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浦东高质量打造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思考

来源:  发布日期:2022-08-19  点击量:

唐坚/文

      摘要: 开发开放 30 多年来,浦东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耀眼成绩,积累了大量成功经验,比如坚决完成党中央赋予的各项战略任务,将综合优势转变成开发开放的胜势等。在新的奋斗道路上,浦东承担着创新、改革、开放、城市治理、服务国家战略等领域的全新使命。因此,浦东应通过以新片区建设为契机,打造制度型开放“新高地”; 深化落实创新驱动战略,持续提高浦东核心竞争力; 优化人才政策体系,为引领区建设“赋智”;以党建合力、开放动力,推进引领区建设等措施,从而高质量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
      关键词: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 开发开放; 高质量
前言
      1990 年 4 月 18 日,党中央决定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向全球各国彰显了我国将改革开放坚持到底的强大决心。开发开放 30 多年来,浦东牢记“先行者”“排头兵”的历史重任,对于国家所交付的各项重大任务,都不折不扣地完成,敢闯敢干,成绩显著。在改革开放逐渐进入“深水区”和国际环境不断变化的大环境下,党中央出于对各方面因素的考虑,决定将浦东打造成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引领区”。对于该“引领区”的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浦东开发开放 30 周年庆祝大会时提出了具体要求。在新征程上,浦东各级党员干部应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作为根本遵循,汇聚全区的力量,以高质量、严要求打造好“引领区”。
一、浦东开发开放的成绩与经验
      ( 一) 取得成绩
      1990 年 4 月,国家决定对浦东进行开发。当时,浦东的 GDP 仅60.24亿元,30 年后浦东的 GDP 达到了 12734亿元,是 1990 年的 211 倍。2019 年,浦东的人均 GDP 为22.9万元,已达到中上等发达国家水平。从财政收入角度来看,1993 年浦东的财政收入是11.15亿元,2019 年的财政收入为 4316 亿元,是 1993 年的 387 倍。浦东以占全国 1 /8000 的土地,贡献了全国 1 /15 的外贸进出口总额和 1 /80 的 GDP。当前,已经有来自 170 个国家的 350 家企业总部、3.62万家外资公司落户浦东,有 346 家“世界500 强”企业在浦东进行项目投资。
      从经济发展战略层面而言,浦东目前已构建起集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于一体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超过 77%,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值在工业总产值中的占比为42.4%。从经济结构角度来看,更加趋向于成熟、完善,科技已成为引导浦东地区经济参加市场竞争的动力源,特别是以陆家嘴为主要阵地,保险、证券以及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总数在 1100 家以上,外资保险法人企业、外资法人银行占全国总数的 40%。
      ( 二) 成功经验
      30 多年来,浦东在开发开放方面积累了很多成功的经验。一是坚决完成党中央赋予的各项战略任务。在开发初期,浦东面对内外压力迎难而上,致力于早日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在功能性政策方面不断取得重大突破,率先进行要素市场化变革。随着新时代的来临,浦东承担着全方位开放的重大使命,以国内首个自贸区建设为契机,稳步探索深层次的制度创新,再次向全球展示了在逆全球化的环境下,中国扩大开放、深化改革的定力和实践。二是将综合优势转变成开发开放的胜势。在开发开放中,浦东积极作为、借势而上,经过与上海、长三角甚至长江经济带的联动,“取人长、补己短”,着重将城市的综合优势转变成引领开发开放的胜势,以最少时间成为地区增长极,成为上海“五个中心”( 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核心承载区,为长三角区域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三是干部群众求真务实的作风。30 多年来,浦东在全国创造了很多“第一”与“率先”,而其背后所蕴含的是广大干部群众的艰苦奋斗、敢于斗争、始终从大局上考虑问题和积极行动的过硬作风。这给依靠新理念、新思路以及新模式,将浦东打造成国家制度创新的“试验田”,搭建服务全国的平台,从而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可推广和可复制的成功经验奠定了扎实基础。
 二、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新使命
      在浦东开发开放 30 周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肯定了浦东发展取得的成绩,并赋予了浦东高质量打造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重大使命任务。
      第一,创新领域: 对于基础科技,浦东应努力推动创新,尽可能取得更多的创新成果,此外,还需将科创的策源作用全面发挥出来。进一步优化创新、创业“双创”生态,在科研工作与成果转化间搭建起“高速通道”。应以重点产业领域为发展核心,尽全力打造高端产业极。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体制变革力度,积极发挥技术创新的巨大功能,与此同时,还应强化与长三角区域的联动。
      第二,改革领域: 积极采取具有重大示范价值的改革手段,全方位摸索、尝试系统化改革工作。在设计具体改革方案时,应当充分考虑事物发展变化的全过程、企业发展存续的所有阶段等因素,致力于实现制度变革的无缝衔接,促进各领域制度更加成熟。进一步提高改革的整体效应,创建全球化、法治化以及市场化的良好营商环境。
      第三,开放领域: 不断推进制度型的开放,构建高质量的产品供给体系、高水平的制度供给机制等,全面融入到全球竞争和合作中。应利用好新片区建设的重要作用,致力于达到世界最高的水准,展开更广范围的压力测试,努力在重点关键领域起到“先行”作用。此外,还需联合长三角共同打造世界级航运中心,不断提高其综合影响力以及竞争力。应出台针对性、便利性和开放性更强的引进人才政策,全方面引入拔尖人才、高端人才等。
      第四,服务国家战略领域: 增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对于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浦东应积极作为,争做“中心节点”,不断提高对长三角乃至全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引领能级。构建更加成熟的金融体系、市场体系等,大力支持浦东的跨境贸易结算、海外融资服务以及人民币离岸交易等相关业务,构筑全球性的金融资产交易平台,不断提高主要大宗商品的影响力,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对于总部经济,应进一步提高其发展能级; 对于离岸、在岸业务,应统筹推进。
      第五,城市治理领域: 进一步加大城市治理的变革力度,最终目标便是提高全体人民的安全感、幸福感以及获得感等,应当处理好与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有紧密关联的问题,持续提供高品质和高效率的公共服务。在城市管理、规划以及建设等方面,应严格遵守全生命周期理念,将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机制的改善和优化作为加强治理水平的关键环节,重点优化重大疫情防控制度体系,切实保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不断创新城市治理的观念、手段以及形式等,加速构建智慧型城市,创建各领域统筹发展的治理机制,将城市打造成人与自然和谐友好相处的美丽家园。
三、高质量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
      开发开放再出发,面对党和国家赋予的重大历史使命,浦东应积极作为、勇立潮头,完成好高质量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战略任务。
      ( 一) 以新片区建设为契机,打造制度型开放“新高地”
      浦东应以临港新片区建设为契机,打造制度型开放“新高地”。第一,从投资贸易便利化扩展至自由化。大力发展离岸贸易,在总结现有个案的前提下,积极推动投资贸易向自由化发展。第二,从制造业扩展至服务业。应全力争取国家现已确定的开放领域在浦东落地,争作浦东首创。第三,从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扩展至规则等制度型开放。以全球贸易更高标准为基础,全面探索各方规则,为提高国家开放能级提供浦东方案。第四,从面向发达国家开放扩展至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放。以“一带一路”技术交流合作中心建设为契机,深化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技术合作,助力企业更好地打破技术贸易壁垒。第五,从对外开放扩展至对外对内开放兼顾。在长三角一体化被提升为国家战略以后,应以现有的长三角资本市场服务基地为前提,摸索尝试更好地发挥自身的示范、带动作用,借助浦东的功能优势及区位优势为长三角的发展做出新贡献。
      ( 二) 深化落实创新驱动战略,持续提高浦东核心竞争力
      作为科创中心核心承载区,面对打造引领区的历史重任,浦东应深化落实创新驱动战略,持续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一方面,持续增强科技创新策源能力。积极推动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促进张江实验室升级为国家实验室,实现药物、超级计算、纳米、能源以及材料等领域的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在张江汇集,大力支持跨国企业、知名院校在张江成立创新中心。重点关注人工智能、基础材料、高端装备以及核心芯片等领域,加大科技攻关力度,集中突破主要核心技术。另一方面,加速创建高能级产业体系。首先,构筑全球领先的制造业集群,不断加速浦东六大重点产业( “中国芯”“创新药”“智能造”“蓝天梦”“未来车”“数据港”) 的发展进程。促进集成电路的全产业链发展,加速创建临港集成电路产业园和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打造张江创新药、医疗器械产业基地。其次,增强高端服务业的世界竞争力。充分发挥资产管理企业的集聚效应,做大、做强自贸区融资租赁综合服务平台。此外,还应推进区域总部升级成亚太总部、全球总部。构筑全球化专业服务业高地,加快法律、会计等领域专业服务机构的聚集速度。
      ( 三) 优化完善人才政策体系,为引领区建设“赋智”
      近年来,对于日益繁杂的人才政策体系,浦东在打造国际人才港的基础上,已基本达到人才“上网”的目标,各国人才都能够通过“上网”来选择符合自身需求的政策,为政策查询提供了便利。为引领区建设“赋智”,浦东应从以下方面着手优化完善人才政策体系: 首先,利用好上海市人大对浦东所赋予的有限立法权,通过立法途径以确保人才政策体系的稳定性,增强人才政策的集成化、系统化。积极推进人才政策法制化建设,有利于为人才政策的稳定性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其次,对浦东和上海的人才政策信息予以整合。现阶段,浦东新区关于人才方面的网站主要有国际人才港、人才服务网等; 上海市关于人才方面的网站主要有上海高层次人才网、上海市人才网以及上海国际人才网等,上述网站的创建、后期维护等都需耗费大量的财力和人力,并且还会出现信息重复的现象。因此,浦东可参考国际人才港模式,对市、区两级的人才网站进行整合,以发挥最优效能。
      ( 四) 以党建合力、开放动力,托举引领区建设
      一方面,党建合力。从上海地方角度来看,最初便将浦东的建设发展与振兴上海的重任相互结合,集全市资源推动浦东的发展。通过全市抽组以及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招聘,将大量综合人才与业务骨干投入到浦东发展的最前线; 上海市的“头号工程”多次落地浦东,基建“十大工程”已经部署两轮; 积极动员大机构、大企业集团进驻浦东。除此以外,对于党的建设工作提出了“三点”理念,即加强立足点、扩展增长点、抢占制高点,“浦东开发开放到哪里,党建也就跟进到哪里”,始终秉持“以高质量党建保障高质量建设”,将党组织的示范、引领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另一方面,开放动力。在浦东刚开始建设和发展的时候,就提出“在地球仪旁边思考”的要求。开放,对于浦东的建设和发展来说就像是“生命线”。第一,对标世界最高水准、最严要求,提升浦东开发开放的质量。第二,引入世界上最先进的产业、技术、标准以及人才等其他要素,为达到高质量、高要求的目标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例如: 在“因势利导”理念下,积极承接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后所转移的商贸服务业; 在“聚焦张江”方针的引领下,牢牢把握欧美等国向外转移高科技产业的机会; 经过世博会的举办以及后期开发,强化国外商流和客流的聚集效应。
四、结语
      综上所述,浦东开发开放 30 多年来,在社会经济发展上取得了显著成绩,其开发开放取得的成功,主要可归于三方面的因素: 即坚决完成党中央赋予的各项战略任务、将综合优势转变成开发开放的胜势、干部群众“求真务实”的作风。在开发开放再出发的重要历史节点,党中央决定将浦东建设成“引领区”,意义重大。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应勇做时代“弄潮儿”,争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面形成更多可推广和复制的经验,真正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引领区。
      参考文献:
      [1]赋予新的重大任务,习近平这样谋划浦东的未来[J].理论导报,2020( 11) .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N].光明日报,2021-07-16.
      [3]蔡恩泽.三十年奋力 浦东傲然展雄姿[J].产权导刊,2020( 12) .
      [4]钱智,金嘉晨,宋琰.浦东开发开放三十周年评估与建议[J].科学发展,2020( 10) .
      [5]习近平.在浦东开发开放 30 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20-11-13.
      [6]胡云华.浦东经济发展 30 年: 演进、成效及再出发[J].科学发展,2020( 2) .
      [7]李锋.浦东开发开放三十年回顾、总结与展望[J].科学发展,2020( 3) .
      [8]张波.浦东开发开放三十年人才政策发展历程、总结及展望[J].科学发展,2020( 4) .
      [9]陈高宏,熊竞.以“四力”托举浦东开发开放[J].理论导报,2020( 11)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