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创新对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增长效应

来源:  发布日期:2022-08-17  点击量:

唐坚/文

      摘要:针对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增长效应中影响因素分析角度单一的问题,提出制度创新对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增长效应研究。分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存在的问题,确定改革的必要性,挖掘中国供给侧改革与制度创新的内在联系,从内在联系中推断出制度创新下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增长效应,以企业结构创新、供求关系均衡和要素优化配置三个角度实现制度创新对中国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增长效应的研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项周期较长的工程,只要准确的把握住制度创新的核心因素,加强探索,努力创新,必定能取得显著成效。

      关键词:制度创新;供给侧改革;增长效应;经济周期;

0引言

      经济全球化、人口结构变化和要素成本上升等客观因素的变化,推动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经济增速换挡期与全面深化改革的新窗口期并存的阶段[1]。中国经济发展以缓慢的节奏由追赶型经济模式向成熟市场经济模式转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种解放生产力、提升国际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的手段[2]。中央政府主要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果来实现。实质是将经济由追赶型经济向创新型经济转变。转型所需的新增长经济更加强调技术进步、人力资源积累等因素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现如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新形势下,随着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作为经济增长动力源的劳动、资本、技术以及相关产业结构、制度环境等对经济增长推动作用越来越突出,产业结构也实现了飞跃式的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反映在提高资源要素的有效供给,以及技术进步、制度创新、结构优化等方面[3]。

      相关研究资料记载以往对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增长效应的研究,多数基于潜在经济增长率的视角来分析,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内涵生化于生产函数,研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经济的增长影响。这种研究形式研究的因素过于单一,容易将影响经济增长的其它内在因素忽略掉[4]。制度创新是对制度改革、完善和更新的过程,经济改革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制度变革和创新的过程,制度创新是决定经济发展水平的关键因素,对于中国经济发展,制度创新的重要性远远超过技术、资本和资源等因素。因此,提出制度创新对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增长效应研究。

1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状与改革必要性分析

      1.1周期性经济下行

      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现状之一是周期性经济下行。导致周期性下行的原因除了国际冲击外,还包括经济运行规律和经济结构转型的影响。在正常情况下,一个国家的经济运行规律都会有不同的经济周期,不会发生经济平稳运行几十年[5]。中国从1990年开始,大约每隔六、七年,经济运行规律就会发生上升或下降的情况,具有较强的规律性。

      目前中国人均收入已经达到中高水平,高新技术及工业化基本达到了一个巅峰,经济运行处于一个逐渐下降的阶段[6]。根据上述中分析的经济运行规律,经济资源在初始阶段向高生产率的部门转移,经济运行成上升趋势,当产业达到一定程度后,因为价格、环境等各项因素,经济资源开始向低生产率转移,此时经济运行处于下降阶段,经济结构的增长速度越来越缓慢。将以上因素叠加在一起,经济下行呈现的规律即为周期性。

      周期性经济下滑对经济发展形势的影响决定了未来经济发展规律。其中,一旦出现资金链条断裂,就会产生系统性的风险,影响经济的潜在增速。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部署在于调整经济的潜在增速,避免经济长期处于经济下行阶段。

      1.2供需关系结构性失衡

      按照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中的观点,社会再生产过程分为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7]。供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需求,而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供给,二者之间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存在两种供需关系结构性失衡的问题。一种是供给大于需求带来的产能过剩。目前较为突出的行业如钢筋、水泥等,产品大量积压,企业经营困难,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主要在于市场经济的不发达。另一种情况是有效供给不足,随着我国高收入阶层的人数不断增加,这些人对于高档品的需求不断增加,但是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缓慢,创新能力不足,企业生产的大多是中低水平的产品,难以满足收入水平提高后带来的消费结构升级的内在要求,从而导致购买力流向国外。

      综上所述,购买能力强的消费者选择购买国外的高端产品,加上因市场经济协调程度低导致的部分产品生产过多,造成产能过剩;而愿意购买国内产品的消费者却没有足够的支付能力,导致有效需求不足。进而导致了供需关系结构性失衡,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平衡供需关系,加快产品生产和企业创新能力的发展。

      1.3产业要素资源错配

      产业要素资源错配是相对于最优配置的偏离,其中包括政策错配、资本错配和技术错配[8]。最优配置的概念,是指在市场的指引下,产业要素资源从投资回报率低的部门流向投资回报率高的部门的过程中,若各部门产品价值相同,且等于产业要素自身价值,说明为最佳配置。如果在流向过程中,发生最佳配置偏移,说明产业要素资源搭配不合理,在市场中不能充分反映其自身的价值。

      政策错配是因为政府选用部分不合理的产业政策。各级政府为了追求政绩,对某些特定企业存在特殊偏好,导致地方政府公共权利的错配和政府角色的错位。资本错位是资本不能按照边际报酬原则在市场自由配置的现象,导致国有经济可以以较低的成本优先获取资本,而民营经济获取外部资本的途径被限制在内源性融资和超过资本边际报酬的成本这两种途径,导致资本错位。技术错配则是因为高新技术的过快发展,导致的收入水平不均、失业率增高等负向效应而引起的。若产业要素资源错配情况持续存在,不仅会出现技术发展缓慢,还会导致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受到极大损失。

2.制度创新与中国供给侧改革的内在联系

      2.1中国供给侧改革中制度创新的地位

      在中国供给侧改革中,制度创新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外部助力,是推进供给侧改革的关键变量。以往的经济发展方式导致部分经济周期性下行、供需关系结构失衡以及产业要素资源错配。从本质上来看,以上问题的出现的根本原因就是制度创新出现了问题,不能根据经济发展和人们消费需求的变化,及时提供与之相适应的产品或服务[9]。经济增长率虽然与劳动力、资本和自然资源相关,但是以上几种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并不是持续递增的,相反,这些要素的持续投入,导致的结果就是经济边际效益递减[10]。而制度创新作为一种全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组合引入体系的必要路径,它对于校正要素资源错配,优化经济结构、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具有重要作用,是推动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变量。

      在经济活动中,通过经济制度做出规范性安排,是确立经济关系的重要手段。根据经济主体利益关系形成不同的动力机制,有助于提升经济活动效率[11]。鉴于制度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为了达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促进经济健康、持续增长的目的,制度的改革创新变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2.2制度创新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影响

      2.2.1“中国创造”企业结构性创新

      供给侧节结构性改革与企业结构性创新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将供给侧改革的核心内涵放在进一步深化改革上,增强企业创新活力,使“中国创造”发扬光大[12]。

      企业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主体,是改革中的供给方,其根本目的是根据市场的实际需求,利用制度创新,实现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进而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结构优化、效率提升。

      企业通过产品、技术和管理三方面创新,不断推陈出新,形成新的消费热点,促进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意识,促使“中国创造”的产品进入国际市场。进而带动经济增长,加大国家化竞争提升企业的产品竞争力,促进经济增长。

      2.2.2政府职能转变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强调的是政府在工作中的调控功能,放松政府管制。从政府角度来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最大举措就是简政放权,打破原有的权利结构和制度约束。由制度创新引起的制度层面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推动政府主动放权、管理者积极赋权,政府主动进行管理上的放权,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操作空间。

      通过政府强化制度供给能力和制度创新[13],中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缺市场、不缺钱、不缺人才,缺的是好的制度供给。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都是由于制度的失败与失效。根据此原因,通过制度创新手段,影响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而达到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目的。

      2.2.3生产要素管理创新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生产要素管理最为重要,但是受到环境约束和资源限制,劳动和资本的投入主要体现在规模经济上,造成实际供给资源有限。因此,只有进行生产要素管理创新,才能提升全要素生产率[14]。

      围绕着生产要素管理创新,在原有的发展基础上,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的生产要素创新管理制度,将国外先进技术引进后,经过消化吸收,进而创新出现的生产要素管理。企业创造价值的途径有五种,分别是生产、研发、营销、物流和服务,其中生产是其它四种的基础,生产要素的投入才能驱动规模经济的形成,进而促使中国成为世界第二经济体,现代企业制度的先进性就是通过生产要素管理创新进行合理安排,增强企业的发展活力,达成企业的经营目标,使得中国企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

3制度创新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增长效应

      3.1组织企业结构创新发展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过于重视经济增长的考核指标,使得企业在经济上存在严重的短视行为,直接滋生了市场分割,产权同构严重,使得资本效率低下,产能过剩。为了更好到的达到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的,利用制度创新,组织企业内部结构与外部环境同时创新。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想要将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并进行转型升级,则必须充分发挥企业自身在供给侧改革中的优势,推出量身定做的业务组合模式,以债转股、自有资金加结构化融资等一系列组合型金融手段增加客户满意度,在客户资本负债管理中实现产业链组织优化,以企业资本运作创新解决方案的多样性促进服务需求,真正实现“金融机构让利于企业”,多层次且差异化的企业为形成与实际情况相符合的产品服务需求,增强经营业绩,并在一定程度上对流动性困难的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可通过采取相对灵活的供给处置策略,综合运用债转股、债务重组等方式,盘活存量+提供增量,实现处置收益最大化。

      组织企业结构创新发展是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通过制度创新,建立科学有效的经济调控体系,促进企业创新发展,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达到共洁厕结构性改革的目的。其一,为了保障企业调控效率,建立具有针对性的调控传导机制,确定企业中调控主体与客体的反馈通道顺畅。其二,提高供给侧调控能力,增强企业对各类调控工具及其组合的科学了解,提高分析市场能力;其三,财税方面,通过健全事权和财权的财税体系,为企业创新活力的实施提供充足的财力。

      3.2调整供求关系动态均衡

      对于供需关系结构性失衡的问题,通过制度创新结合“三去一降一补”,调整供求关系保持动态平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方向是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而制度供给侧的改革是关键。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键还是要坚持市场化改革的基本取向,放开放松金融市场的准入,让多种所有制金融机构有更多的发展空间,也使多层次的金融体系得以培育。供给侧改革的实质体现在市场是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一环。形成新的主体经济是企业、企业家和个人在经济发展中的必然需求,也是供给方面的结构性改革的突出内容。供给方面的改革侧重于政府服务的职能转变上,即通过制度改革,权力下放真正发挥政府与市场两手在资源配置中的合力,形成经济持续增长新势头。因此,努力提高供应体系的质量和效率是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方式和主要手段,在这个过程中要对政府行为界限进行重新定义,形成政府监管功能的创新。因为政府是供给方结构改革的重要方面,所以政府要在降低外贸企业的融资和投资成本方面起到引领作用,着力减少企业在汇率兑换中的自身利益受损,最大程度上培育各类企业在技术、质量、品牌以及服务等方面产生新的竞争优势。

      以供给侧角度看,从企业入手,通过“去产能”将经济资源要素从产能过剩中释放出来,确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供给对象与需求对象,优化供给结构中的供求关系,创造新的经济增长动力,保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有效性。在需求侧,提高中低收入人群和贫困人口的可支配收入,使原先无法实现的消费需求得以实现。主要依靠政府的力量来控制需求侧,政府通过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降低甚至免征中低收入及其以下阶层的个人所得税;提高人才扶贫力度,帮助贫困地区拥有自己的人才,积极推动就业,鼓励创业、就业,促进创业制度体系不断完善,使创业带动就业,促进增收的效应得以扩大,待增收稳定,经济发展才可持续。

      3.3推动生产要素优化配置

      在推动生产要素优化配置中,主要针对生产要素中的资本要素、劳动力要素和土地要素进行优化。建立完善多层次股市市场体系,缓解生产要素中资本要素错配的问题,通过制度创新,促进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金融改革的进行[15]。

      由于制度因素引起的劳动力市场分割,使得部门之间的劳动力要素供需难以匹配。因此,需要通过创新的手段更深层的挖掘劳动力要素的供给潜力,消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出现的劳动力要素供需不匹配的问题。创新人口制度,从制度上引导人口结构的优化配置,通过提高劳动参与率,增加劳动要素的有效供给。

      中国经济的发展存在着及其严重的结构性问题[16-17],因此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当经济发展出现不平衡或者经济増速放缓时,可以得出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不适用于现阶段的经济形式和经济贸易组织的结论。因此面临传统的经济模式带来的挑战,以被动的高成本平衡到主动的低成本平衡是经济结构平衡的硬性需求,也是传统产业释放新潜力、新产业激发新活力的重要手段。在企业进行创造结构转型升级的这个过程中,需要整个供给侧形成极大的更改以及全方面各行业的配合[18],使得企业在供给方面发挥特殊作用即在短板上增加有效供给。

      在中国启动经济转型过程中,其中心环节就是土地改革,通过土地改革达到推动新型城镇化,开启新制度的目的。通过创新土地利用集约化制度,实现市场机体集体经营性用地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促进土地要素在生产环节的有效流转,提高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土地要素方面的执行力度。

4结束语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新常态中国经济治理的新思路,其目的在于校正要素配置错配,以创新的方式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针对以往以潜在经济增长率角度对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中的弊端,本文以决定经济增长效率的关键因素的制度因素作为研究目标,分析制度创新对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增长效应。通过必要性分析及制度创新与改革之间的内在联系,确定制度创新对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未来发展与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雷玲,脱潇潇.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陕西现代农业科技园区综合创新发展能力评价——基于熵权法与TOPSIS相结合的模型[J].科技管理研究,2019,39(03):114-120.

      [2]本刊评论员.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实现行业发展新跨越[J]. 中国出版, 2017, 4(1):1-1.

      [3]季晓南.使国有企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发挥带动作用的内在逻辑、目标任务及其实现路径[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6(04):8-16.

      [4]郭学能,卢盛荣.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分析[J]. 经济学家,2018, 40(1):29-40.

      [5]王立平,申建文.利率政策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效性检验[J].统计与决策,2018,34(14):152-156.

      [6]崔春生,王淼,李群,等.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驱动与评价研究[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8,48(18):117-128.

      [7]何玉芹,陶良虎.以乡村游新业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径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2(03):138-143.

      [8]王生荣,何亚玲,马利邦.基于“供给侧”的高寒民族地区村庄发展研究——以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7,38(11):85-93.

      [9]黄颖敏,薛德升,黄耿志.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基层非正规土地利用实践与制度创新——以东莞市长安镇为例[J].地理科学,2017,37(12):1831-1840.

      [10]杨彧,李诚固, 等.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我国城市建设用地最优规模分析[J]. 工业技术经济, 2017, 36(6):155-160.

      [11]房殿生,蔡友凤.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视角下体育供给侧改革[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9,53(06):12-17.

      [12]张晓林.颠覆性变革与后图书馆时代——推动知识服务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8,44(01):4-16.

      [13]贾俐贞,黄苏萍.“新时代+新常态”:国有企业创新动力机制的研究——基于国有企业分类的视角[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3(01):105-113.

      [14]史云,杨相合,谢海英,等.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实现形式——田园综合体[J].江苏农业科学,2017,45(24):320-326.

      [15]徐晨阳,王满.债务异质性能促进企业创新绩效水平提升吗[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9,41(04):108-124.

      [16]吴义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均衡增长的理论与逻辑--基于马克思扩大再生产理论的研究[J]. 当代经济研究, 2019, 42(8):27-34.

      [17]赵新泉,陈旭. 政府债务影响经济增长的非线性效应研究[J]. 国际金融研究, 2018, 370(2):54-65.

      [18]张铭慎,刘泉红. 国有企业改革的增长红利——释放机理与"十三五"效应预测[J].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7, 38(7):26-34.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