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丨唐坚:中国金融改革与创新发展

来源:  发布日期:2022-08-20  点击量:

(学习报告丨唐坚:中国金融改革与创新发展)

前  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深化对国际国内金融形势的认识,正确把握金融本质,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平衡好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关系,精准有效处置重点领域风险,深化金融改革开放,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坚决打好防范化解包括金融风险在内的重大风险攻坚战,推动我国金融业健康发展。”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位,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优化资金配置和调节、反映、监督经济的作用。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经济兴,金融兴;经济强,金融强。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两者共生共荣。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建立起相对完整的金融体系,我国的一些金融机构已经跻身全球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行列,为支持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中国金融改革

     (一)中国金融改革历程、

      回首过去70多年,我国金融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万众瞩目的发展成就。其发展历程大体上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大一统”阶段(1949-1978年)

      建国伊始到改革开放这三十年间,我国一直处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时代。与之相适应,我国金融发展也相对缓慢,处于中国人民银行包揽一切的“大一统”的金融制度当中。我国只有中国人民银行一家银行,不仅行使央行职能,还行使商行职能。股票市场还没有开放,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产品更是无从说起。这一阶段我国几乎不存在金融市场。

      2.金融改革初始阶段(1978-1992年)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我国经济体制开始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我国金融业也在逐步向市场化、国际化转变。中国人民银行从1978年开始改革,将其商业银行等非中央银行职能逐步剥离出来,到1983年,开始成为真正独立的中央银行。在1979年至1986年之间,四大国有专业银行相继成立。随后,交通银行等股份制银行如同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证券、保险、信托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也逐步恢复和设立,这些都为我国金融体系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19世纪80年代初,以国债恢复发行为起点的债券市场开始活跃发展起来。90年代初,沪深两家证券交易所相继成立,这标志着我国已开启规范化的直接融资渠道,为资本市场的深化发展奠定了基础。随后对证券市场的监管机构应运而生,1992年证监会成立,旨在对证券市场进行规范性监管。这标志着我国证券市场统一监管体制开始形成,也为我国金融业的分业监管体制发展埋下了伏笔。同一阶段,我国先后设立了郑州商品交易所和上海期货交易所,开启了我国期货商品规范交易的新纪元。

      3.金融体系快速发展阶段(1992-2003年)

      党的十四大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明确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推动了我国金融体系建设的加速发展。1994年,我国三大政策性银行相继成立。同年,我国开始实行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逐步放开经常项目下的本币兑换。1995年我国国债发行市场放开利率限制,拉开了债券利率市场化的帷幕。1999年为了缓解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压力,我国成立了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来分别承接其不良资产。2003年,为了加快剥离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我国开始实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比如:2004年1月,国务院正式对外公布了对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的股份制改造方案,宣布将450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平均注入以上两家银行作为补充资本金。至此,业内关于四大国有银行整改上市方案的猜测得到证实,中行与建行正式拉开了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的序幕。消息发布的当天,网上立刻引起了强烈反响,有网民表示,450亿美元资本金对于中行、建行来说可以大大增强其实力,相对于前一次2700亿人民币增资各银行,这次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国有银行的资本充足率问题,使中行、建行进入国际金融市场竞争平台。多数网民也表达了自己的希望,期望这笔钱能够实实在在用于国有银行的股份制改造,从而起到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稳定的作用。

      4.市场化改革阶段(2003年至今)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构建了我国要不断完善市场化金融改革的宏伟蓝图,为我国新阶段的金融市场化改革明确了指导性方向。2004年和2009年,深交所先后设立了中小板和创业板,为中小企业和创新型企业融资提供了平台。2006年,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成立,以金融期货为主要交易商品。2013年和2016年我国上交所先后开启了沪港通和深港通,这加强了我国资本市场同海外市场的联系。2014年我国降低商业银行准入门槛,放开民营银行设立条件,开始实行民营银行试点。比如:深圳前海微众银行于2014年12月获得由深圳银监局颁发的金融许可证,是国内首家开业的民营银行。2015年1月4日,李克强总理在深圳前海微众银行敲下电脑回车键,卡车司机徐军就拿到了3.5万元贷款。这是微众银行作为国内首家开业的互联网民营银行完成的第一笔放贷业务。截止2020年底,微众银行的企业金融管理贷款规模突破1000亿元,“微业贷”法人客户超170万家。

      2016年人民币正式加入特别提款权,标志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取得实质性进展。2017年,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正式成立。次年,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合并,成立了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至此,我国形成了“一委一行两会”金融监管的新格局。2019年6月,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正式开板,有力促进资本市场更好地为科技创新企业服务。

     (二)中国金融改革成效显著
      1.银行业保持高速发展

      银行业作为国民经济核心产业,与宏观经济发展具有高度相关性。近几年来,我国的经济一直处于高速发展水平,货币化进程加快,全社会对于金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这些都直接推进银行业的快速增长和发展。银行业分析指出,在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我国银行业的综合实力得到了很大提升,已经跃居世界首位。2021年上半年,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保持平稳发展,资产负债规模稳步增长,财务杠杆水平相对稳定。2021年上半年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336万亿元,总负债307.96万亿元。

图1 2016-2021年上半年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及总负债

 数据来源: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2021年上半年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中大型商业银行136.18万亿元,占40.53%;股份制商业银行60.32万亿元,占17.95%;城市商业银行43.64万亿元,占12.99%;农村金融机构44.33万亿元,占13.19%;其他类金融机构51.53万亿元,占15.34%。总负债中大型商业银行125.11万亿元,占40.63%;股份制商业银行55.52万亿元,占18.03%;城市商业银行40.31万亿元,占13.09%;农村金融机构41.05万亿元,占13.33%;其他类金融机构45.97万亿元,占14.93%。2015-2019年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盈利能力呈增长态势,随着LPR改革潜力持续释放,引导实际贷款利率稳中有降,推动金融系统向实体经济让利。2020年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盈利22625亿元,较2019年减少1337亿元。

图2 2015-2020年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盈利能力及增长

数据来源: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2.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初步形成

     在资本市场上,不同的投资者与融资者都有不同的规模大小与主体特征,存在着对资本市场金融服务的不同需求。投资者与融资者对投融资金融服务的多样化需求决定了资本市场应该是一个多层次的市场经济体系。我国资本市场从20世纪90年代发展至今,资本市场已由场内市场和场外市场两部分构成。其中场内市场的主板(含中小板)、科创板、创业板(俗称二板)和场外市场的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 (俗称新三板)、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证券公司主导的柜台市场共同组成了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以科创板为例:2018年11月5日,上海证券交易所表示将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在中国证监会的指导下,积极研究制订科创板和注册制试点方案,向市场征求意见并履行报批程序后实施。上交所将在中国证监会的统一部署下,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订工作方案、各项规则以及配套制度,完成相关技术系统开发工作,积极稳妥推进科创板和注册制试点在上海证券交易所顺利落地。2019年1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审议通过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总体实施方案》、《关于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的实施意见》。2019年1月30日,中国证监会就《科创板上市公司持续监管办法(试行)》和《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公开征求意见;同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就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相关配套业务规则公开征求意见。2019年6月13日,科创板正式开板。中国资本市场迎来了一个全新板块。2019年6月19日凌晨,上海证券交易所官网披露华兴源创招股意向书、上市发行安排及初步询价公告等,该公司拟公开发行不超过4010万股,拟登陆科创板募集资金10.09亿元,并在6月27日进行网上申购。2021年上半年,科创板公司共计实现营业收入3,040.50亿元、归母净利润433.19亿元,同比增长55.14%和105.24%。超九成公司实现营收增长,56家公司实现营收翻番,两成公司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超七成公司归母净利润实现增长,三成公司净利润增幅达到100%以上,最高达743倍。同时,部分公司业绩出现下滑,主要是受海外疫情变化、原材料价格上涨、股权激励费用增加、研发投入加大等因素影响。

      3.利率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化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步,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稳妥推进,成效显著: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对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等不再设置存款利率浮动上限,利率管制基本放开;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贷款基础利率(LPR)、国债收益率曲线等为代表的金融市场基准利率体系已基本形成;初步构建起利率走廊机制,央行市场化的利率调控能力和传导效率进一步增强。

      以LPR改革为例,2021年11月8日,上海清算所进一步拓展利率互换集中清算品种,正式将期限在3年及以内的LPR1Y利率互换交易纳入集中清算,成为全球首家为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利率互换提供集中清算服务的清算机构。上线首日,市场反响良好,系统运行稳定,共清算LPR1Y利率互换27笔,名义本金合计25亿元,交通银行、浦发银行、南京银行、中信证券等市场机构积极参与业务。利率互换是我国兑现G20峰会承诺、推动场外衍生品交易实现强制集中清算的首个品种。上海清算所自2014年推出该服务以来,始终在利率衍生品领域深耕细作,致力于通过完善集中清算机制提升市场服务水平。系统功能不断完善,先后推出代理清算、直连接口、合约压缩、实时承接等服务;产品期限不断拓展,从5年及以下全面覆盖至10年及以下;参与者数量及结构不断丰富,从最初的21家扩展至382家,机构类型涵盖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各类型非法人产品、境外机构等;业务规模显著提升,2020年清算量达19万亿元,是2014年业务初始清算量的7倍以上。自2019年央行改革完善LPR形成机制后,上海清算所第一时间投身LPR利率互换集中清算业务的研发工作,广泛征询市场机构与行业专家意见,最终成功攻克难题,形成获得普遍认可的曲线构造、公允估值与风控方案。

      (三)中国金融对外开放
      1.国内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

      目前,外资银行在华营业性机构已达927家,外资银行总资产3.7万亿元。境外保险机构在华共设立了66家外资保险机构、84家代表处和17家保险专业中介机构。此外,已有11家外资控股或全资证券基金期货公司相继获批,3家外资银行在华子行获得基金托管资格。在投资额度的开放上,遵循“先开放资本流入、再开放资本流出”的路径。继2002年开始实施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 II)制度后,2011年我国又实施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 II)制度,这两个渠道成为境外机构投资者参与我国金融市场的主要方式。通过不断增加QFII和RQFII额度,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程度逐步加深。2019年9月,我国正式宣布全面取消QF II和RQFII投资额度等的限制,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不需要经过事先审批即可便利投资我国的股票和债券市场。截至2021年6月末,境外主体持有境内人民币股票、债券、贷款及存款等金融资产金额合计为10.26万亿元,同比增长42.8%。同时,为了方便合格境内主体投资境外证券市场,我国先后出台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2007年实施)和人民币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RQDII,2014年实施)渠道。在机构的股权比例开放上,近年来我国主要通过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的方式逐步放松甚至取消了外资参与资本市场服务业(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和期货公司)和保险业的股比限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扩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之后外资准入金融业改革提速。2017年12月,银行业对外开放首先发力,银监会宣布放宽外资对中资银行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除民营银行外)的持股比例限制,内外资基本实现了一视同仁。2018版“负面清单”中规定,外资参与资本市场服务业和保险业的股比均不超过51%。2019年7月,国务院金稳委办公室发布了11条金融业对外开放措施,除了缩短外资股比限制的过渡期,还允许外资机构参与信用评级业务,设立和入股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货币经纪公司或养老金管理公司,以及获得银行间市场A类主承销牌照等。在2020年6月发布的“负面清单”中,金融领域正式取消了外资投资上述公司的股比限制,金融业外资准入的负面清单正式“归零”。

      2.人民币国际化

    (1)人民币国际化指数稳步提升9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1年人民币国际化报告。报告显示,人民币的支付货币功能进一步增强,投融资货币功能深化,储备货币功能上升,计价货币功能有新的突破,人民币国际化取得积极进展。数据显示,2020年,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较快增长,银行代客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合计为28.39万亿元,同比增长44.3%,收付金额创历史新高。人民币跨境收支总体平衡,全年累计净流出1857.86亿元。2021年上半年,银行代客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合计为17.57万亿元,同比增长38.7%。截至2020年底,人民币国际化指数(RII)达到5.02,同比大幅增长54.20%。人民币国际使用程度在2020年上半年超过日元和英镑,并连续三个季度在主要国际货币排名中位列第三。

表1 2019—2020年人民币国际化指数及排名情况

数据来源:中央人民银行

     (2)促进资本市场双向开放

      2021年9月,粤港澳三地同时发布《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实施细则》,标志着“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正式启动。“跨境理财通”指粤港澳大湾区居民个人跨境投资粤港澳大湾区银行销售的合资格投资产品,按照购买主体身份可分为“南向通”和“北向通”。“南向通”指粤港澳大湾区内地投资者通过在港澳银行开立个人投资账户,购买港澳地区银行销售的合资格投资产品;“北向通”指港澳地区投资者通过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银行开立个人投资账户,购买内地银行销售的合资格理财产品。从10月19日开始,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业务正式落地实施进入“半月考”。据悉,大湾区内地九市已完成报备的试点银行中,共20家银行为个人投资者办理相关业务。来自人民银行深圳中心支行披露的数据显示,10月19日-31日,粤港澳大湾区参与“跨境理财通”的个人投资者共计7600人,境内银行通过资金闭环汇划管道办理资金跨境汇划1752笔,金额1.31亿元。其中,港澳地区合计共5022人参与北向通,累计办理业务1270笔,跨境汇划金额6550.60万元;内地合计共2578人参与南向通,累计办理业务482笔,跨境汇划金额6574.73万元。

      (3)不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2020年,人民银行继续推进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保持人民币汇率弹性,发挥汇率调节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的作用。2020年前5个月,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际外汇市场波动加大,人民币汇率表现出较强的韧性,对美元有所贬值,对一篮子货币小幅升值。在我国率先控制住疫情,经济基本面持续向好的推动下,6月份后人民币对美元和一篮子货币汇率升值。10月份,逆周期因子从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价模型中淡出使用,调整后中间价形成方式的透明度、基准性和有效性进一步提升,也是外汇市场自律机制中市场主体发挥作用的体现。总的来看,2020年跨境资本流动和外汇供求基本平衡,市场预期总体平稳,人民币汇率以市场供求为基础,有贬有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

二、中国金融发展新形态

     (一)科技金融
      1.什么是科技金融?

     (1)科技金融的概念科技金融属于产业金融范畴,主要指科技产业与金融产业的融合,实质上是落脚于金融,利用金融创新,高效可控地服务于科技创新创业的金融业态和金融产品。科技金融体系主要由政府、银行和其他金融、投资机构组成。(2)科技金融的主要发展模式科技与金融是经济发展的两大引擎,如何打通资本市场和创新资源的对接通道,推动两者有机结合,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世界各国进行了很多探索,形成了各自的发展模式和特点。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导模式。美国是全球金融体系最发达的国家,拥有最发达的多层次资本市场、最大规模的风险投资市场、最完备的风险贷款市场。在资本主导的科技金融体系中,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美国政府的主要职能是通过立法和设立机构,减少金融市场对科技企业的融资约束,拓宽融资渠道,支持企业发展。以日本为代表的银行主导模式。与美国发达的直接融资市场不同,日本科技金融体系的最大特色在于依托成熟的间接金融市场实现资本的供需对接,通过建立政策性金融与政府资助、两级担保的信用担保机制,为科技型企业提供低成本的融资渠道。以以色列为代表的政府主导模式。以色列科技金融体系发展在全球独树一帜。政府直接参与科技企业孵化全过程,通过高科技孵化器与政府引导的风险投资基金体系,为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金融和管理服务,在高科技企业早期“死亡谷”给予坚定扶持,承担最大风险却不共享收益。此外,首席科学家制度也是以色列政府主导的科技金融体系中的一个核心环节(以色列的首席科学家系列支持研发计划项目,涵盖国内初始研发计划、一般性研发计划、竞争性研发计划以及国际研发计划,呈现全方位、立体化结构)。以色列在纳斯达克上市企业数量仅次于美国。

      2.中国科技金融的创新实践

     在我国,“科技金融”的概念早在1993年就被提出,但其加速发展却是在最近10多年,各地在金融政策及产品创新上进行了积极探索。金融政策方面,如:湖北省大力发展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采取“母基金+子基金”的方式,在国内较早建立了涵盖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创业投资基金体系,2015年经国务院批准,武汉城市圈成为国内首个科技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北京市依托中关村科技园积极探索科技金融体制机制创新,相继出台实施发展天使投资和创业投资、完善科技贷款和融资担保服务、加强科技融资租赁服务、加大科技保险力度、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和加强科技金融中介服务等一系列创新政策举措;深圳市出台实施《科技研发资金投入方式改革方案》,实施包括银政企合作梯级贴息资助、发展科技保险、引导天使投资、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以及试行股权有偿资助等改革政策,最大限度撬动银行和保险业资源投入科技研发。金融产品方面,如:武汉汉口银行探索形成服务科技企业的“光谷模式”,设立全国首家科技金融服务中心,把政府、风投、券商、担保、评估等各类渠道整合在一起,实现对科技企业需求统一受理、业务集中办理的“一站式”服务平台;北京中关村与中国银行合作,探索形成客户中心、市场导向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中关村模式”,在科技企业贷款审批中引入独立的科技专家担任顾问,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商业银行与科技型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上海市组建国内首家专注于科技金融的浦发硅谷银行,专门为轻资产、高科技、互联网企业提供债权融资;广东省积极探索知识产权证券化发展,2020年3月,为满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物资生产企业资金需求,深圳市高新投集团发起发行“南山区-中山证券-高新投知识产权1期资产支持计划(疫情防控)”。

      3.长三角科技金融联合发展

      在“十三五”期间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推进过程中,由财政资金引导,主要是基金、创投、科创板、债市等资本市场给力,银行业等贷款、担保和保险联动,形成合力,为长三角科创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支持和服务,取得明显成效。长三角资本市场服务基地发挥集聚金融服务资源和上市服务综合功能优势。2018年11月,浦东新区联合上海证券交易所共同发起设立了长三角资本市场服务基地,坐落于上海张江科学城,如今基地已与29个长三角地级以上城市结为联盟,实现了长三角中心区城市全覆盖,形成了良好的资本市场服务科创企业的生态体系,发挥金融服务资源集聚优势和上市服务综合功能优势,呼应长三角区域实体经济需求,全面助力长三角区域“硬科技”企业对接科创板,科创板储备库企业超五千家。约三分之一的长三角科创板上市公司获得了来自长三角资本市场服务基地股权投资成员的投资,联盟成员中的券商、会所、律所等专业服务机构则为近半数的长三角企业登陆科创板“保驾护航”。长三角是我国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融资活跃集中区域,国有投资公司是科创企业获得创投资本支持的重要力量。中国(苏州)创投生态中心发布了《中国创投行业发展数字报告(2020)》。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基金规模突破10万亿元,分布区域前三名为北京、广东和上海,长三角是集中分布区域,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和安徽省位列2020年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前10投融资活跃地区(投资数量)的第三、第四、第五与第十。据2020年11月16日《科创板日报》报道,我国私募基金管理规模超过15万亿元。其中,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占比71%,我国90%上市前企业获得过私募股权和创投基金投资,投资本金达到704亿元,相当于科创板首发募集资金的25%。又据统计,目前,90%以上的科创板公司在上市前获得创投资本支持,投资规模近1800亿元。在长三角科创板上市公司十大股东中,国有投资公司是从早期起到成功上市的科创企业获得创投资本支持的重要力量。截止2020年底,总计有36家国有投资公司投资的科创公司成功实现科创板上市。其中,上海市国有投资公司数量最多,有9家;江苏省次之,有8家;安徽省第三,有4家;浙江省第四,有2家。科创板开板发展,促进长三角科技创新、产业集群与资本进出的良性循环,反过来激发了社会资本投资长三角科技创新企业积极性,极大地促进各种市场资源向科创产业集聚。

      (二)数字金融
      1.数字金融的科学内涵

     (1)数字金融的概念数字金融指利用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数字技术,通过降低金融服务门槛和服务成本,更高效地实现普惠金融服务。数字金融,一方面是新型科技公司提供服务金融技术,另一个是传统金融机构,重在利用数字技术改善金融服务,两者同样重要。数字金融发展2.0时代,正是金融和技术之间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数字金融与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概念相似。互联网金融同时包括:金融公司使用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公司从事金融活动,通常我们使用后者含义,如微信支付、蚂蚁金服,即用现代互联网技术解决金融问题。金融科技指用技术手段推进金融创新,形成对金融市场、金融服务产生重大影响的业务、模式和创新产品。金融科技更突出技术特性,互联网金融更突出互联网公司对传统金融产品、服务、组织的创新和对传统金融覆盖范围、技术水平的深化作用。(2)数字金融业务第一,移动支付业务最为突出。在无线通信终端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渗透下,人们更多地通过手机APP(如:手机银行、借呗等)获得金融服务,移动支付也成为数字金融最常用的服务之一。截至2020年底,我国手机网络支付用户规模达8.54亿,占手机网民86.4%。全国数字支付交易规模突破200万亿元。移动支付深度融合普惠金融,数字红利普惠大众,体现出良好前景。其一,移动支付方式便捷,不受时间地域限制,节省时间和传统的收银找零过程;其二,支付利用生物特征完善交易,提高账户安全保障,避免假钞收用;更进一步,利用移动支付,可以在充分记录消费数据后进行二次推广、促销,驱动销售的倍增效应。移动支付涉及高校,商超、餐娱、酒店等丰富的行业体系,满足百姓差异化需求。疫情期间,依靠互联网和支付宝、手机银行等线上金融工具的支撑,有效便利煤电缴费、网购、外卖等社会服务项目,保障民不出户正常维持基本的生活状态。第二,在线投资也较为领先。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在产品带动和业务深度渗透下,大众理财意识和金融需求也大大提高。2020年7月支付宝数据显示,“理财热”下,金融类相关搜索次数增两倍,搜索人才增长近50%,体现用户的理财热情。互联网理财是一种“互联网+金融”新模式,一方面通过APP随时在线理财,占据灵活、方便、安全的理财优势;另一方面一些理财产品起步门槛低且期限选择多,更广泛覆盖各阶层投资者;零钱通和余额宝利用长尾理论抓稳大规模的小微客户,促进互联网金融发展。在线投资产品丰富、手续简洁,依托数字技术、大数据等分析手段和互联网的信息收集优势,满足客户不同需求的投资服务,推动线上理财模式,提高理财服务普惠性和业务转型升级。

主要业务

               概况

                     应用




移动支付

2020年全国移动支付业务和支付金融达1232.20亿笔和432.16万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1.48%和24.50%。用户最常使用的移动支付产品是微信、支付宝和银联云闪付

高校一网通、水电煤缴费、在线购物、在线教育、外卖、交通充值、在线公益、违章缴款、出行订票、会员续费、在线预约




在线投资

截至2020年6月,我国购买线上理财产品的用户达1.5亿;2020年疫情使传统理财受销售、售后等不同影

响,进一步强化线上“无接触”的理财服务趋势

理财通、电信增益宝、无忧宝等余额增值、活期资金管理理财产品;“智能投顾”新型投资服务;余利宝、易理财、现金通、零钱通等货币基金






数字保险

2020年互联网人身保险业务累计实现规模保费2110.8亿元,较2019年同比增长13.6%,互联网健康

险呈连续六年增长态势

数字保险打破传统网点、营业时间限制,在咨询、设计、投保、核保、承保、支付、查询等全过程优化网络化交易,提高保险服务

蚂蚁保、体育保险、互联网车险、大病筹款、互联网寿险、员工保险、在线风险管理与查勘理赔、

“大病无忧宝”福利版、“微保”等保险产品




信用服务

2021年第一季度,个人和企业信用报告网银查询总量分别为622.9万笔和22.1万笔,占同期信息主体查询总量的23.5%和26.1%。互联网征信查询和在线信用,便民利民,民众享受高效优质的信用权益

免租金租车、信用签证、先旅游后付费、租房免押金、购物先体验后付费、线上极速退款、现金分期、快速授信、极速预付、售后优先权





在线借贷


包括互联网银行和网络小贷模式。2020年出台系列政策,要求加强规范小贷公司的经营管理。2021年互联网贷款更需持续关注持牌化、严控风险强化内控,完善数字助贷、联合贷款的风险管理与新监管要求

工商”融e借“,平安“新一贷”、“微粒贷“、”微业贷”、“网商贷”等现金贷产品;花呗、拿去花等消费贷产

表2 数字金融的主要业务


      2.数字金融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作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能,数字金融在加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进程、助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强化系统性风险防控、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数字金融能够加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数字金融以数据为基础、技术为驱动,通过信息流、技术流来加速资金流、产业流流动,能够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更高效地为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配置资源,推动实现供给与需求之间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助推我国经济社会向低碳绿色高效集约的发展模式转变。数字金融能够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进程。数字金融能够发挥数据要素价值,加大对双循环“卡脖子”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精准、安全、高效、全面的金融服务。此外,在农业、工业、服务业等各个行业的数字化进程中,数字金融能够与其进行深度融合,通过延长产业链条、丰富应用场景、拓展新兴市场,不断催生数字化新模式、新业态,加快实现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数字金融能够助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利用创新金融支付、升级金融基础设施、发行数字货币等,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对外输出数字金融服务,能够积极联通两个市场,增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助力企业便利化开展对外投资,加快推动跨国技术转移,吸引高端创新成果落地,进而重塑世界经济格局。数字金融能够强化系统性风险防控。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建设数字化、智能化、透明化、精细化的“穿透式”数字金融安全网,健全风险预防、预警、处置、问责制度体系,能够有效防范跨行业、跨市场、跨地域的风险传递,从而为监管部门提供更加科学精准的决策支持。数字金融能够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正确金融价值观的引领下,围绕人民群众所想、所急、所盼,建设完善便利性好、调控性强、透明度高的数字金融服务体系,能够加快改善分配结构,增加居民收入,挖掘消费潜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3.数字金融对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

    (1)数字金融对居民生活质量的保障效应数字金融对居民生活质量的保障效应主要通过互联网保险和网络众筹等行业来体现。1.互联网保险对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互联网+”时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不断冲击着金融领域里的保险行业。目前,保险行业确立了四种互联网保险的发展形式。一是传统的保险企业通过自身建立的官网或手机客户端来提供保险服务;二是电商或场景平台模式,例如居民在淘宝、天猫等平台购物时会获赠运费险、订单险等各种险种,以此来保障消费者的利益;三是新兴的互联网保险企业,如由阿里巴巴的马云、腾讯的马化腾和中国平安的马明哲投资设立的众安保险;四是以代理人身份为主的专业保险互联网中介机构。相比起传统保险,网上保险能够通过技术优势跨地域提供保险服务,并且使消费者协商和签订保险合同的时候不再受时间限制,降低了保险销售成本并最终惠及了消费者。

    (2)数字金融对居民生活质量的增值效应数字金融对居民生活质量的增值效应主要通过拓宽投资渠道、提供互联网理财产品来实现。例如,2013年6月,支付宝中的“余额宝”一推出就受到了居民追捧,这实际上与数字金融产品自身的优势紧密相关。一是信息透明度高,网络渠道让客户能够与产品提供方在线沟通,冲破了传统理财的面对面沟通的局限性。与此同时,余额宝的收益每日结转,及时更新,客户通过支付宝客户端就可以随时掌握自己的理财收益情况。二是运营低成本高效率,互联网货币基金等产品的出现,不仅简化了手续,也不需要缴纳银行的申购费、赎回费,极大地降低了投资的成本。三是销售门槛低,余额宝设置的最低购买金额仅为1元,且目标对象是海量支付宝用户的闲散资金,就是运用这种积少成多的长尾理论,来成就如今巨大的资金规模。四是资金流动性强。传统货币市场基金的资金相对封闭,有着较长的运行周期,而互联网货币基金像银行的活期存款一样,以T+0的赎回模式,方便了资金流动,既满足了居民不同期限的缓冲储备需求,有效降低了居民尤其是风险规避型投资者的预防性储蓄动机,又能够通过基金理财的方式,使居民获得相对于传统储蓄更多的财富增值,为居民提升生活质量提供了新的财富通道。

      (三)绿色金融
      1.绿色金融发展现状
      (1)绿色信贷。截至2021年一季度末,国内21家主要银行绿色余额达到12.5万亿元,占各项贷款的9.3%,其中绿色交通、可再生能源、节能环保产业贷款余额占比超过70%。我国绿色信贷的规模位居世界第一。绿色信贷资产质量整体良好,近5年不良贷款率均保持在0.7%以下,远低于同期各项贷款的整体不良水平。我国整体不良率大致2%左右,一直在上下浮动。但是我们绿色信贷不良率,最低不到0.4%,高的时候也就0.7%。绿色信贷环境效益逐步显现,按照绿色信贷资金占绿色项目总投资的比例计算,21家主要银行绿色信贷每年可支持节约标准煤超过3亿吨,减排二氧化碳当量超过7亿吨。现在全年碳排放量大致在100亿吨到110亿吨之间,各方估计的数据不一样。但是绿色信贷每年支持二氧化碳减排7亿吨。与此同时,绿色保险保障功能不断提升。保险机构也做了很多工作,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已覆盖重金属、石化、医疗废弃物等21个高环境风险行业,地理范围覆盖到31个省区市,为支持生态文明建设,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2)绿色债券。2020年,我国境内信用债发行规模为24.3万亿元,当年绿色债券发行总计2692亿元,绿色债券发行量在全市场的占比约为1.1%。其中,银行间市场(含证券化产品)发行规模为1276亿元,交易所市场(含证券化产品)发行规模为1416亿元。截至2021年8月31日,我国绿色债券发行规模为388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112亿元,绿色债券市场增长速度加快。2021年年初以来,银行间市场推出了碳中和债券和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交易所市场也推出了碳中和债券。创新产品极大带动了绿色债券发行规模的增长。碳中和债券是绿色债券的一种,主要是指募集资金专项用于具有碳减排效益的绿色项目债券,需要满足绿色债券募集资金用途、项目评估与遴选、募集资金管理和存续期信息披露四大核心要素要求。(3)绿色保险。提起绿色保险,人们最熟悉的还是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截至2020年,环责险已覆盖重金属、石化、医药废弃物等20余个高环境风险行业,赔款2.25亿元。2018年至2020年,环责险的保额不断提高,至2020年已达到5.39万亿元,较2018年增加1.2万亿元,年均增速达14.38%。业内人士看来,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过程中,能源结构调整、绿色交通发展、建筑行业绿色转型、绿色低碳技术推广等重点领域的发展至关重要,保险业在以上方面均大有可为。以能源结构调整为例,2020年,绿色保险为清洁能源产业提供1.96万亿元保险保障,比2018年增加了0.57万亿元,年均增速20.5%。针对清洁能源行业的产品质量风险和利润波动风险,保险行业也为产业上下游企业提供产品质量类保险、发电量保证类保险、利润损失类保险以及设备供应链保险等创新产品,帮助提升清洁能源产业抗风险能力。如针对光伏产品质保期较长的问题,保险业推出了光伏组件效能保险,最长能保障光伏组件30年以上的输出功率衰减所造成的发电损失,该产品一举打破了国外保险公司的垄断,有力地支持了国内光伏组件企业的全球化市场开拓,也保证了下游企业的运营质量。

      2.绿色金融与“双碳”目标

     绿色金融是中国“双碳”目标政策框架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协同产业政策、消费政策、税收政策、碳市场的交易,绿色金融在推动实现“双碳”目标中具有重要作用。

      全球生态安全由于气候的变化,现在已经受到严重威胁,实现“双碳”目标,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数据显示,全球大概80%的人口还生活在人均能源消费大大低于100吉焦的国家和地区,2019年全球人均能源消费大概是75.7吉焦,各个地区很不平衡,其中亚太地区是61.1吉焦,南美洲地区是55吉焦,非洲最低仅15.2吉焦。联合国设定的人类发展指数将人均能源消费100吉焦作为参考指标,也就是说,全球80%以上的人口现在远远没有达到人均能源消费水平,主要是发达国家排放得很多。同时,全球80%以上的一次性能源消费仍然是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仍然属于“传统能源”,而不是非化石能源。目前,全球80%以上的人口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低于1.1万美元的,即大部分还是发展中国家。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全人类要实现“双碳”目标,面临的挑战十分艰巨,这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还是一个政治、社会问题。2020年以来,在全球疫情蔓延的背景下,各个国家减碳任务更加艰巨。各个国家为应对疫情出台了很多财政刺激措施,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21年4月发布的报告显示,全球50个经济体财政刺激一共支出了14.6万亿美元,其中只有3600多亿美元是符合绿色标准的,当然这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情况,是为了应对疫情。2021年,绿色和平组织也发出公开的批评,指责欧洲央行为了应对疫情,放松了对信用评级下降、碳排放较多的企业抵押品的融资规则。即央行融资需要抵押品,但提供抵押品的企业很多是高碳排放的。因此绿色和平组织2021年也发出呼吁,要求欧洲央行要尽快将货币政策转向到纠正气候应对失衡上来。可见,从全球来看,要完成“双碳”目标,任务还是十分艰巨的。

三、深化金融改革,推动中国金融创新发展

     (一)进一步深化中国金融机构体系改革
      1.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

      一是健全金融机构公司治理。优化金融机构股权结构,严格股东资质和准入管理,规范股东行为,规范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与管理层关系,完善经营授权制度,形成有效的决策、执行、制衡机制。比如: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今年9月发布“华融证券股份有限公司71.99%股权招商推介”。相关信息显示,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华融”)转让华融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华融证券”)71.99%的股份。对此,中国华融表示,近年来,在监管部门“回归本源、聚焦主业”的指导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积极研究回归主业,有序推进机构瘦身。中国华融转让华融证券股权,也是落实监管要求、进一步聚焦主责主业、稳步推进机构瘦身的正常股权转让行为。同时,中国华融出售包括华融证券在内金融子公司股权(前期已公告的华融交易中心、华融消费金融、华融信托等),对于补充公司核心一级资本,将资源集中在不良资产主业、巩固主业核心竞争力方面将起到积极作用。

      二是完善金融机构激励约束机制。完善经营约束机制,优化管理层考评,规范高管人员行为,建立董事会与管理层制衡机制,防止内部人控制。鼓励金融企业实施高管人员市场化选聘任用与管理,实行与经营业绩相挂钩的差异化薪酬分配办法。完善职业经理人业绩考核评价、淘汰和退出等管理机制。推动管理层履行好日常经营管理职责,严格任期管理和目标考核。深化用人、用工制度改革。

      2.健全中小银行、民营金融机构和地方金融机构

     一是支持中小银行和民营金融机构切实发挥市场化优势,把握好发展方向、战略定位、经营重点,突出优势、做精专业。鼓励其在风险可控、成本可算的基础上,创新业务和服务模式,缩短企业融资链条,更好服务中小微企业和“三农”。二是引导地方金融机构专注主业,立足本地,回归本源,坚持服务当地、服务城乡居民的定位。地方金融机构要加强风险管理,强化审慎经营,不过度追求规模扩张和发展速度。例如:邮储银行广东省分行坚守服务“三农”和中小企业。截至今年6月末,该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接近700亿元,服务普惠小微企业客户超8.2万户,本年累计投放近380亿元;截至今年6月末,小额贷款累计投放130.2万笔、金额2776亿元,小额贷款笔均仅21.3万元,凸显了“人嫌细微,我宁繁琐”的邮储文化底蕴,线上小额贷款更是已成为服务“三农”客户的主要产品,让数据多跑路、农民少跑腿、信用变财富。

      3.优化金融机构布局

      加快实现国有大银行战略转型,鼓励引导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民营银行等金融机构专业化、差异化发展,发挥比较优势,提高核心竞争力。深化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改革。规范发展信托公司、财务公司,稳步发展消费金融公司,有序发展融资租赁。比如:近年来,张家港农商银行全面深化转型,积极推进“两小”战略,坚持支农支小、服务实体民生的差异化市场定位,对小微企业及小企业客户实施差别化服务、专业化经营,逐步形成小企业业务和微贷业务的专业优势和核心竞争能力,走出了一条特色化、专业化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迎来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据年报显示,截至2020年末,该行总资产1438.18亿元,总存款1071.65亿元、总贷款848.56亿元。在2021上市商业银行竞争力排行榜中,张家港农商银行排名第10位,较2015年上升23位。

      (二)进一步深化中国金融市场体系改革
      1.积极优化金融市场机制

      基于中国经济从高速度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特征,金融市场体系中的运行机制必须合理,才能更大限度、更高水平地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主体性作用,扩大各阶层的主体参与,充分释放金融体系活力,以此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因此,应积极优化金融市场的各项机制,建设更加合理的金融市场体系。具体举措包括:第一,推动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市场化的基础设施建设,让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充分发挥其调节作用,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第二,优化金融市场的激励机制,适当增加直接融资比重,创新跨市场的投融资与交易工具,增强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综合联动功能,从而满足各类主体的多样化需求。第三,针对新冠肺炎疫情等突发状况,完善金融政策的传导机制,防止产生由金融市场引发的新一轮动荡。第四,完善金融市场的风险承担机制,引导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拓宽其覆盖面,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第五,完善金融市场支持科技创新的服务机制,如充分发挥资本市场中的科创板、新三板和创业板的创新功能,以实现科技、金融与产业的高质量循环。比如:今年9月2日晚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上发表视频致辞。习近平表示,将继续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深化新三板改革,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实际上,全国股转系统(俗称“新三板”)自2013年正式运营以来,通过不断的改革探索,已发展成为资本市场服务中小企业的重要平台。备受市场关注的北京证券交易所确定于11月15日开市。截至11月12日,累计有超210万户投资者预约开通北交所合格投资者权限,开市后合计可参与北交所交易的投资者超400万户,共有112家证券公司获得会员资格成为北交所正式会员。

      2.加快调整金融市场结构

      现阶段我国金融市场体系仍然存在结构性失衡的问题,具体体现为空间结构、层次结构、监管结构和行为结构等方面的失衡。以空间结构为例,当前我国中西部地区的金融机构无论是种类还是数量,相比东部发达地区都有较大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偏远地区的经济发展。因此,加快调整金融市场结构,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势在必行,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金融市场体系在促进农村就业、改善收入分配和增加社会福祉等方面的正向作用。其具体手段包括:第一,优化空间结构,大力支持欠发达地区金融市场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人才、资本、技术等要素资源的自由流动,实现金融资源在区位、省域、县域和城乡等方面的合理布局;第二,优化层次结构,通过大力发展普惠金融降低金融服务门槛,为农民、小微企业等弱势群体提供公平且丰富的金融产品与服务;第三,优化监管结构,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实时调整监管主体、监管内容、监管方式以及监管体制,并妥善处理金融市场在监管、创新和开放之间的关系;第四,优化行为结构,逐步建立起包括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等各个金融子市场在内的合作交流机制,以此实现各个金融子市场之间的良性互动,使其共同促进国民经济的繁荣发展。

      3.大力推动金融市场开放

      金融开放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一环,既有利于创新金融服务模式,也有助于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十四五”拔锚起航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各个区域都在进一步畅通经济循环,促进资源要素的自由流动,构建高水平对外开放格局。例如,广东省就依托粤港澳大湾区探索如何加快要素流通,除跨国企业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业务将在深圳进行试点外,外债一次性登记制度也正从这里推向全国。只有坚持实施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才能充分发挥我国统一大市场优势,促进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因此,必须大力推进金融市场的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更具效率的金融市场体,这样才能为民营资本和外商资本创造更好的营商环境,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提升金融开放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其具体方法包括:第一,加快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和资本项目可兑换,促进在岸金融市场与离岸金融市场协同发展,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第二,持续推动境内资本市场对外高水平开放,在拓宽境外人民币流通渠道的同时,注重提升其流通效率;第三,有序推动国内金融市场融入国际市场,逐渐提升国内金融市场对外服务的能力和效率;第四,逐步放宽金融市场的准入机制,促进各个金融子市场之间的合理竞争,并在此基础上建设统一大市场,打造一个高水平、高质量和高效率的金融生态环境。

     (三)进一步深化中国金融监管体系改革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对“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体系”作出了专门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对于保障金融稳定和国家安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世界上没有绝对完美金融监管模式,只有相对适合自身监管实际的模式,金融监管框架的改革永远是进行时。银保监会第一任主席郭树清主席被指使任命标志着“一行三会”时代正式被画上了句号,“一委一行两会”格局进入人们视野,这也从某种程度上标志着我国目前的金融监管体系表现出朝着“双峰监管”格局发展的趋势。“双峰”监管是目前的主流监管趋势,从“双峰”监管的角度分析,我国目前的监管体系只是暂时的一种过渡状态,未来还有进一步调整的可能,而“央行+金稳委”双峰监管框架是比较符合中国国情的方案之一。

      1.加强央行宏观审慎监管职能

      根据我国金融体系的历史发展以及英国等国家的监管经验,央行在金融监管格局中的地位不可动摇,中央银行是金融体系的核心,是金融体系最后的担保人,起着引导和总体控制的作用。我国目前的监管改革初步呈现 “双峰监管”的趋势,央行在我国处于核心地位,负责货币政策的制定,2018 年初监管改革后将拟定银行业保险业重要法律法规职责交给央行,将央行作为未来我国“双峰监管”框架中的一“峰”符合我国金融体系的形势。

      将央行作为中国式“双峰监管”中的一“峰”,其宏观审慎职能有待进一步强化。首先应确保央行有更大的权限去进行审慎监管,研发更多更实用的审慎管理的工具,能准确全面的收集信息加以评估,最后做出正确决策。英国的金融政策委员会采用的一系列宏观审慎政策在监管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可以适当参考,包括信息披露和保证金的要求以及派息限制等,经实践证明,英国采用的这些工具有防控风险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对资产负债表和市场结构等的间接调控。目前我国的系统性风险预警系统还不够成熟,需要重点完善,尤其是实时跟踪可能引起危机的重点金融市场。为加强人民银行宏观审慎能力,还要考虑到健全评估体系,对于混业经营业务进行重点监管,特别是对于规模庞大的机构、设施以及新兴的创新科技,防止出现“大却不倒”效应,造成监管低效率。

      金融监管能切实起到作用的一个前提条件之一就是宏微观审慎监管和货币政策默契配合,政府提出的“双支柱”就是将货币政策和审慎监管同时放到更重要的位置,这是对强化央行宏观审慎能力的大力支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央行需要更加注重政策的与时俱进性和协调性,可以在央行内部设立具体协商部门,做出相应的协调方案,在以后的监管中对政策的制定和更新做出全面的考虑。未来的发展中,央行要继续扩大宏观审慎范围,全面覆盖金融体系,同时货币政策框架不能落后,最终实现金融管理能力和金融管理系统的现代化。

      此外,为进一步加强宏观审慎职能,在法律层面还需要完善。树立完备的法律体系对监管权利的划分等进行明确规定,有利于保障监管的有效实施。

      2.合并“两会”金稳委,加强行为监管

      金融混业经营的发展不可阻挡,混业监管也是大势所趋。我国金融监管未来一步的改革方案可以是银保监会和证监会一起合并至金稳委,与央行对立成为中国式“双峰监管”另一“峰”,由金稳委负责微观审慎监管、加强行为监管同时可以更好的担负监管协调的工作。

       金融监管改革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银保监会已经正式挂牌成立,随着混业经营业务的深入发展,证监会与银保监会共同成为金稳委内部机构,再经过内部整合和职责划分,制定具体方案,将具有相似性质的业务进行统一标准监管,成立对应监管部门,对具有明显行业特征的业务进行单独监管,分别设立部门,上层统一领导,加强协调。总体上形成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的协调监管。考虑到我国现在金融市场的形势,银行业保险业的监管在监管目标、监管理念和监管标准上相似度极高,并且业务交叉频繁,联系紧密,在机构合并的基础上整合统一监管难度较小。而证券业与银行保险有交叉联系的同时也有其不可忽略的特征,尤其是近年来生物科技、云计算、人工智能、高端制造等行业的飞速发展,给证监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两会合并不能是简单的机构相加,而是重新整合,对于证监会独有的监管特点,在统一审慎监管的同时需要格外重视,以支持扩大直接融资比重,确保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

      具体方案可以是合并后成立专门的微观审慎监管局与央行宏观审慎接应配合,同时设立行为监管局,主攻行为监管。对于具有重要性影响的金融机构以及中小型机构的监管可以参考英国的监管方式,拟定正式的划分标准将大型金融机构交由审慎监管部门,重视防范风险积聚及传播;将余下的全部中小型金融机构划分给专门的行为监管部门进行监管。避免监管冲突与重复,同时可以使监管有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此方案将央行的地位再次提高,起宏观统筹作用,是我国金融体系的定海神针。央行负责制定监管政策与方针,并对于审慎监管部门和行为监管部门提供的监管信息进行风险分析提出相应建议,对监管机构进行指导。金稳委作为双峰中的另一峰,同时担负协调的工作,需要定期与央行进行沟通,可以进行月度或者季度会议进行工作汇报和具体协商工作。

结  语

      金融业一个很大特点是:联通千行百业,牵系千家万户,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要牢固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围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推出一些更有针对性的金融创新举措,多打造量身定制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坚持面向基层、脚步向下,鼓励基层金融机构发扬“走村串户”精神,探索更多原创性、差异性的产品和服务,及时总结和推广基层金融创新的好做法,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同人民群众关系密切、影响面广、获得感强的金融创新服务。新中国金融事业发展到今天,伟大成就已经彪炳史册。中国特色的新时代金融,正在呼唤着我们接续奋斗。现在,我们具备过去难以想象的良好条件,面临以往无法比拟的发展机遇。如果说大国金融是此岸,强国金融是彼岸,那我们的奋斗就是从此岸向彼岸冲刺和奔跑,汇集最大共识、汇聚最大动力、汇合最大能量,向着金融高质量发展奋勇前进。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