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融合中的农村文化产业经济发展探讨

来源:  发布日期:2022-08-16  点击量:

唐坚/文

      对于产业融合的概念,最早是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由日本NEC公司提出的。此后,国内外研究者从多个视角对产业融合之内涵进行了深度探索。主要是四点上进行界定:首先是从融合的前提下考虑,产业融合来自于技术上的融合,由于新技术的大量应用,极大地促进了产业的融合;其次是从融合机理上考虑,产业融合绝非简单叠加或者取代,而是立足于彼此交叉、渗透而融合为一体的,导致了全新的产业形态;再次是从融合成效上考虑,产业融合能够彻底打破固有的产业间界限,压缩了行业之间所存在的壁垒,强化各行业之间企业的竞合关系,从而延长产业链,丰富农村文化产品的类型,以实现双赢之目的:最后是从融合的趋势上考虑,它是动态化的过程,从传统意义上的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进行融合,并从第三产业往第一、第二产业进行融合。

一、农村文化产业的主要产业融合模式

(一)实现农村旅游业和农业之间的融合

      农村旅游业从农业进行融合的深度与广度上说均为快速发展的行业。作为可以怡情的行业,它能陶冶人们之性情,缓解生活中之压力,放松自己的心情,因而也就具备了观光、休闲、娱乐、养生以及健身等多种多样的功能。和农业进行结合,能够创设大量新兴的业态,致力于开发富有鲜明特点的旅游项目,从而满足于市场之中的个性化需求。比如,将观光游和农业进行融合,能够形成观光农业。例如,水乡周庄的迷人古镇风光、最美乡村婺源所种植的油菜花海等,从而让游客们如同置身于田园美景当中。这些景点体现出绿色,生态以及低碳、环保之特点,与此同时还具备了旅游所需金额低和假期较短等优势,这就是具备了相应的市场优势。将休闲娱乐游和农业进行融合,就能产生休闲农业,从而和农村地区的节庆、民俗以及地方曲艺等进行无缝对接。比如,安塞所特有的腰鼓表演、张家界土家族所特有的“哭嫁”表演以及东北“二人转”等,均展现出具备了浓郁当地风情,表现的形式为雅俗共赏,从而提升了旅游项目所具有之人文主义色彩,其结果是保护了本地农村传统文化。

(二)农村手工文化业和农业之间的融合

      农村地区的手工文化业可以说是文化产业之中的一种设计型行业,主要是通过人脑所具有的创新思维,给予产品以与众不同的新型艺术价值,侧重于原创性以及自主性的知识产权。在通过艺术加工和创造之后,能够化腐朽为神奇,把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比如树根和石头等转化为具有了艺术价值的创意精品,让原本极为低廉的农副产品在和文化创意元素进行融合之后马上身价倍增。当前,农村手工文化业和农业进行融合的深度与广度,仅仅不如农村旅游业可见,积极推广农村手工文化业和农业产业之间的融合,能够发挥良好的示范性作用。

(三)教育培训业和农业之间的融合

      教育培训业作为文化产业之中的基础性行业,在和农业加以融合之后就形成了科技农业。立足于强化教育培训,不仅能够有利于促进先进农业生产技术之推广,提升农业所具有的科技含量,同时还能为广大的农村文化市场培育出销售管理以及法律等类专业化人才,从而缓解我国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进程中所出现的人才短缺问题。立足于教育培训,能够提升我国农村人口的总体素质,并且进一步地刺激农村文化消费需求,提升农村中文化产品之品味,尽可能地多出精品与名品。与此同时,农民群众通过教育培训也能够培养专业知识以及技能,从而提升自身所具有的就业能力,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就地安置,进而提升农民群众经济上的收入。

(四)广电出版业和农业之间的融合

      广电出版业始终位于文化产业中的核心层,属于传统行业,却发挥着导向性之作用,它和农业之间在结合之后就产生了特色形象农业。依靠政府所搭建起来的主流媒体的宣传报道,能够提升人们对于“三农”问题的高度关注,从而提升正面宣传与引导之力度,改善农业的总体形象。当然,在农村文化产业取得发展的进程中,更应积极发挥出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引导与培育出文化精品,更加自觉地抵制各类落后与低俗文化之侵蚀。

(五)广告会展业和农业之间的融合

      广告会展业可以说是文化产业当中的一种服务型的行业。该行业和农业进行融合之后就产生了品牌农业。在实施融合之时,应当展现出为农业生产提供相应的服务,其发展模式可借助于我国农村基本建设的发展进程,如同借鸡生蛋一般。例如,发展农村广告业可运用农村交通网络村村通建设来进行宣传引导。要不断增加对优质农副产品进行广告宣传的强度与力度,持续提升市场的知名度以及美誉度,落实好差异化运营的市场发展新策略,提升各类农副产品具有的附加值。会展业不仅要为我国农业的发展搭建起进行展示、交流与合作之平台,而且还应当提供更加多的农业贸易协商机会,这样一来,同时也能够为自身的进一步发展找到前景更加广阔的新市场。

(六)是网络文化产业和农业之间的融合

     网络文化产业素有文化产业之中的后起之秀、新兴行业之称。该产业具备了覆盖面较广、传播速度极快之鲜明特点,它和农业之间的融合产生了数字农业。立足于建设现代网络信息系统,创建专业的农业信息网站以及电子商务网站等,不仅可以更好地推广各类农业生产技术,及时发布本地农产品的供求方面信息,而且还可运用网络来传播高质量的农村文化产品,以求实现农村文化产生的数字化,可谓是一举数得。

二、产业融合背景下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对策选择

(一)提升产业融合的责任意识

     以实现农村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发展经济是各地政府的职责之所在,也是本区域之中所有人应负的责任,因此,政府和本区域之中所有人均应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全力积极维护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进而推动文化上的传承。这样一来,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实现本地文化的保护以及传承,这是各级政府所应承担的重要责任之一。对于诸多农村地区来说,其区域之内特色文化产业往往积淀相当深厚,文化产业传承的任务极为艰巨。要想积极传承特色文化,不仅要注重于保护而且还应当对特色文化产业资源实施更为合理的开发与利用。依赖于市场化的运作与文化产业经营管理,积极做大与做强我国的农村文化产业。如此才能为文化产业之发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有鉴于此,各地方政府均应在保护与传承文化产业经济责任意识的带动下全力支持与引导我国农村文化产业经济取得新的发展。

(二)出台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以提升文化产业经济发展的积极性

      农村文化产业所具备的独特竞争优势就在于特色化。在文化产业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应当致力于发挥特色,展现出优势,这就无法离开政府的积极指导与规划。政府所提供的政策性支持能创设出一流的农村文化产业经济发展情境,从而营造出肥沃土壤,落实文化产业经济今后发展的趋向,提升文化产业所具有的凝聚力。各级地方政府在当地农村文化产业经济发展中应当着力体现出规划、引导以及管理等各项职能。要在实施充分调查与科学研判的基础上,全面掌握我国农村特色文化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依据我国目前的产业政策,依据本区域的特点以及优势,健全完善符合当地农村实际的农村文化产发展规划,积极推动特色化文化产业的发展。在规划中要做到以绿色文化产业观为主导,积极推动农村文化产业经济实现进一步发展。

(三)推动产品和经营模式创新以提升农村文化产业的活力

      持续创新是我国文化产业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就当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农村文化产业经济所提供的各类农业产品具备了质量不高、服务层次较低等问题,由此而导致农村文化产业经营模式的发展欠缺活力。文化产业经济能够为现代人直接提供的主要是精神上的消费品,所以,要求文化产品以及服务应当扎扎实实地立足于内容和形式上进行的创新性开掘,以目前已有的农村文化资源为前提,积极开展文化再造,满足持续变化的精神层面上的需求。要按照消费需求所出现的新变化,运用产品创新以实现产品与服务具有适应性、超前性以及高质性。适应性主要是指应当观察市场的变化,让产品能符合广大客户的切身需求。超前性主要是指具备战略的眼光,所生产的产品不仅要具有区域文化的特色,而且还能引领当前的时代潮流。高质化主要是指要合理地融入现代新元素以及新技术手段,持续提升产品与服务的质量,做到以质取胜。在农业文化产业经济的发展模式之中,还应当适时从政府主导往市场运作进行转换,从而真正落实文化产业经济所具有的市场主体地位。同时,还应进一步强化农业文化产业投资主体的多元化、融资方式的多样化,全面鼓励各种不同的经济成分共同来经营我国的农村文化产业经济,并且积极鼓励广大农民群众进入到文化产业经济市场之中。

(四)强化农村文化资源开发以及项目引进工作

      我国数千年来悠久的文化创造出了辉煌的农村文明,其中有大量珍贵的资源值得深入开发。比如,各类本土民间舞蹈、具备地方特色的戏剧、技艺精湛的雕刻作品、农村气息浓郁的建筑等均为文化资源开发之来源。只需做到因地制宜地深入发掘,依靠自身特色,必然能够走出一条符合当地实际的发展之路,并且产生独具特色的农村文化产业。在此基础上,要积极实施农村文化资源项目的引进工作,合理引入旅游、动漫等相关文化项目,从而在各地农村形成全新的现代文化产业。

结束语

     总的来说,以农业为主导实施多种产业的相互融合,能够更好地发挥农村文化产业所具有的服务性以及辅助性等功能。立足于彼此交叉、融合和渗透,能够产生新的产业形态,让现代农业与农村文化产业实现共同发展,进而促进农村经济体化的发展。在产业融合程度持续深化的背景下,积极促成农村文化产业与别的产业之间的相互融合,就能推动农村经济取得不断发展,从而逐渐形成多种产业的集聚区,进而发展成为动力极大、基础设施设备健全、人才资源丰富、资金力量雄厚的产业链。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