      [3]刘军.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金融发展模式的创新[J]. 湖北农业科学, 2018, v.57;No.613(16):120-122.

      [4]高佳薪, 郝冉, 陈玉凤.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金融创新研究[J]. 农村实用技术, 2019(1).

      [5]范方志.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金融差异化监管体系构建研究[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18, 375(11):52-59.

      [6]刘昊京. 农村金融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增长问题研究[D].

      [7]魏琦. 农村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及策略探讨[J]. 农村金融研究, 2018, 465(12):26-29.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