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传承 涵养向新
来源: 发布日期:2022-11-08 点击量:
《人生·涵养》书评:“涵养”是指滋润养育,修养之意,就修身养性方面解释而言,也指道德、学问等方面的素养,语出宋朱熹《答徐子融书》之四:“就平易明白切实处玩索涵养,使心地虚明。”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一:“言少不更事之人,无所涵养,而骤膺拔擢,以当重任,力绵才腐,凛凛危亡而曾不知畏也。”由此可判断出,涵养并不是先天具备的,而是经后世磨砺修炼而来。
《人生·涵养》这本书很好地道出了涵养的个中真义,在开篇“以信仰之光照亮奋进之路”一辑中,作者高屋建瓴地指出信仰之与涵养的巨大思想价值:信仰是涵养的前提,是人的精神实核。作者的用意在于告诉我们,要以思想引导行动,以行动践行思想。在书中作者讲到:思想是本,行动是形,本正则形立,要以思想的自觉引领行动的自觉,最终实现由个人素养到国家、民族素养的整体提升。国民素质是现代化基石,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所在。一个国家的整体国民素质决定了这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和发展潜力。在国民素质要求中,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排在首位,是素质修炼的重中之重,如果思想素质、道德素质不过关,其他一切都不再重要。一切的涵养修炼均要保证在这个前提下进行,方能修炼有成,也方能与作者所倡导的“人生之道”相吻合,这是作者以此辑作为本书开篇的初心所在,彰显出作者笃定的政治视野和恢宏的人生格局。
但是信仰是高高在上的,难免给人一种高不可攀、遥不可及的感觉,所以在后面的论述中,作者有意把它具化了,具化为传统美德、良好家风、职业情怀、人格魅力、人文素养、交际行为等几方面,这样就让读者获得了一种触手可及、实实在在的质感,不再感觉似有似无、空洞无物。
在“以良好家风涵养道德品行”一辑中,作者指出,家是人伦的根本,是社会的基本构成单位,承载着个人成长和民族、国家兴衰的重担。要想国家兴旺,先要家庭美满,而家庭美满,离不开良好家风的扶持和润泽。一方面好家风的培育和养成离不开好的个人涵养,另一方面好家风同时又为个人好涵养提供滋养的沃土,两者相辅相成,这样作者就在个人涵养和良好家风之间搭建起联系紧密的纽带。正基于此,作者主张要大力培育和弘扬良好家风,构建和谐家庭,为个人涵养积淀丰厚沃土。
实际上,无论是在传统美德的传承和创新上,还是在良好家风的培育和弘扬上,抑或在职业情怀的坚守和书写上,作者都遵从一个重要的论述准则,那就是思想先行,以思想之脉贯穿文章始终,保证了文章从立意上的完整统一;在格式上,作者采用总—分—总或分—总的形式进行剖析论证,逐一将论点中的“道”和“理”深入浅出“挖掘”出来,让读者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一解心中疑惑。
为了避免陷于空洞的说教中,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作者没有单纯说教,而是极力从中华传统文化宝库中找寻理论依托,汲取其中的营养精华,借助儒家、道家、墨家主流价值观论证说理,这样就夯实了论述的根基,使论点站得住脚,经得起考验。同时在标题设置上,作者力图通过简洁的标题阐述丰富的内涵,所以本书的大多数标题都很简短,但意蕴丰厚,如“内不欺己,外不欺人”“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先专注,后专业”“工作是一种修行”等等。
时下,社会发展迅猛,经济成为主流,人们的物质欲求不断被刺激,持续膨胀,急功近利现象频现,人的内心失去了以往的平静,变得浮躁难耐。此时奉上本书,或许可以帮助诸君抚平一下纷乱的心境,坚定初心,回归本真;抛去负担,重新出发!
附:
《人生·涵养》前言
涵养有三层含义,一层指掌控情绪的能力;二层指道德修养;三层指滋润养育、培养。这里三层含义均有。对个人而言,涵养是一种发之于内、显之于外的人文素养,体现了一个人对待生活、对待他人和对待自己的态度。涵养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辛辛苦苦潜心学习修炼出来的,是一种自我超脱的心灵和精神磨练。
有涵养的人有信仰,有爱心,有情操,心地善良,胸襟宽广,待人真诚,有责任感,宽容,常能站在对方的立场想问题,成熟稳重,做事执着,风趣幽默,有丰富的内心世界。他们注重追求高质量的精神生活,而忽略物质享受,为信念和理想甘于寂寞,勇于牺牲。
我国先人非常重视涵养的修炼。从出生伊始,涵养教育就开始了,仁爱、孝悌、明礼、救难济贫、尊师重道、忠君爱国、齐家治国等品行教育就潜移默化融入平时的言传身教中。
在这方面,儒家文化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总结并提出了很多脍炙人口的名言警句,给人们的涵养修炼指明了方向和实现的途径,它不但告诉人们“夫孝,德之本也”,还告诉人们“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不但倡导“仁之实,是事亲也;义之实,从兄是也”,还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时至今日这些思想依然对人们完善自身修养有着莫大的意义。
这样就从狭隘、单纯的家庭之爱上升到社会之爱这个更高层面了,一个人的内在心性由此得到涵养,变得更加浑厚,人生境界也由此达致完满。
正如人的身体不能缺少各种营养,缺少营养,身体就会发生毛病,就是不健康的,同样,人的心灵也是如此。身体的营养,重在外在的给予,而心灵的涵养,则重在内在的积淀,需要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滋养。
每个人都是塑造自己的工程师,有些事不管我们愿意不愿意,都会发生;有些人不论喜欢不喜欢,都要面对。人生中遇到的事和人,很多时候并不是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愿意也好,不喜欢也罢,该来的会来,该到的会到,无法选择,更无从逃避。我们所能做的,只有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涵养好自己,用道德的力量去感化生活、感染人生。
第一辑 以信仰之光照亮奋进之路
第二辑 以传统美德陶冶道德情操
第三辑 以良好家风涵养道德品行
第四辑 以工匠精神书写职业情怀
第五辑 以道德之功构建人格魅力
第六辑 以美育化人提升人文素养
第七辑 以理性认知规范交际行为
《人生·涵养》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