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资本流动的就业效应分析

来源:  发布日期:2022-08-17  点击量:

罗良文/文

      [ 摘 要]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国际资本流动的规模更加庞大, 速度更快,在给我国就业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 也带来了冲击。我国尚未实现资本项目下的人民币自由兑换, 资本流动在我国是受到限制的。我国国际资本流动 主要来自于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就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就业总量的变动和就业结构的调整,以及技术进步对就 业的影响等方面。

       [ 关键词] 国际资本流动; 外商直接投资; 就业效应 

一 中国国际资本流动的总量就业效应 

      本文先采用实证分析方法,检验 1985 -2001 年 间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就业总量的影响,以求得出 一个资本国际流动对就业增长作用的总体评估。

       外商直接投资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 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农村剩 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过程。1981 -1985 年 期间,利用外资仅处于起步阶段,外商投资经济吸纳 的新增就业人员只有 6万人,占新增就业人员( 7512 万人)的比重不足千分之一。1986 -1990 年期间, 外商投资经济创造了 60 万个就业机会,占同期新增 从业人员( 14036 万人)的比重提高到 0 . 43%。1991 -1996 年期间,我国新增从业人员 4051 万人,其中 外商投资经济新创造了 375 万个就业机会,比 1985 -1990年期间增加了 6. 25 倍,约占新增劳动力的 9. 26%,成为我国新增就业机会的重要来源之一。1997 年以后,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国内结构性矛盾凸现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结构调整期, 外资流入增长下降,外商投资经济吸纳劳动力的能 力有所下降,1997-1999 年期间仅增加 72 万人,占 同期新增从业人员( 1199 万人)的比重下降到 6%。2000 年以后,随着世界经济的好转,外商投资经济 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又开始上升。 

      为了准确度量外资流入对我国劳动力就业的影 响,下面我们分别对不同时期外商直接投资对劳动 力就业的贡献进行计量分析。 首先将我国经济的从业人员( TE)作为被解释 变量、外商直接投资( FDI)作为解释变量,SMPL 表 示样本区间,构筑回归分析模型: TE =X+bFDI,分 别对 1985-2001 年、1985 -1990 年和 1991 -2001 年等三个不同时期我国经济从业人员和外商直接投 资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回归统计分析,分 析结果如下: 其次,我们将外商投资经济从业人员作为被解 释变量(WSTE) , 将外商直接投资作为解释变量 ( FDI) ,SMPL 表示样本区间,构筑回归分析模型: WSTE = a+bFDI 以 1985 -2001 年期间外商投资经济从业人员 和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数据为基础, 分别对 1985-2001 年、1985 -1990 年和 1991 -2001 年等 三个不同时期外商投资经济从业人员和外商直接投 资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回归统计分析,结果 

  如下: 

      从回归统计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到,1985 -2001 年期间,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从业人员总量的贡献 为 1656. 98 , 外商投资每增加 1 单位, 可以创造 1. 657个单位的就业机会。1985 -1990 年期间,外 商直接投资对从业人员的贡献为 2. 6283,即外商直 接投资每增长 1%,可以使外商投资经济从业人员 增长 2. 6283%,或者说外商投资每增加 1 单位,可 以创造 2. 6283 个单位的就业机会。1991-2001 年 外商直接投资对从业人员的贡献为 0 . 5491,即外商 直接投资每增长 1%,可以使外商投资经济从业人 员增长 0. 5491 %,或者说外商投资每增加 1 单位, 可以创造 0. 5491 个单位的就业机会。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实际利用的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的就业 总量之间存在高度的正相关性,这是由于 80 年代以 来两者有相同的增长趋势所引起的,同时也足以说 明外商直接投资是保持我国就业增长的重要因素。 

      第二,比较三个不同时期外商直接投资对从业 人员的贡献可以发现,1991 -2001 年 11 年期间其 贡献比 1985-1990 年 5 年期间下降,即每单位外商 直接投资增长所带动的从业人员增长有所下降。其 原因是: 1990 年以后外商投资的行业结构趋于优 化,对邮电通信、电子机械等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比重 相对提高,对国内生产能力相对过剩、竞争激烈的纺 织等劳动密集型行业投资趋于下降,而技术资金密 集型的高新技术行业吸纳的主要是数量相对较少的 高素质劳动力,从吸纳劳动力数量看,资金技术密集 型产业明显少于劳动密集型企业; 外商投资对国内 就业结构变化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其对从业人员数 量上,同时,外资通过直接投资于文教体育卫生行 业、外资企业对国内员工的职业培训以及外资企业 员工的“干中学”,对国内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和人力资本积累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并通过改善国内人 力资本积累、提高国内劳动力的从业能力,间接影响 到我国劳动力的就业水平和就业结构。 

二 国际资本流动对就业的结构效应

       (一)产业结构变动与就业 

改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促进产业和就业结 构升级是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目的之一。改革 开放以来,尤其是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我国利用外 商直接投资发展迅速,对我国工业化的进程特别是 对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产生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从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三次产业中的构成中 看,外商协议投资和实际投资主要集中于第二产业 尤其是工业部门。第三产业利用外资比重不断降 低,而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具体变化分为四 个阶段: 1979-1985 年,主要投向第三产业,项目主 要是劳动密集型的一般加工项目,还有宾馆、服务设 施等第三产业; 1986 -1991 年,外资投入的生产型 项目和出口型项目增加,宾馆、旅馆服务项目比重下 降,利用外资的结构得到了较大的改善。第三产业 利用外资所占比例大幅下降,第二产业比例则快速 上升; 1992-1994 年,第三产业利用外资有所上升, 第二产业利用外资比例又开始下降; 1995 年以后, 由于国家开始注重利用外资的质量,对外资投向进 行引导,利用外资产业结构逐渐稳步完善,外商投资 已从初期的以一般加工业为主扩展到基础产业、基 础设施和高新技术领域,在 20 世纪 90 年代初,有相 当一部分( 30%左右)外资投向了房地产。随着中国 产业结构的调整,外商在工业的投资逐年增加,在房 地产业的投资逐年减少,制造业利用外资额占绝对比重。在这一阶段的外国直接投资中,资金、技术密 集的大型项目开始增加,投资行业开始涉及国民经 济许多部门,尤其是航空、运输、商业、保险等第三产 业开始试点引进外商投资,大型跨国公司投资不断增加,而第一产业利用外资所占比例一直很小。 

      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和结构通过产业结构调整 会影响就业的数量和结构。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外 资管制的不断放松,我国的就业人数和结构都发生 了较大变化。从 1979 年以来,就业总量一直保持着 增长趋势,20 世纪 90年代以来,就业增长速度逐渐 稳定,一直保持着缓慢的增长,尤其是从 1997 年后, 就业增长率一直低于 1%。从就业结构上看,第一 产业就业所占比例不断下降, 从 69. 8%下降到50 %,第二产业就业所占比例从 17. 6%上升到 22. 5%,并且从 1997 年后,就业人数开始下降。而第三 产业所占比例从 12 . 6%上升到 27%,总体上经历了 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转移的过程。 

      我国是一个劳动力比较丰富、资金缺乏的国家, 资本流入可以吸收劳动力,对就业增长和就业的转 移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外资企 业的设立,会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有利于吸收剩余劳 动力。具体分阶段来看,从 1979 到 1985 年,第三产 业就业增长率较快,而这时期利用外资主要集中在 第三产业,主要为对外借款方式,因此,在这阶段,主 要是对外借款弥补了产业投资资金的不足,促进了 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就业,外资对就业的影响主要是 间接的,直接影响较小。 

      从 1986 到 1991 年,劳动力转移较少, 这一时 期,第三产业的就业增长率比以前减少,与这一时期 第三产业吸收外资减少有关,同时,第二产业利用外 资额虽然增多,但就业增长也很缓慢, ,从 1988 年开 始不断下降,甚至出现劳动力回流有关。而这一时 期利用外资仍然以对外借款为主,外商直接投资对 就业的贡献虽然加大,但是整体上利用外资对就业 的直接影响不大。从 1992 到 1997年,就业变化加大,第一产业就 业人数不断下降,第二产业就业人数不断上升,而第 三产业就业更是大幅增长,这段时期利用外资也高 速增长,且以外商直接投资为主,对就业的直接影响 较大,我们看到,外商投资经济吸纳的劳动力大幅增 加,但随着投资项目从一般加工型项目到资本密集 型项目的转变,外商投资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将会减 弱,甚至会释放出一部分劳动力。1997 年后,利用外资由于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 影响有所下降,吸纳劳动力能力减弱,加上国内的国 企改革使大量人员下岗、失业,第二、三产业的就业 人数下降,农业劳动力回流,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同 时,由于外商直接投资地区分布不均衡,外资更多地 集中于东南部沿海地区,提供了更多的劳动机会,促 进了劳动力的流动,劳动力从中西部向东南沿海转 移。 

      为了准确度量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劳动力就业 结构的影响,我们就外商直接投资对就业的贡献进 行计量分析。用 TE 表示总就业人数,FDI 表示外 商直接投资额,FIE 、SEE 、THE 分别表示三次产业的从业人员,构造回归分析模型,在 1984 年到 2001 年的样本区间内,分析结果如下:

      从上述回归分析可以看到,( 1)式调整后的拟合 优度 adj-R2 =-0. 03,F=0 . 834<F0. 05 ,说明( 1)式 总体线性相关在 95 %水平下不是显著成立; t < t0. 025 ,说明变量 FDI 作为解释变量是不显著的。( 2)( 3)方程中的拟合优度很高,F 值与 t 值都较大, 因此可以用来解释各变量之间的关系。方程( 2)调 整后的 adj-R2 =0. 820,F >F0. 05说明( 3)式总体线性 相关在 95%水平下显著成立; 前两个数的 t 检验值 > t0. 025 ,说明变量 FDI 作为解释变量是显著的,此 回归方程表明,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额的增加,与 第二产业就业人数的增加有着较强的正相关关系。( 3)式调整后的 adj-R2 =0. 957,F=>F0. 05 ,说明( 3) 式总体线性相关在 95 %水平下显著成立; 方程常 数,FDI 系数 t 检验值> t0. 025 ,说明变量 FDI,作为 解释变量是显著的。此回归方程表明,我国吸收外 商直接投资额的增加,将可以增加第三产业就业人数。 

      综上所述,当前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对于增加 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就业人数的贡献程度方面,显得 尤为突出,但是无法解释对总就业人数的贡献,可见 外资进入对总就业人数的增加同时存在互补、替代 效应。而且外资的进入改变了就业人数在不同产业 的格局,使得第二、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增加,尤其 是对第三产业就业人数的增加效果更大。 

      (二)地区结构与就业 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的地区分布极不平衡。由于中国的对外开放是率先从沿海地区逐步向中西部 地区依次推进的,因此,在 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进 入中国的外商投资高度集中在东部沿海尤其是南部 沿海地区。1984 年,东部地区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 及其他投资占全国各地区的 96. 73%,其中,广东省 占73. 42%,而中、西部地区仅分别占 1 . 19%和 2. 08%(见表 2)。自 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推进,东部地区外商投资所占的比重有所下 降,而中部地区所占的比重有所提高。然而,从总体 上看,西部地区外商投资比重却出现了下降的趋势。从 1987 年到 1999 年,西部地区外商投资所占比重 由 6. 81%下降到 2. 75 %,减少了 4 个多百分点。 

      1992 年后,中国加大了对外开放的步伐,逐步 开放了陆地边境城市、长江沿岸城市和内陆省会(首 府)城市,由此形成了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局面。1999 年,中国政府又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采取多方面 的政策措施,鼓励港澳台和外国资本投向中西部地 区。在这些政策的支持下,东部沿海地区外商直接 投资、和其他投资所占比重由 1983-1991 年的 90. 60 %下降到 1992-2001 年的 87. 73%,而同期中部 地区由 5. 12%迅速提高到 9. 19 %,但西部地区却由 4. 28%下降到 3. 08 %。这说明,即使是在国家政策 的有力推动下,港澳台和外商在华投资的空间扩散也是有限度的,主要是扩散到条件相对较好的中部 地区,尤其是临近沿海的长江中游地区。西部地区 由于远离沿海对外开放前沿地带,加上投资环境较 差,外商投资所占比重呈下降的趋势。 

      显然,这种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地区投向的极 不平衡特点,对各地区资本形成、工业化进程和外向 型经济发展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并导致了其对三 大地带就业吸纳力的巨大差异,其在中国东部地区 的就业吸纳能力远远高于中部地区以及西部地区, 由此造成了中国东、中、西部地区要素报酬的巨大差 异。 

      (三)外商直接投资的方式结构与就业 

      目前,国际直接投资的主体主要是跨国公司,一 般来说,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主要有两种进入方 式,一种是并购现有企业,另一种是创建新企业。这两种方式的共同之处在于跨国公司经营企业以股权 参与方式获得企业的控制权或参与其经营管理。具 体说,并购外国企业是指跨国公司通过一定的程序 和渠道进行兼并或收购,并依照东道国的法律,取得 某现有企业的部分或全部所有权。跨国公司在对外 直接投资时,必须要在并购和创建、独资或合资等形 式之间进行比较和选择,决策的依据在于这些形式 本身所具有的内在特点。 

      跨国公司采取不同的投资方式对东道国的经济 影响是不同的。虽然并购和创建新企业都可以弥补 东道国资金、外汇的不足,并带来先进技术和管理的 扩散效应,但在就业创造效应方面有较大的不同。一般说来,新创建外资企业能创造就业机会,而以并 购形式进入的外国直接投资则可能不仅不能增加就 业,反而可能导致必要的裁员。 

      在新创建企业中,跨国公司是以独资或是以合 资的方式进入,对东道国的经济效应也不一样。一 般说来,外商以独资方式进入,东道国不仅难以分享 外资由于先进技术和管理等方面可能带来的可观收 益,而且难以影响外资企业的发展方向,就业效应也 要差一些。若外商采取合资方式进入,尤其是东道 国股权比例处于优势的合资时,东道国不仅可以分 享收益,增强技术转移和扩散效应,而且在一定程度 上可以控制和制约外资的发展方向,最大限度地保 证本国经济发展的独立性,增加就业。 

      作为发展中国家,面临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双重 任务,一方面它急需跨国公司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 验来填补经济发展中的资金缺口、外汇缺口、技术缺口,以加速其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另一方面,它在 利用国外资源的同时,必须保护幼稚的民族工业,保 证其经济发展的相对独立性和良好的市场竞争环 境。因此,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外商直接投资对本 国经济的积极作用,避免和限制其消极作用,作为发 展中东道国在引进直接投资时必须根据本国经济发 展的需要和国际经济形势,对直接投资的企业类型 和投资方式进行选择。 

      中国将外商直接投资的方式分为中外合资经 营、中外合作经营、外商独资经营和合作开发等四种 方式。外商投资的方式涉及投资项目的产权,合资 项目涉及投资双方资金比例问题,独资项目外方拥 有 100 %股权。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后,从一 开始就允许外商以各种方式投资,这反映了我国对 外开放的深度。但在对外开放初期,外商主要以合 资方式前来投资,其特点是共同投资,共担风险,共 享利益,而独资经营虽可独立决策,独享利益,但要 独担风险,因而以这种方式投资的为数不多。如以 实际使用外资数额占全国外商直接投资总额所占比 重为例,截止 1990 年底,合资企业占 48. 3%,合作 企业占 28 . 71%,独资企业占 7. 56 %,合作开放占 15 . 43%。进入 90 年代以后,由于中国投资环境进 一步改善,特别是由于中国于 1992 年正式决定向市 场经济过渡,即从根本上转变经济的运行机制,加上 外商独资企业经济效益看好,因而外商直接投资方 式结构开始发生明显变化(见表 3): 

      由表 3 中的材料可见,截止 2000 年底,合资企 业使用外资占全国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的比重,由 1990 年底的 48. 3 %降为 45 . 9%,同期内,合作企业 的比重由 28. 71%降为 20. 53%,独资企业的比重由 7. 56%上升为 31. 58 %,即增加了 24 个百分点。独 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完全自行决定,国家如何对 这类企业实行科学的管理,是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工 作中值得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不同的利用外资方式吸纳劳动力的作用是不同 的。从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四种方式-合资经营、 合作经营、合作开发、独资经营看,前三种方式除外 商直接投资外,还可直接带动部分国内投资,他们对 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要高于独资经营,而我国外商直 接投资的方式在 1990 年前后发生了很大变化,具体 表现为: 1990 年以前外商直接投资中外商独资经营 所占比重虽然有较大幅度上升,但总体比重相对偏 低,1985 年只有 0. 66%,1988 年以后其比重大幅度 上升,但到 1990 年也不足 20%; 1990 年以后,外商 直接投资中外商独资经营比重大幅上升,到 1999 年 达到 38 . 5%。外商独资经营比重的上升在一定程 度上影响了其吸纳劳动力能力的相对提高。 

三 国际资本流动、技术进步与就业 

      现代增长理论指出,技术是一个比资本更重要 的经济增长因素。国际技术转移对经济增长和就业 的贡献来源于其动态转移和扩散的特性,而直接投 资正是技术动态转移和扩散的最有效渠道。这里的 技术不仅指生产技术、加工技术等硬技术,还指生产 的组织技能和管理技能及企业家精神等软技术。 

      (一)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中的技术进步 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方式主要有合资经营、合作经营、合作开发、独资经营等四种,与此相对应,反 映外商直接投资在技术进步中作用的技术引进方式 是合作生产、合资技术许可、合资技术设备入股、独 资技术许可等。我们可以用外商直接投资中以贸易 方式金额占技术引进总额的比重,来反映外商直接 投资在引进技术中的作用。但在技术引进的统计 中,合资技术许可、合资技术设备入股、独资技术许 可的数据直到 1997 年以后才进行单独统计,1997 年以前的统计资料未能反映合资企业和独资企业在 引进技术中的作用,因此,只能以合作生产在技术引 进中的份额变化及利用外资的结构变化,间接分析 外商直接投资在引进技术中的作用。 

      在整个 20 世纪 80 年代,我国外商直接投资以 港、澳、台中小投资者为主,占我国外商投资总额的 75%左右。即使美国、日本、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的企 业在华投资,也以中小型项目为主。总体上看,这些 企业的技术水平并不比我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 平均水平高。在 80 年代末期,我国外商投资企业 中,被认定为技术先进企业的仅为 2 %左右,技术先 进企业的投资额也仅占全部外商直接投资额的 5 %左右。总体技术水平不高是这个时期外商在华投资 的主要特点之一。因此,经常可以见到“外商投资企 业的技术水平不高、不符合我国引进外资目的”的批 评观点。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以来,大型跨国公司在华 投资增长很快,截至 2001 年底,世界排名前 500 名 的制造业跨国公司,已有 400 多家来我国投资。来 华投资企业从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向以大型跨国公司 为主的变化,使外商在华投资企业的技术水平明显 提高。 

      (二)中国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

      在总体上,外商直接投资所带来的技术进步对 我国就业的作用是两面的,不同类型的技术对劳动 力的吸纳作用是不同的; 在不同的范围、从不同的视 角考察同样的技术,其对劳动力就业的作用可能也 是不同的。因此,技术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较为复 杂,存在技术进步对劳动力就业的减少效应与增加 效应。 

      就业减少效应是指从技术进步过程来看,新技 术应用、管理方法改进等造成劳动生产率提高,产生 资本对劳动的替代效应,经济单位出现减员增产或 增产不增人或者产量不变,但人员减少的局面。从 需求的角度来看,技术进步导致需求和价格结构发 生变化,对相对价格高的产品和服务的需求绝对或 相对减少,从而导致其就业人员的绝对或相对减少。 

      技术进步对于劳动力就业的增加效应是指由于 技术的进步,在新技术工艺条件下经济所吸纳的劳 动力数量多于这种新技术工艺未采用前的数量; 也 就是说,技术进步使就业增长率为正或增长率提高, 体现了技术进步对于就业的促进作用。这种作用也 体现在多个方面,以下列出一些主要方面: 

      第一,企业实现技术进步,或会使产品质量提 高、或会使生产成本降低( 这又往往意味着产品的价 格可以有所降低)。这些又都能使企业在竞争中更 富竞争力,进而在市场上占有更大的份额。市场份 额的扩大,要求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在引致更多资本 品和原料需求的同时,也能引致更多对劳动力的需 求。增加的对资本品与原料的需求,还会间接地引 起生产资本品和原料的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增加。这是企业技术进步对劳动力就业正面作用中最重要 和明显的方面,既可体现在对国内市场更大份额的 占领进而引致对劳动力就业的增加,又常体现在打 开国际市场或对国际市场更大份额的占领而带动国内就业的增加。 

      第二,企业技术进步会使劳动生产率提高,在业 工人的工资一般会随之而上升,增加的工资会增加 对物品和劳务的需求,进而刺激全社会的生产,引致 对劳动力需求的增加。在技术进步对劳动力就业正 面作用的这一方面,学术界曾有不同的看法,即认为 技术进步可能排斥更多的劳动力,使更多人失业,失 业者购买力较低便会减少对物品的需求,最后就会 减少对生产的需求以及对劳动力的引致需求。对此 笔者认为,这两个似乎矛盾的论断其实是不同层次 上的问题。目前所阐述的技术进步引起工资上涨, 进而增加对物品的有效需求是对技术进步的就业正 面作用的一种理论分析,此处暂时抽象掉了就业量 的变化(即假设该逻辑的展开是以就业量不变为前 提的)。只有如此,才可能对问题的分析更有深度, 认清技术进步对就业发生作用的各种逻辑关系。事 实上,现实中技术进步对劳动力就业的作用从来是 两面的,前面已对技术进步对就业的负面影响作了 许多分析,不能因为又能看到技术进步对就业的正 面作用就说那些负面作用不存在。 

      此外,技术进步还会导致就业转移效应。就业 替代效应中不适应既有工作岗位的一部分劳动者将 转移到合适的工作部门。从整体上来看,技术进步 在各个产业、部门、地区都是不平衡的,技术进步快 的常常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而技术进步慢的常常 有较低的劳动生产率。劳动力据此发生转移,从而 产生就业的转移效应。不仅如此,技术进步可引起 劳动者实际产出和工资份额发生变动,导致实际工 资和产出的不平衡,这种差异也可能引起就业转移。 

      很明显,将技术进步对就业影响的效应进行分 类只是为了研究方便,各效应之间的关系不是互相 对立的。在实际经济中,它们也不是孤立地起作用, 而常常是同时存在、共同发挥作用,或者在某个特定 时期以某种效应为主。此外,在长期或短期、宏观或 微观等不同层次,各种效应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同的。就业减少效应在技术应用初始时期的短期内表现最 为明显,就业增加效应更多表现在长期,就业转移效 应则主要表现在宏观上,如就业在不同产业、不同地 区之间的转移等。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技术进步 在整个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大,那么,技术进步对就 业的长期性(增加效应) 也就越来越明显。

四 结论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解决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将是一个长期的课题。改革开放以来,外商直接投 资为中国的劳动力提供了大量与资本要素结合的机 会,在农村劳动力向工业部门转移过程中发挥了重 要作用。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我国更应 充分利用发达国家的剩余资本,与我国大量的剩余 劳动力结合起来。但引资也要避免盲目性,加强高 技术含量资金的引进,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本身是一 个不断创造新的经济部门、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和提 高劳动力素质的过程,因而它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 解决现有劳动力失业问题的长期好处远胜过短期调 整的成本和代价。当前,应由追求速度为主要目标 的经济增长,转向以就业为中心的经济增长。

      为此, 在引进外资过程中,应强化中央对全国利用外资的 宏观调控,创造一个最佳的吸引外资的投资环境,结 合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调整国内 外资政策。从地区政策与产业政策结合的角度出 发,使地区优惠政策向产业倾斜过渡。鼓励外资投 向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 兴办产品出口型项目。为缩小差距,保证东、中、西 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应鼓励外资投向中西部地区, 优化外资的地区投向。对外商投资实行国民待遇, 改善投资“软”环境。在鼓励发展资本密集、技术密 集产业的同时,继续鼓励外商投资于第三产业和资 本装备程度比较高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扩大社会就 业基础,这是基于当前中国国情所应作出的合理选 择。 

      [ 参考文献] 

      [ 1] 赵晋平. 利用外资与中国经济增长[ M] . 北京: 人民 出版社, 2001.  

      [ 2 ] 赖明勇,包群, 阳小晓. 外商直接投资的吸收能力: 理 论及中国的实证研究[ J ] . 上海经济研究, 2002( 6). 

      [ 3] 鲍晓华. 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外溢效应分析[ J] . 投 资论坛, 2002( 10). 

      [ 4] 刘秀玲. 国际直接投资与技术转移[ M] . 北京: 经济 科学出版社, 2003. 

      [ 5 ] 齐建国. 中国总量就业与科技进步的关系研究[ M] . 研究报告, 2001.  

      [ 6] 李京文. 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 M] . 西安: 陕西人民 出版社, 1997. 〔责任编辑: 路士勋〕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