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丨唐坚:上海自贸区积极探索制度创新 促进投资贸易便利化的对策研究
来源: 发布日期:2022-08-20 点击量:
(上海自贸区积极探索制度创新 促进投资贸易便利化的对策研究)
随着全球贸易化程度的日益紧密,全球价值链也正深入发展,便利化程度的高低是决定全球贸易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中国非常注重贸易便利化的发展,尤其是在发展新经济、新业态上虽已取得长足的进步,但与国际高水平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制度创新一直以来是建设和发展自贸试验区的源动力。上海自贸区要充分发挥制度创新的优势地位,积极探索适合自贸区更高质量发展的制度创新成果。本文从上海自贸区投资贸易便利化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对现有制度进行分析研究,积极探索制度上的创新并提出应对措施,以促进投资贸易便利化的发展。
一、上海自贸区投资贸易便利化发展现状和制度创新面临的问题
自上海自贸区成立以来,尽管在进出口贸易、投资、金融、服务等领域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在经济总量和贸易量的增长速度上来看,投资增速明显偏低,追根溯源是上海自贸区依然存在投资壁垒,投资便利化水平还需持续不断进行深入改革、优化升级。怎样让自贸区的贸易投资拥有一个便利化的环境,从而吸引越来越多的外资进入,更好地引领我国经济的发展,是上海自贸区在创新并完善政策制度正面临的现实问题。比如存在投资门槛较高、投资领域开放程度不够、服务部门效率偏低、法治制度不健全等诸多方面的问题。
针对以上情况,上海自贸区应在以下五个方面需要进行完善:一是市场准入管理模式和完善的负面清单管理;二是进一步开放投资领域;三是改善行政服务水平;四是健全自贸区法治制度;五是完善金融领域改革,提升金融创新水平等方面提出应对策略,逐步提升上海自贸区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打造贸易投资在自贸区内便利化流动的新格局。
二、以制度创新推进上海自贸区投资贸易便利化的对策
(一)建立开放的市场准入管理模式和完善的负面清单管理制度
建立完善的开放市场准入管理机制,推进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和完善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制度体系建设,使制度更为公开透明化。在此基础上,对各级市场主体实行统一的标准化管理,持续强化、简化办理流程和办事环节,对业务牌照和资质的审批实行无差别化的统一标准和时限,以推进公平化的竞争,并逐步提升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市场准入的可预期性和透明化程度。实行公平公开的竞争审查机制,对资质资格的取得、招投标程序、权益保护等各方面现存的不平等条款进行清理和废止,从而促进各种市场主体依法依规平等地准入清单之外的各种领域和行业开展业务。要全面实施“证照分离”制度,就必须加大探索力度,对“先照后证”进行深入改革和优化。把所有涉及市场准入的许可审批事项及时列入改革试点,能撤销的全部撤销,必须保留的审批事项,依照市场准入管理和告知承诺等方式进行整合优化,通过完善风险防范和改善许可管理方式等举措,进一步拓宽告知承诺的范围。强化许可管理方式与企业登记管理两者间的相互衔接,从而实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在各个许可管理环节的“一码贯通”。实行“一企一证”生产许可管理模式,进一步探究撤销生产许可证产品检验制度。
上海自贸区要加紧建立完善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逐渐适度放宽产业准入。对外资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相结合的管理制度,对未列入负面清单之内的领域,依照内外资一视同仁的管理原则,对外商投资企业的设立和变更实行备案制,有效促进市场准入的开放进程。
(二)进一步开放投资领域,营造便利化的营商环境
上海自贸区不会改变为国内外投资企业提供更大发展空间的态度,将进一步扩大投资领域的开放程度。近些年来,正在努力进行探索和尝试,加大拓宽投资贸易领域的开放力度,逐步放宽投资准入制度,尽量削减自贸区外商投资的负面清单,加快推动金融、互联网、文化、航运服务、电信、生物制造等先进制造业和专业服务业领域的对外开放程度。对外商投资企业经营期限的特别管理要求进行改进和取消,一些特殊性的投资领域除外。持续加快推进制造业与服务业领域扩大开放的进程,积极探索和实施创新管理模式来吸引具备投资条件的外资创投企业和股权投资企业在自贸区内进行项目投资。上海自贸区通过扩大投资开放领域和提高开放程度的战略性措施,为今后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不仅能够引来更多新投资,也有利于各种产业间的融合发展和相互促进的作用。
上海自贸区利用自身优势与浦东新区形成一体化运作机制,在未来通过借鉴全球领先的营商环境以及国际投资贸易的先进经验,不断深入强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改革体制的形成,着重探究如何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积极营造良好、宽松的投资贸易便利化营商环境。
(三)积极改善行政服务水平
(1)进一步优化企业简易注销登记程序,探索构建企业注销登记服务平台
为进一步优化企业简易注销登记程序,上海自贸区积极展开企业简易注销登记改革试点工作,按照公开透明、便捷高效、风险控制的原则,持续放宽简易注销登记相关领域,逐步缩减简易注销公告时间等措施,并建立企业快速退出机制,支持未开业和无债权债务的企业快速退出市场,逐渐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市场退出制度创造性成果。在现有的政务服务平台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现代信息化技术的优势,对工商、税务、商务、海关、人民银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各相关部门的信息资源进行整合,探索出完整、高效的办理企业市场退出业务流程,构建一体化企业注销登记服务流程平台,使办事流程更加透明公开化,企业的信息资源全面共享互通,增强各部门间协同作用,为企业全面提供办理进度的跟踪查询和结果反馈等功能,提升电子政务服务水平。
(2)建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提升投资贸易便利化水平
加快具备全球先进水准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的建设步伐,推进数据信息向协同化和标准化发展,简化基本程序,实现对物流和监管等信息的全流程采集,提高监管单位的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的成效。利用口岸管理部门的通关物流状态信息为基础,实时对相关信息进行高效整合,通过完善通关物流状态信息,从而形成综合性的数据信息库,为企业供给全流程的数据服务,提升自贸区投资贸易便利化水平。
(四)建设完善的自贸区法治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依法治国理政的理念已根植于各领域中,始终坚持法治化建设的初心不会动摇,创建公平公开、稳定、可预期性的发展观念的不会改变。法治理念是创建市场公平竞争机制的根本,根据国际经验,良好的法治环境是吸引国际投资进入的重要指标。通过加快推进政府行为法治化、经济行为市场化的建设,利用制度来保障外资企业在自贸区的发展。在积极推动法治建设的同时,政府部门应简政放权,划清政府管理职能和明晰边界,大幅缩减审批事项和范围,对权力和责任清单进行详尽的规定,为企业投资贸易便利化创造有利条件和良好的营商环境。今后,上海自贸区将运用更成熟的服务理念为外资企业提供专业性的服务,也从过去提供优惠政策为主要手段向采用“法治+简政”的方式来维护国外投资企业的合法权益,营造公平、公开、平稳、可预见性的发展新境界,及时处置投资企业关注的问题。上海自贸区要加大法律服务和司法保障体系的建设力度,对相关的法律体系进行的梳理、优化,探索调整法律体系内部的关系,建立健全的知识产品权保护法,建设完善的仲裁机制以提高纠纷问题的解决。另外,自贸区内设立有关的仲裁机构和法庭,运用调解、仲裁、诉讼等方式来解决纠纷,营造更公平公正公开的商业环境,保证上海自贸区内的投资贸易平衡且有序地运转开来。
(五)推进金融领域改革,提升金融创新水平,加快推动投资贸易便利化进程
上海自贸区为促进投资贸易便利化,积极推动一系列的金融市场改革,建立了金融监管的长效协调机制、建设人民币全球服务体系、创建了着眼于全球的金融市场体系。同时还在金融领域实行多种优惠政策,吸引大批中高端企业投资并扎根自贸区。认真倾听企业对金融市场改革的建议,大力拓宽和健全金融市场的功效。比如在自贸区进一步开放外汇市场,并构建相关的外汇管理制度体系;有序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试点工作;加强与境外人民币离岸市场战略合作,逐渐构建开放的金融体系等,进一步深入推进金融市场的开放水平和提升金融行业的改革创新程度。充分发挥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优势与其进行联动,积极有效地实施《进一步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金融开放创新试点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方案》。加快建立金融监管协调机制,提升金融监管能力,防范金融风险。稳妥推进境外投资机构和企业发行人民币债券和资产证券化产品,支持优质境外投资企业利用上海自贸区资本市场发展壮大。
总之,上海自贸区应积极探索制度上的创新,努力营造别具一格的改革开放新格局。积极投身高品质自贸试验区的建设中,极力配合政府部门借鉴全球范围内自贸区的先进经验进行复制实践,用创新性的制度成果来赢得国内外投资企业的青睐,同时,在自贸区内设置具备贸促特色、符合企业需求的专业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市场化、专业化、全球化、多样化的贸易投资服务,推进投资贸易工作体制和商业法律服务体系的创新,加快促进投资贸易便利化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