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是永不过时的思想文库

来源:  发布日期:2022-08-16  点击量:

唐坚/文

      摘要:《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历程中一部较为典型的名著,其中的辩证思维以及社会发展规律,至今为止很多国家都在延用推崇,具有永不过时的特征。基于此,本文首先对《资本论》诞生的时代背景进行了分析,然后又针对其中的观点进行深入探讨,从中得出《资本论》中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及社会化大生产规律永不过时的结论。最后,阐释了《资本论》在中国未来发展中的指导意义,希望能够为我国今后的良好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资本论》;发展规律;思想价值

1.前言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在关于社会科学的相关会议中提到,有些人认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已经过时,这种说法是非常武断的。出现此类说法不是因为某些人的单纯否定,更多的是因为大多数人对《资本论》内容、观点、思想的不理解。深入研究可以发现,《资本论》是一部持续引导社会发展的指路明灯,其中包含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在当今社会发展中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资本论》诞生的时代背景

      2.1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和无产阶级的革命需要

      《资本论》主要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规律,以及其必然灭亡的趋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明了新社会形态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性以及相关条件,并且其中也对新社会形态的特征以及文明模式进行了推测。针对《资本论》这篇著作,研究学者若不能结合其时代背景来研究,就会只看到它的缺陷,而无法参透涵盖的突破旧世界树立新世界的思想,以及社会主义建设和无产阶级革命的相关理论。通俗来说,《资本论》不仅只属于社会革命的经济学基础,也是促进社会建设,保证社会良好发展的理论依据和思想导向,所以,《资本论》在我国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和无产阶级的革命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2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矛盾

      马克思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描述中,重点突出了资产阶级对生产资料私自占有的情况,而这种情况使得资产阶级的资本越来越高,而劳动者的贫困程度也越来越大,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资产阶级的利益与地位,但是却严重阻碍了社会的整体生产发展,甚至引起了因产能过剩而导致的区域性经济危机。这不仅说明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局限性,也说明资本主义社会在固有矛盾下必然走向覆灭。

      2.3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

      虽然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发展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仍然存在贫富差距过大、地区发展不均衡等现实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部分人寻找到了合适的商机先富起来,而另一部分则因社会资源有限处于社会经济方面的底层,由于贫富差距过大,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部分社会矛盾,进而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的良好发展。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但是归根结底还是在利益分配方面存在问题,而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劳动与资本的阐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正确认识和解决这种社会矛盾矛盾提供理论指引。

3.《资本论》过时论

      3.1否定《资本论》基本观点的科学性

      自《资本论》诞生开始就面临着社会各界的质疑,这种质疑和否定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直接否定了《资本论》中基本观点的科学性,尤其是对于其中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进行了全面的否定。这种否定不仅从根本上否定了资本以及资本主义的发展本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社会主义必将代替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就是间接否定了《资本论》中某些基本观点的科学性,这些学者认为,《资本论》是资本主义上升阶段“自由资本主义”发展时期的经济学著作,在20世纪以后,资本主义社会已经与马克思年代资本主义社会不再相同,社会和历史的发展也与马克思恩格斯时代出现了巨大的差异,并且出现了很多新的特征和现象。因此,有关学者认为传统的《资本论》观点已经不适合解释资本主义的发展。

       3.2历史条件发生变化而“过时” 

     《资本论》的基本观点随着历史的发展变化而过时,通俗来说就是资本的本质发生了改变,倘若资本本质属性发生改变,那么资本主义的发展必将衰落,最终由社会主义所取代。

      对《资本论》中的“过时论”进行批判,也是在间接性否定《资本论》基本观点中的部分不合实际的观点,这就需要指出进入20世纪以后,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主要出现了哪些与马克思恩格斯时代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不同的新事态。因此,在这一论证过程中,并不能得出《资本论》“过时”的结论,而主要是对《资本论》观点的进行进一步证实和解读。

4.《资本论》永不过时

      4.1《资本论》的研究方法永不过时 

     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方法往往比知识本身更重要。所以,从《资本论》在社会上传播开始,很多学者就一直对其中的研究方法进行着广泛的探讨。

      恩格斯曾经说过,马克思的世界观并不是对某一种神学思想的敬仰,而是通过自身实践所得出的真理。它为人们提供的并不是死板的教条、规矩,而是提供了研究的出发点以及具体的实践方法。众所周知,马克思在具体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历程时主要应用的是辩证思想,而《资本论》就是将辩证法运用到实际社会、政治、经济等领域的第一步。
      《资本论》中的辩证法并非凭空想象而产生的,其主要是借鉴了黑格尔辩证法中的“合理内核”思想[1],并在此基础上创建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种观念,这就为人们认识社会发展、变化以及自身的变化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途径。这种辩证法最大的优点就在于不仅包含了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还涵盖了对事物的否定理解。若人们能在当今社会发展中全面掌握这一辩证方法,就能进一步提高看待事物的眼界,从而不再拘泥于某些低层面的分析上。
      就当前我国的发展情况来看,改革开放在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上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是过去成功的实践方法并不完全适用于当前社会,例如:三十多年以前我国农村主要实行的是以土地承包为基础的农业生产责任制,而将其运用到当今的农村发展中就不会起到良好的效果,甚至还会阻碍农村的发展。这是因为传统的农业经营模式与当前的工商业经营相比较,其所获得的经济效益明显较低,这样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农民开展土地经营活动的积极性;不仅如此,由于城市工商业快速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明显增大,收入相比经营土地来说更高。由此可见,改革开放初期解决农民吃饭问题,并促进经济发展的农民生产责任制已经不适用于当前社会,取而代之的应是农村土地流转的运营模式,简单来说就是将土地集中租赁给具有土地经营能力的人,然后由他们通过现代化的土地管理模式来经营土地,以此来获得更加可观的经营效益。在这短短几十年里,我们亲眼目睹了农村土地经营出现的巨大变化,这也足以说明所有的事物并不是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快速变化的,这就与马克思辩证法中所倡导的理念和方法论相契合。
      至今,《资本论》中的辩证法在人们的工作生活中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依然是促进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面对当前经济发展的良好趋势,我们不能忘记之前经济发展的困难,要充分了解掌握事物的变化发展规律,从而为未来更好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因此,在分析和了解某一事物时必须充分了解其中的本质,掌握内涵的规律,通过实际的调查来得到相对合理的结论。简单而言,就是将《资本论》中的某些研究方法充分利用起来,全面查阅运用大量的相关资料,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加工,以此来得出较为准确的结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确保问题的有效解决。

      4.2《资本论》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永不过时

      马克思作为过去千百年里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其在《资本论》里提出,不论将来人类社会轨迹的变化多么复杂,人类社会都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引领,这是今后社会的必然发展规律。直至今天,很多人都对马克思揭示的这一社会发展规律深信不疑,因为每个事物都在不断发展变化,而这种变化虽然会出现暂时性的倒退,但在总体趋势上一直呈现出进步的态势。就拿人类社会的发展来说,众所周知,社会始终不断向前发展,无论是谁都无法扭转这一趋势。这种变化规律,其实主要是因为人类在社会发展变化的根本要素,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每个人都有思想、有认知,先进、科学、真善美的思想必将战胜邪恶和愚昧,这不仅代表着社会发展的方向,更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虽然直到现在,理想信念始终是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总开关”,但是期间也曾经有人对其产生过怀疑,主要是因为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苏联所发生的东欧剧变以及苏联解体的巨大变革,曾一度让人怀疑社会主义的合理性。当时,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到了中国的理论教育,很多学校因此取消了相关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课程,经济学专业的学生也不再学习《资本论》中的相关内容[2]。
      不仅如此,就《资本论》本身以及政治经济学来看,人们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动摇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我国包括《资本论》在内的所有政治经济学教材,在当时几乎完全使用的是苏联的相关理论教材,而苏联政治教材中主要突出的就是马克思主义中的革命性以及阶级性特征,而忽略了《资本论》中重视社会发展规律这一内容,再加上中国在引进苏联教材时受到“左倾”思想的影响,这就使得当时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成为典型的批判性理论。因此,当我国在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规划时,很多人都认为《资本论》中的相关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已经过时,与当今的社会发展实际不符合,从而导致大部分的高校,在最大程度的减少或避免教学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内容,而用西方的经济学理论进行取代。不得不承认,借鉴学习西方经济学的某些方法,确实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助力,但是其并不能真实反映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更无法完全主导我国的经济发展。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只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以及《资本论》中的相关理论与之相符,因此,我国必须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以及《资本论》基本观点的全面学习,从而来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发展提供有利的保障。

      4.3马克思揭示的社会化大生产规律永不过时 

     通过分析马克思的相关著作可以发现,其在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发展历程时,主要对当时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进行了具体分析,以此来全面揭示出当时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基本规律。

     生产社会化主要指的是,所有的生产工作要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进行,这也是一种客观的社会发展规律。马克思曾经就提到,这种按比例分配的社会劳动不可能被生产过程中的某一形式所取代,就算有部分的改变也只是其具体表现形式的变化。直到现在,不仅生产按比例分配这一规律完全与当今社会发展相契合,马克思主义中所揭示的社会化大生产规律,也与当今社会化大生产条件相符合,因此,在社会化大生产的时代大背景下,应遵循马克思主义经济中的相关理论观点,否则将会出现一定的损失。

      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主要指在资本主义的生产背景下,资产阶级通过私自占有生产资料的方法,来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这种情况无疑会给社会生产造成消极的阻碍影响,甚至还有可能因为生产过剩而引发经济危机。就拿美国的次贷危机来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世界性的经济动荡,这也就充分说明资产阶级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局限性,而这个观点也是马克思主义中揭示的资产阶级固有矛盾中的必然结果。
      然而,当时的次贷危机也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相关经济发展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参考思路。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生产比例失调,就拿当前我国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举措来说,其就是针对我国过去多年来制造业产能过剩,以及房地产发展过快这一系列的生产比例失调问题所采取的针对性措施。出现上述问题,就是忽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发展而产生的一系列后果,因此,我国必须严格遵守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社会化大生产规律,以此来保证国家的稳定发展。

5.《资本论》对中国未来发展的指导意义

      5.1《资本论》为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提供了价值导向

      之前我国以及其他国家一直过分强调《资本论》中所具备的批判性、阶级性以及革命性特征,而大大忽略了其对社会发展的建设性作用。当我们不再以苛责的目光来看待《资本论》时就会发现,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中所反映出来的建设性价值,对于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从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同志提出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始,我国经济领域的物质财富一直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这足以证明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在很大程度上解放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从而获得跨越式的发展。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同样也出现了城乡分配差距大、两级分化严重、生产比例不协调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如何趋利避害、快速适应新常态下社会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我国虽然在某一时间段学习借鉴了西方的经济理论,但是其中主要的部分理论无法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指导,比如西方盛行的新自由主义模式,发达国家在此制度下还面临“自身难保”的问题。反之,自欧美经济危机爆发后,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则盛行起来,《资本论》也成为当时很多欧洲国家人手必备的理论书籍,这种情况也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之后,我国将《资本论》中的某些观点与中国特色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发展结合了起来,并且探索出了一条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符的发展道路,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5.2《资本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指明了前进方向

      马克思曾经在《共产党宣言》和《政治经济学批判》两本经典著作中提到了“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经典决断[3],其中所阐述的内容就阐明,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必然会经历漫长、曲折的过程。

      当今我国所践行的社会主义发展,并不是马克思相关著作中所提到的社会主义,而是处在社会主义发展最初阶段的社会主义,而且也不是在资本主义衰落之后崛起的社会主义,当前两者尚处于一个协同发展的时期。因此,如何在两种制度并存的环境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成为当前国家重点关注的问题。针对这种发展形势,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的大会上明确提到,中国共产党人必须从“四个自信”方面坚持社会发展的理想信念,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以及制度自信,以此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真理性、有效性提供坚实的保障。此外,还要积极理解包括《资本论》在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从而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为我国的良好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结束语

      总之,《资本论》这部著作不仅是保证无产阶级利益的百科全书,也是引导我国社会主义良好发展的重要指导理论,其在一代又一代人的身上发挥着引领作用。尤其是在世界经济危机后,不仅社会主义国家开始在解读这本书,很多的资本主义国家也开始认同其中涵盖的发展规律和思想观点,其中的“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就是其中的典型。因此,我们可以称《资本论》为永不过时的“思想文库”。

      参考文献:

    [1]张梧.《资本论》对黑格尔辩证法的透视与重构[J].哲学研究,2019(04):10-17+127.

       [2]石佳仁.《资本论》永不过时[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6(04):3-5.

       [3]李娜.《资本论》的现实意义与当代价值[J].知识经济,2019(15):46-47. 

       [4]陈征. "《资本论》与社会主义经济——兼驳《资本论》过时论."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3(1987):4-7.

       [5]魏埙. "《资本论》过时了吗."高校理论 战线 05(1997):42-44.

       [6]刘祝平. "学习《资本论》的重大现实意义——驳“《资本论》过时论”." 理论探讨 03(1990):19-23.

      [7]易培强. "《资本论》的现实指导作用论要——兼评“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01(1990):3-9.

返回列表