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丨唐坚:上海加快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 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建议

来源:  发布日期:2022-08-20  点击量:

(唐坚:上海加快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建议)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形势下对上海工作提出新的发展要求,要上海争当我国改革开放的领头羊、创新发展的先行者。认真落实习总书记对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面对重大国家战略的需求,强化核心科技的研发攻关,加强战略导向、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大力支持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加快建设和坚定向前发展的步伐。

       上海正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建设上海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创建具备核心科技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为加快建设具备全球影响力的上海科技创新中心,上海有良好的基础、区位优势明显,但是也有很多不足之处,要想更好更快的发展,必须找准突破口和切入点,首要的资源是人才,科技创新环境是必备条件,核心力量是市场主体,并对制度和科技体制进行多种方式的创新及优化。因此,要建设好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上海必须在“卡脖子”的关键问题上,集全市之合力,对相关的体制机制进行改革,推进科技资源配置的优化。现就加快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的一些不足之处提出如下对策和建议:

        一、上海科技创新的关键是人才战略

       今后上海要全面打造全球化人才的枢纽,更要适应经济全球化以及人才国际性流动的发展趋向,牢牢抓住世界城市建设发展带来的机遇,加快建设中国( 上海) 自由贸易试验区和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坚持以党管理人才的基本原则,转变观念,勇于探索,加紧谋划人才优先的发展战略,着重推动人才政策及制度的创新机制,全方位完善人才发展的环境,聚集世界范围内掌控资源、引领时代潮流、具有巨大影响力的人才进行高效配置,通过创建世界级增值发展的事业性平台,打造与世界级城市建设定位相接轨、适应人才自由流动并具备国际竞争力优势的人才管理模式和制度体系,优化和调整人才架构,使其达成活力四射、适宜居住、和谐幸福生活环境的新格局。把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成世界人才网络中的一面旗帜,以亚太为立足点,面向国际领域并具备巨大吸引力、影响力和具有高效配置能力的全球人才中心的枢纽,汇聚全世界的各种类型的优秀人才进行自由流动,全方位发展使之成为人才的逐梦之所,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运用人才的聪明才智为改善民生保障体系,提供强有力支撑。

        二、构建包容性的创新环境氛围

       首先构建“以人为本”的科技创意创新体制。探寻建立科技部门与人事部门相互协作的科技评价机制制度;着重对人才进行选拔、职务竞聘、职称评级、岗位考核等人事制度的改进,持续推进质量创新和强化贡献导向价值,为改善优秀科技研发团队和科研人员创造“十年磨一剑”的良好科研环境,并激励其潜心专注研究工作,要积极探寻一套基于基础研发、原始创新以及敢于创新型研发人才的成长周期的长效评价机制,并在科技评价体系管事中注重“人文精神”,从注重人的产出转换为注重人才本身的价值。其次,是着重对创新激励机制进行强化。利用知识产品权为主导的作用来对创新创业人才进行政策上的激励。为加快实现“科技资本化”必须完善科技研发成果的转化率及技术要素加入政策分配的奖励机制,推动要素按增加效益比例参加分配的最有效办法,并根据创业创新人才的贡献度分配相应的期权和股份,切实可行地维护人才创新成果的利益分配权。再次是着力优化创新型人才成长的文化氛围。为创新型人才的成长打造一个轻松的学术氛围和宽松的科学研发环境,让我们的科技人员能够随意畅想、大胆假设、严谨求证,是科技工作中文化创新建设的重要内容。坚持发扬科学民主集中的精神原则,倡导百家争鸣的学术思想,推动各种形式的学术思想进行自由相撞,对在学术上的“异端理论”采取宽容性的态度,激励奇思妙想、支持探寻自由,创造良好的科学探究的氛围。加强对科技社团组织的指导和鼓励,加快“科技工作者之家”的建设,强化人文关怀的作用,与科技工作者进行心连心、手拉手等面对面的访谈交流活动的开展,以此升华情感交流和增加文化的认同感。最后是营建一个容忍创新创业失败的宽松环境。我们在科技创新创业中,要创造包容科技创新失败的良好,不但要注重成功,也要容忍失败,不能让科技创新工作者既流汗又流泪,因此在激励敢于创新、大胆创新的同时,要对于创新科研项目进行评估,容忍一定比例的失败,对创新创业失败者要给予足够的包容和更多的支持与鼓励。对科技人才的考核机制,要建立健全“边干边学”和循序渐进的试错制度机制,容许科研工作人员失败,让工作人员承受住失败的挫折,寻找失败的原因和积累经验,逐步迈向成功。

        三、促进各类企业共同发展,推动市场化创新合作

       企业是引导科创中心建设发展和科学技术创新的主体,所以,在推动各种类别企业的协同发展就显得至关重要。但是要想企业变成真正的科技创新的主体和市场经济的主体,政府就必须简政放权,退一步,放一手,给各种类型的企业,如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创意创新企业等,给企业预留更大的发挥空间和自由发展程度。只有企业发展好了,市场化的创新协作才能发展得更好,阻碍协作创新的很多矛盾,比如社会创新投资扶持力度不够、科研成果转化效率低下等就寻找到了突破口。在政府的引导下,创造有利的条件,释放出发展空间,企业自然而然地就会去找寻适合自身的发展空间,这种市场化的力量就会蓬勃成长,使企业真正实现提升自主科技创新的能力和发挥市场经济主体的作用。

        四、以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为统领,优化制度创新科技体制

       制度创新改革的实质就是要解放思想和加快科技人员生产力的发展。要依照习近平总书记“抓战略、抓政策、抓规划、抓服务”的有关指示精神,尽快达成世界创新引导者和规章制度制定者的角色转变。不断改进政府职能,提高统筹划协调能力、政策创新力、贯彻落实的执行能力以及提升引导服务能力等,为各种类型的企业创新主体提供高效、良好的公共服务。对“双创”中展现出的大批新兴事物、新业态、新形式都要采取包容的态度,来积极推动政策上的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原有规章制度已不能完全适应现有的科学新技术发展,应该适时地进行调整;对行为规范的创新,应保持谨慎的态度,确保基本底线,并依据创新的进度来实行调整。不定期地对现存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条例进行清理改进,以保证制度创新改革的顺利进行。

       五、鼓励上海内资企业进行开放式创新,与外资研发中心进行研发合作

       目前,伴随社会经济和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科技研发也越来越国际化,一些科技创新型项目全部依靠企业本身的技术资源来完成,不但增加了企业创新的风险也削弱了创新的效率。上海的内资企业要想提高创新的效率,不仅要重视开放式的创新模式,还应该借助一些外部的资源进行合作创新,这种创新模式,必须让上海本土企业、上下游企业、客户及风投资金等多种主体间有效互动,也要让这个行业的其他竞争企业一起同时合作。通过政府搭建的公共平台或创新制度体系,鼓励本土企业与国外科研中心进行实质的深度性合作,以促进开放式创新模式的发展。

       六、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增强市场专业化服务功能

       为了加快科技服务业的发展,应积极提高科技服务业的国际化、专业化和品牌化发展的水准并制定出相应的扶持性政策,健全相关的统计制度,对知识产权的保护、科技金融等范围内的科技服务品牌要进行重点打造,是实现高品质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与此同时,为适应世界信息化网络时代的要求,深化科技服务的发展和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对推进服务业又快又好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力量支撑。

       七、依托自贸试验区打造一批面向全球的国际化创新创业平台

       首先合理运用上海自贸试验区在招商引资上的优惠制度,创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创业创新的孵化平台,并大力引进国际性的创业创新平台。通过持续引进国际著名的企业创新孵化中心和国际知名孵化器团队,扶持跨国公司在企业内部建设孵化器团队,激励跨国企业孵化器之间的联合发展,提倡基金公司和投资公司进行资源整合并高效利用设立孵化器,起到“集众智、合众力”的示范引领的作用。利用并学习国际品牌孵化器示范作用和经验,营造一个共享开放式的创业创新的生态环境。促进国内精英机构和领军企业实施“走出去”的创业创新战略,推动设置国外创业服务站方便企业间进行联络,扶持各行业的排头兵和知名的孵化器到国外创设海外孵化器基地,并激励国内企业到海外建立跨国科技研发中心。支持国资公司探索以成立联合创投基金、互设分基础、共同建设合作园区等多种形式进行开发,促进多种经济形式相互融合的创新创业发展,深入强化国际性的创新创业合作体系。再是吸引跨境科创研发机构集聚。通过打造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来吸引跨境科创研发机构,聚集上海试验区,扩展高新科技领域创新的市场准入制度,对国内海外投资一视同仁的优惠待遇。鼓励国外企业参与和建立母公司核心技术的全球科技研发中心、大区域的研发中心和开放式的创新平台功能区,在进行确认后就可以享受地区总部的优惠政策。为了鼓励跨国企业研发中心扩展营销和结算渠道等多种运营中心的业务,上海要对财税优惠政策进行改进,使跨国研发中心具备承担起亚太运营中心的能力,从而推进上海国际化创新创业平台的发展。

        八、科创中心要健全多元化的创新投入体系

       科创中心在建立多元化的创新投入体系时,一是要强化上海市财政对科技投入机制,提升保障高新科技的能力,逐渐提升财政在科技创新上的投入比例,持续强化财政科技投入的引导性、集聚性、公共性和前瞻性等,对财政科技的投入形式和成效进行优化,着重扩大财政资金的引导功能和产出效能。为了有针对性地提升财政科科技投入的高效性,财政科技投入必须建立起有效的信息共享机制,避免出现多头投入和项目重复立项的发生。二是要形成多元化的创新资金投入的筹措途径,通过政策上的引导、资金入股和风险补偿等方式,激励各种类型的创业投资基金汇聚,如天使资金、风险投资等撬动和倡导社会资金加入到科技创业投资领域。推动有条件创业创新的人才企业通过在创业板、主板、中小企业板、海外资本市场进行融资,对上市后备企业进行挑选、重点培育、辅导工作,并对其给予专项的扶持资金,对券商也要进行相应的扶持补贴。通过建立完善的代偿补偿和科技融资担保风险分散机制,稳步打造规范化、网络信息化、专业化的科技担保体系机制,来保障科创中心的多元化创新投入体系的形成,为上海加快建成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保驾护航。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